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基础比较差,普遍存在厌学的现象,在掌握学习动机规律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有效地开展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中职生;语文;学习动机
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是基础弱,处于青春期的叛逆,不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上课无精打采,不注意听讲,平时厌学贪玩,自由和散漫我行我素,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与要求,学习上钻劲不足,不勤于思考,急功近利,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意志力薄弱,自己放弃自己,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很多学生甚至在学习上放弃了自己,在中职的大环境中,大家学习起点都一样,学习过程中相互影响,对语文课的学习不感兴趣,除专业课外,文化课学习没什么进展和突破。很多同学在课堂上除了玩手机就是讲话和睡觉,探究其中原因,中职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厌学情绪同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了我们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必须在学习动机形成的规律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结合中职生的个性特点,才能调动和激发起来,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学习行为了?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学习动机
学生在初中的时候会把很多的学习习惯带到职业学校里来,由于刚刚结束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如果还按照原来的学习方式,按部就班的话,那么他们学习的依赖性就会很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学习缺乏自觉主动性,在初中阶段老师放在学生身上的时间比较多。用通俗话就是“看管”教学。而到了职业学校以后,由于文化课课程相对专业课的课程较少,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交流的时间也较少,一般情况下都是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要求他们自己独立完成,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学生主动去学了,他们的热情自然就能调动起来了。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促进他们认真学习,努力进取,获得优异的成绩,达到预期的目标有积极的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知,实施启发式教学
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那么如何创设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了?
首先运用优美的导语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种精彩的开课,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导语来激起情趣,形成课堂的势能,例如在《项链》一文中可以设置这样的导语;“快乐等于物质消费加上欲望,物质消费越大,欲望就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常乐。相反,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欲望却无穷大,那么结果会如何了?那么我们就从小说当中来找寻答案”。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去汇报作者的资料,在班集里讨论和交流,这样学生不仅要会搜集信息,而且要学会把信息进行整理。
其次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教学为语文课堂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及良好的辅助,合理的去利用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也可以调动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不在是单调的板书式的传统授课模式。所以,我们在课堂当中可以找到相关的视频,通过视频的直观形象性来了解课文内容,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中职语文当中的《士兵突击》一文,在上课之前,我们可以把电视版的《士兵突击》里的相关内容拿出来给学生看,让学生对许三多和伍六一以及成才的形象有更直观的了解,即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调动了课堂的积极性。
三、适时给出学习结果,及时给予恰当的评定,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还未成熟。在感情上和学习上,需要亲近和鼓励。课堂上表现好一些的需要肯定。作业工整了可以给一个优,质量好的要给一个优加,可以适时进行学习检测,借此对表现好的进行奖励,以便树立榜样,老师细心一些,幸苦一些,做一个流水记录,记下学生课内外的良好表现。口头表扬加上真实记录,学生设身处地的都能感受到老师的非常关注,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好的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真正的在课堂当中,有效的进行表扬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课堂中有大量的表扬没有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对那些不值得表扬的给了表扬,或者当学生有进步、值得表扬时候,却未能得到表扬。那些一直没有受到关注的学生,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课堂当中,笔者会让学生朗读课文,无论成绩好与不好,都给予机会,每次朗读完课文的时候,找到机会给学生一个鼓励,时间长了,学生们倒很喜欢读书。对于那些在班级里各方面处于劣势的孩子,我们要想办法设置情境,给予更多关注,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四、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引发学习动机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的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形成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中职语文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未来的职场工作能力。应此在教学中多搞一些活动,增强语文的实用性,让学生明白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语文,从而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课堂当中理论化的东西太多,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即使教师再三强调也无济于事,教师付出很多,学生收获却很少,所以抓住课堂当中那些能激起学生兴趣特点的东西,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生刚进入高一时就有自我介绍,让每个人都尝试自我介绍一下。在学习《我的母亲》时候,我们可以提出辩论,如何敬老爱老。在学习小说单元里《林黛玉进贾府》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班级里分角色的去扮演里面的人物角色,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学校也可以有计划的开展语文活动,给学生展示锻炼的机会,并且适当给予奖励,比如演讲、讲故事、诗朗诵等等,让学生在活动当中竞争,在竞争中获得进步。
五、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增进学习动机
中职生遭遇到各种挫折和失败比较多,容易体验到焦虑不安等消极的情绪,而这样的一些消极情绪反过来又会阻碍他们努力学习,相反成功感却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增加学习兴趣。而学生最直接的成功体验则是来自老师的信任和伤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要循循善诱,多用启发式教学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首先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暂时的失败做带来的内心痛苦,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另外多赏识学生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成功体验,让他们在理解、信任和赏识中主动学习,感受知识的奥妙,和学习的兴趣。
六、引导学生进行归因,强化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维拉的成就归因理论中,提出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的产生原因,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而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导致个体的不同认知,具体表现下四点:
1.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
也就是说学生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时候,个体才能够感到自豪和满意,如果失败是由于他人或者外部因素的话,则会生气或者愤怒,而失败归因于内部的话,是由于自身的不努力或者无能的话,学生会感到自责、内疚或者羞愧。
2.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
如果把失败的原因看作自己能力差,以后学生还是会担心下一次还会失败,相反,若将成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外部原因的话,则对以后的成败的预期影响则较小。
3.所投入的努力
如果学生认为失败是由于不努力造成的,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确实有能力取得成功,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则会更加努力,遇到困难也能坚持,如果把失败归结于缺少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努力也不能成功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很容易放弃,尽管有些任务是他们以前成功的完成过。
4.自我概念
如果不断的成功的话,他们的自我概念里就会有较高的自我效能,否则的话自我效能就会较低
所以,我们的教师要一方面引导学生找出成功与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从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的归因,哪怕这时候的归因不真实,积极的归因训练,对于我们的后进生的转变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会觉得失败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从而使得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我们要对学生的成果给予反馈,并告诉他们是他们努力得来的结果,让他们感到努力有效,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坚持努力去获得成就。
总之,了解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良好学习动机,相信他们想学好,能学好,作为中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愿意去学的时候,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活了起来。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县高级职业中学 239200)
论文作者:章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学生论文; 中职论文; 学习动机论文; 语文论文; 他们的论文; 课堂论文; 就会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