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陈雪敏1,林燕2(通讯作者)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供应室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78%,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2.22%;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78%。经过对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具有积极意义,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且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管理;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282-02

前言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四肢瘫痪以及其他感觉功能障碍等[1]。交通事故、摔伤、钝器锐器致伤、运动致伤等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该病属于神经外科较为严重的疾病,也因常伴有其他复合伤,所以死亡率较高[2]。在临床上,并无可根治该病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是通过手术及术后护理综合治疗为主,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施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发现该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起到极大作用。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45.26±6.98)岁;其中高空坠落致伤11例,交通事故致伤18例,摔倒致伤15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45.78±6.34)岁;其中高空坠落致伤10例,交通事故致伤21例,摔倒致伤14例。组间资料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即给入院的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施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

(1)成立临床路径小组并针对患者设计出颅脑外伤康复路径治疗表。由护士长、科主任、护理人员及康复理疗师为主要成员组成临床路径小组,再由该小组成员将重型颅脑损伤后康复护理临床路径管理内容具体化。

(2)术后4h内,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的状况,若观察到患者的皮肤表层下有小型的出血点或者是有淤血出现,医护人员应立即采用CT对患者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后得到的诊断报告上若显示出相同的出血点或淤血,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测量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同时患者的正常温度应在36.4℃~37.8℃之间,若患者的体温达到38℃以上,医护人员应立即帮助患者降温,如采用降温及或冰敷等方法,避免患者的颅脑再次受到损伤。

(3)手术24h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躯体和关节的被动训练,主要包括帮助其进行肩部的外展、外旋训练、上臂和前臂的后旋训练以及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的被动训练等。每次保持10~20min的训练时间,一天训练3次。

(4)术后1~3天,患者在临床上常出现瘫痪的现象,使患者互动受限,只能躺在病床上,从而导致褥疮、结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4]。因此,为防止褥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应2h为患者翻一次身,可根据右、左侧位、平卧的卧位顺序进行翻身,采用软垫进行垫背、垫腹将其固定,定期翻身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同时,对于昏迷时眼睑半睁无法闭合的患者,可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部或于患者下穹窿挤入红霉素等,可有效防止结膜炎的发生。保持患者手术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定时为其更换手术切口的辅料。如果患者的手术切口出现渗血、渗液等情况,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5)在患者出院前,患者的后续康复指导及出院前评估由临床路径小组成员负责进行,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出院方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每周需达到的康复目标,指导家属每天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及病情变化进行记录,并定时向医生汇报,在康复过程中若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复诊。

1.3 观察指标

以经护理后患者发生肺炎、压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判断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其中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个标准,采用口头询问的方式,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询问,并将询问的结果记录下来,再进行相关统计。

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 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78%,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表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的28例,不满意的17例,总满意度为62.22%;研究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的44例,不满意的1例,总满意度为97.78%。经比较,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工伤、意外致伤等因素导致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长。患者在发病时,需要在最佳的救治时间内接受治疗,否则将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由于手术中需要经历开颅等复杂的过程,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施行有效的护理,为其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才能使治疗效果不受影响。临床护理路径是常用的较为全面的护理方式,该护理方式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成立临床护理小组[5],同时护理人员每天按照制定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患者术后分别对其进行了观察患者的体征、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前的指导等。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57.78%)显著高于研究组(11.11%),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62.22%)明显低于研究组(97.78%)。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贾春燕,牛瑞芳,王凯.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1):1567-1569.

[2]李世秀.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导刊,2016,18(02):199-205.

[3]张秀娟.临床路径模式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文献杂志,2016,3(13):2556-2557.

[4]荣聪.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1):245-246.

[5]郭雅娣.护理临床路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6):143-144.

论文作者:陈雪敏1,林燕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陈雪敏1,林燕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