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扩大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基于此,文章对智能电网新形式下配电自动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希望能更好的推动配电自动化的建设。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新思路
1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相关标准的分析
电力公司通过制定配网自动化建设体系标准,来协调智能电网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体系主要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调度等智能化的多个专业分支,一共由九十多个体系标准构成。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主要关注的是三个技术领域,这三个技术领域为配电电源并网,储能系统和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建设体系的标准包括自动化技术规则,自动化建设标准,系统运行控制标准,操作设备标准,运行维护标准等多项内容。例如《配电自动化操作规则》,《自动化建设细则》,《操作设备标准》,《自动化技术功能规范》,《子系统操作规范》,《自动化操作验收标注》,《标准化改造规则》,《自动化设备终端验收规程》,《智能电网自动化验收细则》,《自动化技术运行维护规定》。
2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交互体系构建分析
配电自动化建设目前正面临着相关系统已经逐步建立的环境,因此只有实现电力流、业务流、信息流这三者之间的高度融合,才可以实现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在配电管理工作中要以配电运营和停电管理作为导向,并以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和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的核心。在智能配电公共信息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成功完成调度自动化、生产管理、调度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从而实现信息系统融合、信息共享、停电管理、电力风险管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用户互动等功能。
在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循相关设计的标准,从而真正实现自动化系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系统具有整合各类信息数据的能力,保障电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信息交互体系,实现各个系统信息的交换和自动校验的跨区信息安全交互,最终实现智能电网系统应用的交互性和集成化。
为了简化图形维护的繁杂过程,实现各系统图形数据的统一,可以利用GIS图源,并采用统一性的操作方式,对其它系统的图形进行维护管理,以此确保各个系统内图形一致性。根据GIS导出图形的实际需求对多个系统的图形进行灵活的应用,另外,通过拓展矢量图形数据的相关标准,实现了CIM与SVG的一一对应,有效解决了数据采集与SVG系统中图象合并和配电网系统数据统一的问题。
配电网一体化技术更好的完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交互工作,从而实现了智能电网实时信息、设备信息、输电信息、用电信息等的有机融合。相关人员建立的信息交互系统因具有规范化的特点,从而实现了智能电网配电模型与GIS系统的交互操作,能夠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确保了智能电网图模数据库资源的唯一性。
通过采用面向服务整合系统实现了对智能电网配电相关信息的整合,对配电网信息系统相关工作进行有力的监督,确保其工作流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管理人员还将设备维修、技术改良等工作正式纳入到一个统一性的平台中,从而实现了各个部门、各个专业之间的高效联动,增加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对生产环节进行风险预测、管控;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实现了生产信息和客户之间的互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建立电动车充电站,将监控信息接入智能电网的自动化技术管理工作中。
根据智能配电网网架多电源的特点,并充分考虑管理层次的实际需求,在全局共享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成功研发了智能配电的图形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配电自动化分区域、分层次的调度管理。
为了实现智能配电网中大量数据的快速存储和交换,及时建立了资源管理中心,实现了网络拓扑、智能配电网资源等基础信息,设备运行状态,意外事件等系统运行信息,系统任务执行情况和停电检修工作等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智能配电的资源管理中心可以利用规范信息体制,进行标准化服务功能的信息发布,实现了SOA中真正意义上的透明访问和服务重用等思想精髓。相关人员通过建立智能电网监控系统,从而实现了在空间地理环境下,通信网管系统,光缆实时监测系统,通信监测系统等相关信息的共享与规范化、统一性的图形管理。
3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某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试点区域在为某经济开发区,2015年,供电量为26.87Tw•h,用电负荷最高可以达到3863MW,它在该市电力企业中一直名列前茅,同时对该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供电面积可达到214km2,成为该市文化,金融,政治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并承担着整座城市集散中心与研发中心的功能。该试点区域一共有八个200KV变电站,36个110KV的发电站,其中开闭所有329个,配电室258个,箱式变电站416个。
成功完成了智能配电网,配电自动化以及接口改造等工作的有力整合,不断对智能配电通信网络,电力调孔一体化系统建设,自动化系统建设,电源试点,调度一体化技术等具有标志性的工程进行完善。
建立并完善了智能电网配电系统,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该系统具备八十万点的海量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满足该市未来十年内电网发展的需求;更好的实现了馈线自动化,配电仿真,分析统计等功能;可以对能量管理的系统的接口与相关数据进行快速交换。
智能电网自动化终端:该试点工程应用了自动化终端。
一遥自动化终端:使海量数据情况下的功能传输更为强大,对故障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在此过程中应用到了太阳能方式的取电技术和无线通信相关先进技术,这样一来不仅有效解决了在传统故障中指示器数据无法远传的问题,还解决了信息远传设备的电源问题。
二遥自动化终端:由于在其系统中增加了遥信和遥测等功能,实现了数据远传,可以使远方的主站根据数据信息,准确判断故障的类型以及发生地点,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4 结束语
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借助计算机的优势,将先进技术作为依托,从而实现自动化管理的目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要及时将多个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对运行电压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更好的满足用电户的需求,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电力企业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宋强,赵彪,刘文华,赵宇明.智能电网中的新一代高频隔离功率转换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6)6369-6379.
[2]王承民,孙伟卿,衣涛,颜志敏,张焰.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应用规划及其效益评估方法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07)33-41+21.
论文作者:石智永,朱东坡,翟进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实现了论文; 技术论文; 标准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