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胸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咯血运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筛选2017年1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肺结核咯血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5.11%,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有效率为95.74%,结果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咯血缓解时间(1.02±0.73)d;VS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15%,咯血缓解时间(2.75±0.39)d;结果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咯血运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大大缩短咯血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垂体后叶素;临床
肺结核是一种有结核杆菌感染后发生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近几年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肺结核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容易发生咯血而出现窒息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肺结核咯血的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分析肺结核咯血运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资料筛选2017年1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肺结核咯血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筛选2017年1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肺结核咯血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7例,常规组年龄分布34岁到74岁,中位(55.13±3.31)岁;男性占27例,女性占20例。研究组年龄分布35岁到73岁,中位(56.09±3.17)岁;男性占26例,女性占21例。收集两组基本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临床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肺结核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初治肺结核,患者均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患者伴有治疗禁忌症;患者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伴有精神、意识障碍。
1.3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实验室指标相关检查确诊,常规组采用抗结核采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咯血采用酚磺乙胺、血凝酶、氨甲苯酸等止血药物;给予酚妥拉明20mg 加入5%氯化钠溶液500ml 中静脉滴注。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使用剂量,采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200ml与垂体后叶素20 U进行充分的混合,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15 ~ 20 滴/min,持续治疗24小时。
1.4临床指标观察
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指标判定
患者经治疗24小时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患者经治疗24小时-36小时内止血,临床症状消失,指标恢复正常判定为有效;患者经治疗超过36小时仍有咯血,临床指标无改善,判定为无效。
1.6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体现,计量资料采用x±s体现,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统计学带入SPSS19.0软件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统计比较
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5.11%,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有效率为95.74%,结果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统计比较
3讨论
肺结核咯血属于肺科急症,患者起病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肺结核咯血前兆患者一般表现为剧烈咳嗽或者频繁咳嗽,咽喉发痒有异物感,同时伴有胸闷、胸内热、身体发麻、口干舌燥等临床症状[2]。其中临床多以咽喉发痒、咳嗽剧烈频繁并伴有胸闷加剧等为先兆表现者较多。由于咯血先兆表现后到咯血的时间不一样,患者出现先兆症状后应及时注意,及时就医,也是保证治疗效果以及生命安全的方式之一。咯血为肺结核常见并发症,该病多因机体循环胸主动脉分支的支气管动脉压异常升高所致;但随着肺结核咯血的进展和恶化,易引发呼吸道的阻塞[5]。属于α受体阻断剂,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促进组织血容量和血流量增加,有效促进微循环改善。另酚妥拉明还是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扩张肺部血管,促进肺部血压降低,促使血液流至周围血管而有效止血;可促进肺小动脉和肺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肺部血流量,降低肺静脉压,促进创面形成血凝块而达到止血作[6];在此基础上使用垂体后叶素,在常规基础上使用加强收缩血管的药物,收缩毛细血管加强血栓的产生、收缩肺脏的小动脉,达到止血的目的。除此之外,垂体后叶素还能收缩冠状动脉,兴奋全身的平滑肌。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能够起到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肺循环压力、改善肺微循环等功效[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5.11%,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有效率为95.74%,结果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咯血缓解时间(1.02±0.73)d;VS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15%,咯血缓解时间(2.75±0.39)d;结果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肺结核咯血运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大大缩短咯血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喻长发,陈小琴. 肺结核咯血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8):126-127.
[2]辛朝雄,李晓云,谢华丽,等. 垂体后叶素联合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2014,34(7):11-12.
[3]赖清谊,赵有为,李华,等. 持续静脉微泵推注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4,12(1):82-83.
[4]曹庭利.分析肺结核咯血采取垂体后叶素治疗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110.
[5]张继娟.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159-160.
[6]栾利文.酚妥拉明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法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6,29(3):444-445
[7]王华.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6(17):104-105.
论文作者:罗丹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肺结核论文; 垂体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常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率为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