石学志
开原市林业局 辽宁省 112300
摘要:森林资源的重要产业是林业的发展,他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的发展和壮大在于森林的覆盖面积,森林的面积、林中树木的类型都直接影响了林业的发展,为此加强森林的培育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培育提出几点要求,对森林培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森林培育 林业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过度的资源索取对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森林资源的负担处于首要位置。建筑行业、家具市场对木材的要求都很大[1]。经济上的发展对环境上的负担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带来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森林的培育是一个重要手段,他是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下我国的林业发展存在多种问题,树木的乱砍滥伐现象尤为严重;林业面积分布不均也是明显存在的。多中问题同时存在对措施的制定和解决有着一定要求,文章从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出发,分析林业的现状,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概括总结。
一、森林培育中的各个环节
(一)应用准备环节
森林培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因此,在应用之前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结合培育内容做好准备工作[2]。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林区有良好的培育技术氛围才能激发林区内人们的参与积极性。人们对森林培育技术的支持是保证上下各级团结一致的认知前提。森林培育技术在现实中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多,必要的合作是完成培育的重要前提。其次,要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神了培育技术的提高是建立在培育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上的,好的技术团队是效用提高的保证。从整体上看森林培育涉及的环节多、操作广,因此专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及其重要。针对人员的学习能力对人员进行培训是必要的,为了实现林业的长期发展必要的人员培训是必经之路。最后,要提高养护人员的素质,在个别地区,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树木被偷盗,政策规定的树木养护是对树木的病虫害进行防止,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导致病虫害的防治不到位,错过养护的最佳时期,导致树木生长状态的不利[3]。
(二)育种环节
森林育种是林业技术的重要环节,我国的育种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较晚,育种的水平与发达国家也有很大差异。对林业企业来说,发展过于迟缓的难以适应当前林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这些老式企业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研究最新的林业技术,包括分子育种、杂交育种等,建立与林业发展相适应的资源库,为培育森林资源提供技术保证[4]。
(三)育苗环节
育苗环节包括三个技术的处理,首先是种子的处理,结合中树的具体时间对种子的采集处理明确,并且对种子的储藏条件有合理的掌控,控制好水温和水分;其次是施肥技术,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合理的是非可以促进他们的快速生长。结合幼苗的生长特点以及土壤的地力对肥料进行科学配置,做好施肥的基本工作。在施肥的过程中可对施肥过程实施动态监控,控制肥料的用量,节约用量提高幼苗质量;最后,提高灌溉技术,对土壤进行科学灌溉,保证灌溉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根据树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适当添加养分,促进幼苗生长[5]。
(四)整地环节
结合当地的森林规划目标,对当地的土壤、气候进行综合考虑,进行科学整地。不同的土地整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与高低层次分明的土地可以采取机械整理将地表的杂物进行清除,将其放在地表下作为有机肥料;对于高低差明显地表有明显起伏的地块,可以采取局部整理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整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森林培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力度不足,缺乏发展动力
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是保证研究和工作顺利展开的保证。现阶段许多地区没有专项的森林培育资金,资金的缺乏影响了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在树种的选择和培育技术创新改进上都有很大劣势,因此只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展开[6]。
(二)管理模式落后,效益低下
林业管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虽然加强森林培育技术主要是进行科学研究,但实际情况表明,有效的管理是科学研究效率的保证。在实践中经常将森林培育技术的研究简单划分到科学研究部门,很少会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这样对研究进度有很大干扰。有些地方虽然设立了管理部门但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落后不利于创新研究。此外,对树种进行筛选是保证育苗工作的科学性的有效措施,但不合理的管理使树苗的适应环境能力减弱,树种的存活率降低,很难在不同地区进行树木的规模化种植。这样增加了造林的成本,减少了钟林的效益。
(三)专业人员缺乏,发展速度缓慢
造成林业部门专业人员缺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在高等教育中学校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注重培养;其次现有的林业人员没有进行在岗培训,素质普遍不高。对于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要从学校入手,学校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其实践水平符合社会用人标准;在员工入职时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丰富员工的知识面。
三、解决措施
(一)加强对森林资源培育的投入
森林培育技术的开发离不开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资金投入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相关部门要设立专项的资金提高森林培育技术的提高,在树苗的育种和选种工作中,必要的物质支撑是促进森林培育技术进步的条件。
(二)创新管理模式
新时期的管理模式对森林培育技术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为了弥补现存管理模式中的不足,要对陈旧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新的管理模式中要更加注重对森林培育技术的创新,鼓励对树种进行筛选,提高树苗的存活率。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的管理特点对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转变。在对森林培育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对本地的自然环境要有充分的了解,最好做一个调查,将地区分组规划,根据地区的特性进行树种的性能培育。
(三)注重人才培养
上述提到对从业人员和高校的创新要求,从另一个方面对人才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培养。国外的森林培育技术比国内的培育技术有优势,在培育时会产生独特的经验,对与这些经验的学习有三种途径,主要是通过书本和老师课堂的培养,这两种方法一个效率过于低下一个培养成本过高,因此林业部门可以聘请国外的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学术上的交流,以交流的名义近距离观察国外的先进水平,然后进行人员的培训。
结论:
森林资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木材,还对改善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维护了社会效益,对人力发展生存极为重要。对于当下森林资源所存在的几点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森林资源的有效培育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影响下,注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长远的动力。在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对森林的培育是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人们认识能力的差异性导致森林培育的管理人员足,技术上的络活等问题都影响了森林的培育,但在进过不懈的努力后,森林培育技术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林业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也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明智.浅谈乡镇森林经营布局与培育技术——以凌源市北炉乡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8,38(10):192.
[2]姚丽芳.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培育技术的实施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8(02):78.
[3]敖妍,马履一.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森林培育学”的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06):47-49.
[4]孙书国.基于林业建设战略性转变下的森林培育技术变革[J].科技资讯,2014,12(05):164.
[5]何明,曾燕如,方伟.着力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促进森林培育学科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06):16-19.
[6]李成茂.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论文作者:石学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森林论文; 林业论文; 技术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森林资源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树木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