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词句三位一体评介--以桃花源为例_桃花源记论文

文言文词句章三位一体复习法——以《桃花源记》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桃花源记论文,文言文论文,词句论文,为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缘起】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一般有两种形式,或按专项或按篇章。前者表现为线状结构,由词语梳理到语句翻译,由文学(文化)常识到文意把握。这种复习方式线条清楚,但头绪繁多,战线过长,且过于强调识记,难以使学生真正融会贯通。后者表现为块状结构,虽然有利于学生对过去所学知识和课文形成巩固性的理解,但复习起来,学生往往因似曾相识而缺乏学习热情,加之这种复习又往往是选段加习题,以考带练,以练带讲,很容易缺乏针对性,最终效果不佳。

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筹帷幄,删繁就简,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因此,文言文的复习宜采用按篇章推进、条块结合的方式,以词义、句意、文意三位一体的思路实施指导。

【教学理念】

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铺设了一条路,让他们穿越时空与古圣先贤直接对话,通过思考与汲取,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看来,文言文的复习,既要考虑中考,更要考虑学生日后学习发展的需要。

“词义、句意、文意三位一体”的落实,就是指教师在复习指导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梳理词义的同时,兼顾句意的准确理解;在理解文言句子时,兼顾文章内容乃至文章主旨的把握;文章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又始终统率着词句的理解,而词句的理解又支撑着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整个复习过程,追求的不是词句知识的简单罗列,不是一篇一章的机械重复,而是通过螺旋式上升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确立以理解文,深入思考,掌握阅读规律的自觉意识。

【实战演习】

一、复习篇目的选定

《桃花源记》作为文言文,文中涉及的文言知识较为全备,有利于学生由此及彼地复习其他篇章;作为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作为阅读文本,其精巧独特回环照应的构思,有利于以文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呈现

(一)检查背诵,进入复习环节

(二)掌握基本词语,建立“类”的概念

用演示文稿显示下列词语,让学生翻译,待学生解答完毕,提示学生分析演示文稿分行排列的原因,借此培养学生“类”的概念,并以其中“无论”为例,引导学生由对词义的死记硬背,转为在理解基础上的深度记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古今异义:鲜美 妻子 绝境 无论 交通

一词多义:俨然 豁然开朗

通假字:要(便要还家)

设题意图:

中考文言文试题对词语的考查,一般都是选择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涉及的知识以“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为主。本课复习的第一个环节之所以确定为对词语的把握和归类,是因为初三学生虽然经过三年文言文的学习,对解读文言文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但对文言词语的掌握往往停留在一篇一词的层面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形成规律。这一环节的设定,旨在带领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本课文言词语按古今异义、多义词、通假字、同音字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类”的意识。

(三)掌握方法,以“理”解词,避免死记硬背

以准确理解“无论”为例:对“无论魏晋”中的“无论”,个别学生会按照现代汉语解释为“不论”;多数学生虽然能正确作答,但往往是照搬文下注释。至于这里的“无论”,与现代汉语中的“无论”有什么区别,多数学生恐怕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深入思考的自觉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准确理解:

1.源中人何时“来此绝境”?(“避秦时乱”)

2.从中国历史朝代的更替看,“汉”“魏晋”与“秦”是怎样的顺序?(由秦而汉,由汉而魏晋)

经过讨论,学生发现源中人在秦时即“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自然不可能知道汉代之事,那就“更不用说”魏晋的情况了。

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这是一个以“理”解文的典型,在学习文言词语的过程中,应树立依据情理、调动积累、合理推断的自觉意识,力避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由这一案例,可引发学生对“鲜美”“妻子”“绝境”“交通”“便要还家”等词句的分析性理解,使学生通过分析加深理解,通过理解加深记忆。

(四)探究重要词语,深入理解文意

由听写“既出”“即遣人随其往”,引入这一环节。关键词是“既”“即”。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承上启下,实现词、句、章三位一体复习指导的关键环节。词在古汉语中多以单音节形式出现,但鉴于中国汉字的构造对理解词义文意的重要意义,教师拟从“即”字入手,加以探究,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文言词语进行探究性学习。

怎样区分这两个字呢?教师给学生讲这两个字的造字原理。“即”和“既”都是会意字,古文字的写法不同。即:,既:。“即”中的“人”面向食器,本义为“走近去吃东西”,可引申为“立即”。“既”中的“人”,背向食器,表示进食完毕,本义是“尽,完了”,引申为副词“已经”。通过字形的辨析,容易写错用错的“即”和“既”就区分清楚了。

上述讲析的用意并不仅仅在于此。教学进入到下一环节:由词的理解进入到词、句、章三位一体的阅读探究,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与“太守遣人随其往”有何不同?

设题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虽然能很容易发现第一句多出“即”字,表示太守立即派人寻找桃花源,但对文中为什么要表现太守急于做此事,则很难自觉地联系文章主旨进行深入思考。

教师适时提示学生:渔人——普通百姓,太守——郡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守为什么听了渔人的叙述就派人“随其往”?而且是“立即…‘遣人随其往”?

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这个“即”字表明了太守寻找桃花源的急切心情,说明这个地方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讨论继续深入:太守如此,作为一个与陶渊明同时代的“高尚士”——刘子骥在听到有关桃花源的消息后又是怎样的?作者想借刘子骥的表现说明什么?

