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不断创新和发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加强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对施工技术及管理理念进行充分运用,总结经验教训,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安全保障。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存在问题;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另外,现场施工管理也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因素和建设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要完善管理机制,落实监督工作,同时,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有序进行,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技术问题
首先,工程中的施工图纸不精确。建筑施工团队对于建筑施工图纸并没有进行细致、全面、科学地审查,就直接运用到施工当中,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技术环节及重点缺乏合理性,误差和漏洞接连不断,不仅给施工进度带来影响,而且对于施工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也造成破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团队在运用施工图纸之前缺乏精细而全面的审查,就直接按照图纸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频繁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加上施工缺乏合理性从而导致实际工程与图纸存在偏差,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进度,而且也对建筑的质量构成一定威胁。
1.2管理问题
由于建筑工人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服从意识和团队意识较差,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不服从管理或无按要求进行操作,甚至进行违规操作的现象,增添了种种不确定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阻碍了施工进程,同时威胁建筑质量甚至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在一个实际案例中,曾有在过对一个地下室进行砖胎膜施工作业时,由于现场有关人员管理不到位,导致工人自作主张在胎膜砌筑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对胎膜后背进行回填夯实,导致胎膜坍塌,将正在施工的四名工人当场掩埋,最终酿成了1死3伤的重大安全事故。诸如此类工人在施工现场不按要求进行操作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等,不仅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更威胁到其他施工人员的安全。究其原因是相关管理部门在施工前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现场施工人员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所致。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施工成本,优化施工效益,提升施工进度。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应该精准挑选混凝土材料,这是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应该科学筛选和检验混凝土材料,确保混凝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符合技术条件。这是保障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工程项目稳步推进的基础。(2)在混凝土材料的搅拌过程中,应该保障混凝土搅拌的科学性,针对混凝土的砂石料含泥量和级配,同时应该进行质量检测和试验,严格控制混凝土掺加剂的含量。同时,在混凝土材料的振捣过程中,要保证振捣力度的均衡性,要保障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密实性,避免混凝土材料中掺杂其他杂质,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3)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中,还应该做好后期的检测和维护,严格记录水分、温度等参数的变化,综合性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2.2框架剪力墙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也可以称为框剪结构,其剪力墙主要是在结构中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由此看来,可以扩大使用空间,同时,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楼层上部结构中,剪力墙具有向外移动的趋势,此时,框架结构表现出向内收敛的趋势,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刚度和稳定性。此外,框架剪力墙结构较为灵活,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应用效果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深基坑支护技术
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过程中,这种施工技术同样是一种适用范围比较广的地基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种施工技术需要充分考量施工环境的特点,然后结合施工区域的特征,进行精准化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施工区域出现应力问题,还应该做好科学的防护,有效保护地基的稳定性,同时尽可能提升地基的整体夯实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包括四种地基夯实方法。但内支撑的方式,这是地基夯实技术的主要选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在地基内部进行夯实支撑的方法来全面保障地基的稳定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支撑方式是比较多元化的,按照不同的支撑形状会产生不同的支撑效用。但一般来讲,圆形支撑的方式,是地基夯实中最常见的支撑方式,也是夯实效果比较明显的方式。这种支撑方式,具有受力强、支撑效用明显、占用空间狭小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这种方式是比较常见的。
3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3.1技术交底
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都会进行技术交底,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时,不管是分项工程还是分部工程,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并讲述一些主要部位的技术,特别是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以及一些成品材料的使用,都需要提前进行解释。在进行技术交底的过程中,提醒相关人员除了一些基本的技术工作以外,必须要注意一些新材料和新工艺技术的使用方法。为此,必须要循序渐进,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而技术施工人员则需要对各施工班的组长进行技术交底,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需求。
3.2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完成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要做好相关方面的控制。一般都分为三个控制: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就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的内容进行执行,尤其是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相关的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等,都必须要精益求精。并且,对于一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才不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3.3施工现场的进度和成本的管理
在建设工程期间,工程项目是否能够如期竣工,关键在于工程的进度管理。为了保证施工的进度,就必须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在实际的操作中,检查施工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是否一样,如果存在区别,必须要及时的分析其中的原因,以免影响项目的工期,并立即进行修改。但是,一般项目在进行实施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施工进度拖延的情况,那么,不能按期完成工程的建设,就必须要按照合同进行工期的索赔。
3.4工程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项目的各项工程进行功能检查和质量检查,并将相关的信息进行记录备份。然后根据专业人士的测定,将检测的数据和合同的数据以及图纸上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判断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功能是否合格。如果检测的结果一致,则可以判定该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反之,则需要进行制定补救方案,及时地进行修补,直到验收合格为止。而且,在进行验收时,相关的资料也是需要移交给发包人的,就像竣工图、设计变更、各种材料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竣工验收文件等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将所有的资料信息进行规范之后,就可以进行移交。
结束语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而行业的竞争也逐渐呈现白热化状态,所以,对于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谷登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22):251+253.
[2]胡晓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J].建筑知识,2016,36(03):112+274.
[3]张延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5(24):299+301.
论文作者:缪金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