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icu 河北秦皇岛 066100
【摘 要】目的:探讨了临床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观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表达疼痛、按时服药、正确认识成瘾、副作用了解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临床路径;恶性肿瘤;疼痛护理
恶性肿瘤作为目前人类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对其的治疗一直是人们的重点研究方向[1]。如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等方法,但在治疗后都伴随着强烈的疼痛感,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优质临床护理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得到应用,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2]。本次选取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了86例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17例,平均年龄为(58.43±3.53)岁;观察组男患者23例,女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62.21±3.60)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疼痛程度、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对照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向患者介绍关于恶性肿瘤的知识,向患者提供或帮助患者服用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选择表柔比星、氟尿嘧啶、吉西他滨、顺铂作为化疗用药,并联合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等应用。在治疗中,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情况。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的临床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对即将入院治疗的患者讲解医院及病房的环境和设施,并向患者简单介绍目前我院肿瘤科的基本情况,以及我院对患者的护理标准和规章制度[3]。②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排解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避免患者产生焦虑的情绪。③向患者简单介绍恶性肿瘤的基本情况,再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恶性肿瘤化疗药物的作用及服用方法,并提醒患者药物可能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及其他注意事项。④教会患者正确应用疼痛量表,并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估。⑤对于治疗中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参加一些日常活动,排解患者心中的焦虑情绪。⑥护士长要定期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情况进行评价,审核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目标是否完成,对于未完成的护理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术后疼痛护理依从性进行比较,包括表达疼痛、按时服药、正确认识成瘾、副作用了解等。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将本研究的数据均输入到SPSS20.0软件中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疼痛护理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表达疼痛例数有42(97.67%)例,按时服药例数有40(93.02%)例,正确认识成瘾例数有41(95.35%)例,副作用了解例数有39(97.70%)例,对照组表达疼痛例数有13(30.23%)例,按时服药例数有15(34.88%)例,正确认识成瘾例数有6(13.95%)例,副作用了解例数有11(25.58%)例,均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重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1例,轻度疼痛3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32%、2.32%、6.98%;对照组患者重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6例,轻度疼9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1.63%、13.95%、20.93%。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疼痛,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治疗[4]。为了促进恶性肿瘤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且不会在术后承受较大的疼痛感,医护人员需要对此方面问题的解决。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解决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使患者在减轻疼痛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5]。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常规护理程序进行简化,注重对实质性护理内容的应用,从而提高护理效果。肿瘤患者的介入治疗会导致很多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感,护理人员要及时掌握患者的疼痛,并进行护理,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首先要使患者患者了解介绍接入治疗、疼痛程度及其表达方式等,并让患者根据病情需求服药,并需要按时服药。同时需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的成瘾性,让患者及家属能够对药物的成瘾性放下戒备,认识到成瘾者非常少见。此外,护理人员还要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进行处理,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副作用处理的方法。在术后,为了使患者保持比较轻松的心情,可以播放令患者心情感到舒畅的音乐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最后护理人员要教育患者明确表达疼痛程度的方法,避免让患者产生药物成瘾性。临床路径护理是以实际问题结合研究理论等,为患者实际需求采用的临床护理方案,该种护理方案主要是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有效提高护理效果[6]。本研究数据中,临床路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术后疼痛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通过比较患者的表达疼痛、按时服药、正确认识成瘾、副作用了解等,临床路径护理要远远高于常规护理,其护理效果比较明显,使患者以比较轻松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护理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依从性,因此临床路径护理应当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岩.临床路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26(12):133-134.
[2]徐晓霞,郭燕.恶性肿瘤患者CIK细胞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2,03(26):262-263.
[3]梁素霞,陈雪丽,麦北梅.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12(27):1099-1100.
[4]管健,介小霞.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2(26):282-283.
[5]黄晓燕,莫霖.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围化疗期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1:3.
[6]刘丹桂.临床护理路径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34(10):86-87.
论文作者:孙洋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术后论文; 路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例数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