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化与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动的经济全球化过程的迅速推进,是我们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强化,而且,使社会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出现的一些思想理论观点就是直接与我们所大力宣传和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对立的。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论证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的必要性。
一、全球化将消灭国家吗?
有人认为:由于全球化条件的经济活动和经济领域都超越了现实中民族国家疆域范围,资本特别是跨国资本的力量也是民族国家所驾驭不了的。因此断言:全球化过程就是国家的销蚀过程。巴蒂说:“全球化毁灭主权国家,联通世界版图,滥用已建立的政治共同体,挑战社会契约,过早地提出无用的国际保障概念——从此,主权再也不象过去一样是无可争辩的基本价值,尽管外界观念的渗入是缓慢的,但肯定改变着主权的内涵”。果真如此,全球化过程中,爱国主义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前提——国家的存在。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首先,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政治作用,抹杀了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我们目前所面对的这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是建立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上、并由资本主义所主导的。这次经济全球化运动固然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生产关系的角度上,它也是资本主义为克服其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又一次尝试。经济全球化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适。正如有的作者所说:“令人感兴趣的不是全球化使局面有了多大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的精神状态与实践的延续性”。正因为如此,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而阶级和阶级斗争恰恰是国家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其次,国家自产生以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国家的功能和形式总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由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成市场经济的“调节者”,就是这种发展变化的结果。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的功能和形式在某些方面出现某种程度的不适应与相对滞后,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它的客观原因。但是,决不能因此断言,国家将就此被消灭。应该看到,国家将调整其功能和形式,并将发展出管理社会事务,特别是社会经济事务的新的功能和形式。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当事国为克服危机、重振经济所作的种种努力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就有力地证明了当代国家在管理现代社会经济事务方面的能力,以及国家功能和形式的新的发展变化。另外,如果把经济全球化抽象地理解为资本和产品的跨国跨地区的流动过程,这在形式上似乎可以超出国家主权的管理领域。但是,具体地分析,我们则可以看到,经济活动的主体(个人和公司等)、经济活动的过程以及经济活动的结果,都存在于一定的国家民族之中或之间,都有其国家民族属性,这是国家管理经济事务(包括跨国经济活动)的现实基础。
第三,现实实践中,经济活动、经济生活不是在远离政治、远离国家权力。正好相反,任何经济活动、经济生活都不能没有国家政治权力的管理、保护与支持。它们也在主动地寻求、选择这些管理、保护与支持。因此,任何一个投资者,任何一项投资活动,在决定投资方向、确定投资地点时,都要把政治法律制度作为首要的参照内容。同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因而,促进本国社会发展、保护本国经济利益与经济安全已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所以,现代国家大多主动地尽一切可能动用国家权力来保护本国本民族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并采取一切手段来促进和保证本国公司、企业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取最大利益。在这方面,美国就是一个典型而且极端的例证。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就为中情局确定了新任务,即“保护和维护美国经济、科技在世界市场的绝对优势;保证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预测并防止有可能直接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损害美国经济利益的重大经济、金融危机的发展”。1997年即发生了“四维案件”,这一起“美国经济间谍法”通过后,“全球首例审判道路的‘经济间谍案’”,也是“公司利用联邦政府为工具,以作为消灭其竞争对手四维企业之手段”。
总之,全球化不具备消灭国家的可能性和条件,国家的功能和形式在全球化过程中将得到更新和发展。爱国主义将与国家一道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和发展。
二、全球化能带来超越国家、民族界限的普遍平等吗?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经济生活中资本、产品、技术、信息、服务等可以超越一切障碍进行“即时”流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同时享受这一切。因此,由经济全球化的这种普遍化特性必然带来全面的平等性。这是一种所谓“世界主义”观点。诚如是,则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基础的爱国主义就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
我们认为,首先,这种观点抽象地分析经济全球化过程,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普遍性,并错误地把普遍性等同于平等性。其实,这种世界主义的平等性,如果不是有意的政治欺骗,那也是一种空中楼阁。因为,如前所叙,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一次资本主义的自我调适运动。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同时,“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并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不平等的分配代表着现存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体制的一种道义上的不足。当代资本主义对资产回报的分配从经济上说是不必要的,从道德上说则是不平等的。”因此,经济全球化内在地包含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国家矛盾,必然地导致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对立。因此,断言经济全球化会产生超越阶级、民族、国家的平等是没有现实基础的。
其次,从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现实来看,“事实上,全球化促进了那种威胁社会整合的不平等和社会排斥的发展,因为它使半垄断又回到市场力量之中”。这种不平等既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比如,1975年到1995年,美国的财富增加了60%,但却被1%的人所垄断。同时,这种不平等也存在于国家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现在,南半球的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北半球的17%。只占世界人口1/4的工业化国家却拥有世界财富的85%。西方七国集团占世界人口的11%,却拥有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3。”同时,“对第三世界的援助使高利剥削技术作为一种控制手段变得更为完善”。因此,有人认为,“全球化与技术的联合更多地意味着:对人类共同财务的合法化掠夺;对剥夺各种公民权的认可;使技术社会的‘种族隔离’合法化。”