设题意图:

大多参考书都认为陶渊明写刘子骥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但通篇考虑,应该不仅如此。设计此题旨在让学生跳出“句”的思考范围,强化从“句”看“章”,整体把握主旨的阅读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欣然”一词,同样设问:“欣然规往”和“规往”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何要在“规往”前加“欣然”?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分析:“欣然”是高兴的样子,这里是写刘子骥满怀欣喜前往探寻。

解决这个问题后,教师要求学生将“即”和“欣然”联系起来思考,探讨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学生最初学习文本的认识,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和期待。

教师提示:太守,朝廷官员;刘子骥,品德高尚的隐士;渔人,普通老百姓。他们都关注桃花源,说明了什么?

在教师提示下,通过讨论明确:作者通过写渔人、太守、隐士对桃花源的关注,是想表达作者描绘的理想社会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无论在朝在野为官为民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这种追求折射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通过探究,不仅解决了词语的理解,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要进一步体察陶渊明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不能不带领学生关注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叹惋”。

有的参考书或学习资料上将“叹惋”错译为“感叹惋惜”。但联系前后文,这里的“惋”,应无“惋惜”之意,也应为“惊叹”“惊异”,“叹惋”就是“惊叹”。(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引《字略》:“惋,叹惊异也。”《集韵》:“惋,惊叹也。”)

桃源人惊叹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惊叹渔人所说的事。

教师追问:渔人说了什么?

设题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学会在“留白”中结合上下文细心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进而培养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

学生找不到答题的思路,因为文中没有明确表述,只写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教师提示:要回答渔人说了什么,需要想象桃源人会问什么。联系前后文可以推出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学生很快能依据“先世避秦时乱”,想象出桃源人向渔人问讯的内容大致为:外面还打仗吗?官府还压迫百姓吗?苛捐杂税还繁重吗?……

渔人会怎么回答呢?学生很容易推出答案:外面还是战乱不断,苛捐杂税还是繁重如山,百姓依然疾苦等等。这样讨论分析,就可以想见桃源人听到外面的社会状况后是何等的“叹惋”了,因而就顺理成章地在渔人离开时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让学生认识到桃源人是自觉自愿地与世隔绝。外面的社会状况正与桃花源内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都在桃源内得以实现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弄清了“叹惋”什么,也就真正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继续复习探究。

问题:外界的状况作者只字未提,而对桃源内的生活情况,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在让学生体会源内生活之美好时,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两个短语:“鸡犬相闻”和“黄发垂髫”。

学生不难理解“鸡犬相闻”的表面意思,但它又如何体现了桃源人生活的安乐呢?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个短语的出处去考虑,“鸡犬相闻”出自《老子·八十章》中的一段话:“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通过讨论,学生理解这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状态,正是当时人们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对于“黄发垂髫”这一短语,学生通过书下注释能理解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指代老人和小孩。但如果只理解到此,并未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教师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设问:“黄发垂髫”与“桃源人”哪一个涵盖面广?

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桃源人”涵盖广。

教师追问: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不说“源中人”“怡然自乐”呢?

这个问题触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最终达成共识:“少有所养,老有所终”,这是衡量民众生活安乐程度的客观指数。作者在这里用“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旨在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人人都能感到安乐幸福的社会。

引导学生抓重要词语,深入探究,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阅读文言文的思维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更深入的理解,更能体会沿用至今的成语“世外桃源”的丰富内涵。

(五)巩固拓展

问题一:《桃花源记》和一般的仙境故事有何异同?

设题意图:

改换角度,让学生落实《桃花源记》是虚构理想境界这个知识点,目的是为下一个拓展环节作铺垫。

讨论后明确:《桃花源记》和魏晋时期的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都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但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古代的许多仙境故事,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而桃花源里既无长生也无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在那里生活着的是一群躲避战乱的普通人,不是神仙;他们的宁静幸福生活,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一篇《桃花源记》,写出的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憧憬。

问题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与《醉翁亭记》中的“伛偻提携”字面意思虽然相同,但作者借此传达的“境界”是否相同?

设题意图:

此题的认知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获得两个发现:①发现所学篇章之间的联系,真正实现“词、句、章三位一体”的自觉运用和举一反三。②引导学生发现为官为政创造和谐安宁的理想社会,是各个时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从而实现知人论著、探究文化传承的举一反三。

学生讨论,选择有代表性的意见在班上交流。

甲:相同。都写出了老人小孩生活的幸福快乐。

乙:不同。两者虽然都写老人小孩,但《桃花源记》写的是虚幻世界,《醉翁亭记》写的是现实世界。

丙:有同有异。相同的是都写了老人小孩的幸福快乐,但一个是理想中的情景,另一个是欧阳修治理下的一个州真实生活的写照。

经过比较,学生统一认识,认为“丙”的认识比较全面。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追问:陶渊明、欧阳修都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相隔了七百余年,为什么会在不同的文章中,描绘了本质相同的快乐情景?

经过启发,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陶渊明为中国人塑造了一个理想世界——桃花源。一篇《桃花源记》勾勒出了一个没有黑暗、压迫,人人有其田,男耕女织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便慢慢成为了国人的精神向往,深植于文人骚客的骨子里。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欧阳修读过陶渊明的这篇美文,但通过李白、杜甫、柳宗元、范仲淹等众多文人的作品,不难看出,陶渊明的品格及《桃花源记》对后世的影响——为官为政要创造和谐安宁的理想社会是各个时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

标签:;  ;  ;  

中国古典词句三位一体评介--以桃花源为例_桃花源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