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论文_万秋花

昆明骏泽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及种类日渐增多,众多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必要步骤,岩土工程勘察制约影响着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工程勘察及工程后期建设。本文从岩土工程勘察的含义及要求出发,分析工程勘察中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勘察;问题;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勘察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岩土工程勘察通过准确详实的地质数据资料,能够为工程建筑的地基施工及基础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从而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环节,尚有不尽合理之处,出现了一些制约勘察质量水平的因素,需要我们着重加以分析并解决。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含义、内容及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是运用工程地质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工程建筑的施工场地加以调研分析的过程。岩土工程勘察最终会形成相关的地质数据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加以研究分析,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1]。

岩土工程勘察在内容上主要有原位测试、岩土取样、岩土钻探及土工试验等。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加以确定:一,结合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地貌条件及工程建筑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手段;二,结合工程地质状况及测绘结果,对岩土工程勘察加以设计;三,收集工程建筑区域的相关地质资料及数据,结合施工现场地质测绘,讨论并形成岩土工程勘察计划。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经过现场勘察及理论论证后,可以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出施工方案,并对相关的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注意事项等加以确定。

图一 岩土工程勘察流程图

二、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前期准备工作不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在前期准备工作方面,出于资金节约的目的,往往不够规范,没有事先对工程建筑项目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加以详细了解,致使岩土工程勘察在开展时浪费了大量勘察时间,制约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效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前期准备在整体勘察流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相关勘察人员实时收集施工区域的地质资料,坚持实事求是的勘察原则,综合利用多种勘察手段及方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保障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体质量。

(二)岩土工程勘察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工程建设项目在开始动工前,需要做好地基岩土的勘察工作,通过科学、系统的地基岩土勘察,形成岩土报告,从而为工程建设施工计划提供必要的参考[2]。但从实际情况看,岩土工程勘察缺少较明确的设计意图,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性及针对性不强。岩土工程勘察的盲目随意,一方面造成了勘察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岩土工程勘察欠缺科学性,自身的技术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三)外业勘察环节欠缺合理性、全面性

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到外业作业时,受制于较为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及自然因素,会对岩土勘察造成一定的阻碍,原有的岩土勘察计划可能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加以必要的调整变化,在调整变化的过程中,又可能会使岩土勘察计划不够合理和全面。外业作业时勘察设备相应增多,如做不到有效监管,会对勘察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勘察人员在岩石样本采集上,出于成本节约的考虑,也存在数量不足的弊端,致使岩土勘察数据的真实性不强,影响到岩土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外业作业常出现的问题有:第一,勘探点不具备足够的深度。岩土工程勘察中,要根据基础结构形式确定勘探深度,但在实际勘察中,往往存在不按照相应勘察规范操作的情况,导致勘探深度与实际的地质及岩土特征不相符合。第二,原位测试及取样环节不合理。原位测试及取样在件数上根据相关规范,应具备至少6组,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但在实际勘察中,在原位测试及取样上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岩土样本的代表性及均匀性不强,致使勘察结果与实际不符。

主要适用岩土浅部的填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极软岩密实和很密的碎石土、软岩、极软岩

(四)内业勘察环节规范性不够

岩土工程内业勘察主要涵盖了岩土样本试验、勘察资料整理及勘察报告书的撰写等方面,在这些内业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岩土样本试验不够规范。例如在涉及到高烈度地区时,缺少对粉土的黏粒含量测试环节,造成岩土性质的错误判断。第二,在勘察资料的整理上也存在不规范现象,例如在勘察数据统计分析环节,对异常值没有加以提取,导致勘察数据标准差系数变大,造成勘察结果出现误差。第三,在勘察报告撰写上,存在参数不够完整,误差较多,过度注重结论的现象。

三、岩土工程勘察改进措施探究

(一)建立完善岩土工程勘察管理体系,严格规范勘察标准

基于岩土勘察在保障工程建设上的重要性,需要建立完善岩土工程勘察制度,以对勘察行为加以规范约束。国家及相关部门在实施统一的勘察规范的基础上,要认识到我国地质条件的复杂多样,允许施工地区开展地区性勘察规范的制定研究工作,提高勘察规范的实用性。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单位来说,一是要通过制定科学系统的勘察规范制度,在勘察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切实保障勘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要强化勘察市场的监督管理,一方面避免勘察人员出现不当操作及技术规范上的错误,另一方面也着力避免勘察单位因为利益驱使而产生的勘察造假现象。

(二)采用科学先进的勘察技术,不断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现阶段,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地质勘察技术上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出现了物探技术、地质测绘技术及GPS系统等,这些勘察技术都可以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从而一改传统的单一化的勘察手段,有效提高了勘察的精度,能够促进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提高[3]。在勘察技术的选择使用上,要根据勘察环境的不同加以合理选择,例如在勘探点的设置上,为了提高勘探点的科学合理性,可以采用克里格法开展勘察工作。此外,为了促进岩土工程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多瞬态波技术及高密度点发技术。

(三)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人员队伍建设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从业人员,一方面缺乏足够数量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在业务能力及素质上又存在普遍过低的状况,不利于岩土工程勘察的持续发展。造成勘察人员队伍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多数的岩土工程勘察企业都将眼光聚集在了勘察市场竞争中,对人才队伍的引进及培养重视不够。为保障勘察质量的提高,增强勘察市场竞争力,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要在做好现有人员的能力培训的基础上,着力引入新型的高素质人才,补充勘察人员队伍,提高勘察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实现勘察理念、勘察技术与勘察队伍的创新发展。

结语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从而导致勘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为了切实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水平,需要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及从业者在勘察中采取有效手段来解决相应的问题,提高勘察的精准性,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12):56-57.

[2]王德强.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的技术与措施[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4,(5):69-71.

[3]杨明瑞.关于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大科技,2014,(1):198-199.

论文作者:万秋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  ;  ;  ;  ;  ;  ;  ;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论文_万秋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