第三,现在,人们喜欢使用“双赢”一词,特别是在评价国家间、国家与地区或国际组织签订的某些协定或条约时,更是这样。其实,所谓“双赢”,就是民族间、国家间利益对立的产物,没有这种对立“赢”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同时,“双赢”并不是民族间、国家间自然而然的关系或状态,它是民族间、国家间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相互斗争(相互妥协也是相互斗争的一种形式)的产物。
因此,全球化并不能带来普遍的平等与幸福,也不能消除国家民族间在贫富、利益、权力、地位等方面的差别和对立。爱国主义依然是团结和凝聚全体民族成员、激发民族斗志、指引和推动民族前进的动力与旗帜。
三、全球化将使民族文化消失吗?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跨国贸易活动交流的不仅是资本、商品等客观的东西,而且,也交换观念和思想。“这一普遍商品化趋势使得广告消费成为社会整体的唯一形式,——图像和声音的普遍泛滥有助于生活方式的标准化、差异和个性的弱化、态度和行为的趋同以及集体认知和传统文化的消解”。这就是所谓“文化全球化”。因特网就是典型一例。这样,全球化将使各种地区性的、集团性的、民族性的等等一切特殊性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文化等都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文化等。这样一来,以民族文化、国家意识为基础的爱国主义也就必然同样被“消解”了。
我们认为,首先,上述观点夸大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活动的某些普遍性特征,必然导致文化的一致性。历史唯物主义早就证明了,经济决定文化,但是,这种决定作用的大小、性质及其实现都是受具体条件制约的。文化有自己特殊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并且,文化对经济能发生反作用。恩格斯指出:“不论在法国或是在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文学的普遍繁荣一样,都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发展对这些领域的最终的支配作用,在我看来是无疑的,但是,这种支配作用是发生在各该领域本身所限定的那些条件的范围内:……经济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它决定着现有思想资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而且这一作用多半也是间接发生的,而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则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映。”可见,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是在终极意义上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也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间接发生的。文化发展的直接动力则存在于文化的内部、在于各种不同类型文化形式间的相互作用。所以,经济的特征并不能直接成为文化的特征,经济活动的某种程度的普遍性,并不能必然带来文化的同一性。
其次,在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应该承认科学与文化的一致性。科学的内容、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以及科学活动的成果或科学产品、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等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基本内容,科学的发展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与文化的差别,科学并不等于文化。在内容上,科学只是文化的一个方面,是文化中属于事实判断的内容。文化中还有大量的属于价值判断的内容。在作用上,科学的社会作用的发挥必须依赖于价值判断的内容。在作用上,科学的社会作用的发挥必须依赖于文化。科学只有通过文化这个滤网才能作用于社会,文化也是科学社会作用的性质和方向的向导。正如法国科学史家萨尔顿所说:“如果不结合历史,科学知识就可能危及文化;如果把它同历史结合起来并用崇敬过去的精神加以节制,它就会培育出高级的文化”。因此,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之一,虽然能够极大地扩展人们的交往面、最大限度地缩短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但是,它们作为人们活动的工具和手段,不能划一人们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更不能“消解”各种产生于特定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特定的民族文化。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对各民族国家发生作用时,都不得不接受其民族文化对它们的过滤和导向。
第三,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信息科学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融汇和相互碰撞。其结果是有的文化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渐被淘汰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更多的文化则通过相互交往而更富生命力;同时,也将有新的文化形式孕育诞生。这是人类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其自身发展所固有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全球化的产物,它自有人类各民族的交往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了。这个过程也并不是文化的个性和特殊性的消亡过程,现实社会中根本不存在一种无民族性、无个性、无特殊性的普遍的文化。现在有人提出“跨文化”的概念。其实,所谓“跨文化”正是以各种富有个性和特殊性、特别是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为基础的,没有各种民族文化就根本不会有“跨文化”这个词。并且,“跨文化”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在这个问题上,吉姆-鲍吉拉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他说:“所有值得称为文化的都在带有普遍性的生活方式中丢失了自我。凡是将自己普遍化的文化都失去了它们的独特性并且死亡了。那些因为用暴力而使之同化的、被我们所毁坏的那些文化就是这样;而那些自称具有普遍性的文化也是如此”。所以,“今天,反对带有普遍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反对这种抽象的普遍性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全球化不会造成民族文化的“消解”,相反,全球化给民族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机遇。由于文化对经济的特殊的反作用,所以,各民族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成败得失,将与其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其中,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各民族在全球化中坚持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推动民族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我们民族精神文化中的精髓。正是因为有了它,中华民族才得以能够形成;正是因为有了它,中华民族才得以能够战胜一场场民族劫难、通过一次次历史考验绵延发展至今;正是因为有了它,中华民族才得以能够创造不朽的历史业绩。今天,我们肩负着建设现代化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面临着全球化的激烈挑战,我们更要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只有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号召下,才能最广泛动员和凝聚全民族的精神与力量;只有在爱国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对纷繁复杂的全球化现象进行“过滤”与“甄别”,并实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