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到强风化的影响,当岩泥层遇水的时候,就会出现软化的情况,而且在软化以后,地基的承载能力也会下降,假设不去控制好地下水,那么强风化的岩层是不可以将其当做地基持力层的。本文首先简单地分析了持续层的选择形式,接着对相关工程进行了实践探索,在分析了岩石地基的荷载实验以后,提出了一些对地基持力层的保护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厚强风化层;地基持力层;SSP山地地震技术
地质的勘测工作实际上也是工程开展的一项基础性条件,不仅可以强化施工人员对这项工程的了解,还能查找出一些影响地质的不良条件,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一些强风化层比较厚的项目而言,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就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地基的优势,确保工程设计符合实际的需求。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手段,才能有效提升地基基础的力学性能,满足相关的建设质量要求。
一、持力层的选择
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根据强风化层的分布情况,以及层面坡度等,去选择合适的持力层。例如在某高层建筑中,强风化岩的结构特点、地下水的数量大小对于地基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假设地下室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距离只有三米,就可以选择利用箱型。再者就是由于强风化岩的承载力一般都是按照经验、动力触探而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已经确定的承载力同实际数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施工现场最好还是选择利用荷载试验的方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为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二、工程地质勘查的方式
(一)地表地质的调查
为了更加准确的了解工程的地质情况,在实际勘察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利用钻探的方式,然后结合SSP山地地震技术,尽量从多个层面上去进行系统性的论证。例如在某高架桥的建设中,就可以采用工程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了解桥址的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和隔水层的分布情况等,这样也能为之后的勘测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SSP山地地震技术的实际应用
SSP山地地震技术一般是应用在那些比较复杂化的山区环境中,这项技术又包含了反射、面波和CT等多项采集模式。将其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之后的数据处理中,不仅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波速分布图像,还能更好的去展现出地质界面的偏移情况。尤其是地层中的划分和构造变形等会根据地质界面的图像来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在采空区的勘测,或者是在边坡稳定性测试中,勘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寻找到一个比较低速的位置,这样才能让波速的图像变得更加清晰,便于分析。
三、岩石地基的荷载试验
(一)试验方式
从工程地质条件勘察的情况来看,试验场上的覆盖层一般都会包含黏土和碎石土,当强风化层比较厚的时候,为了充分的发挥出地基的潜在能力,就必须要将风化层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考虑在内,这样才有助于完成岩石地基的荷载试验。在实验开始之前,可以选择使用一个三十厘米的承压板,承压板的形状最好是圆形的。当测量的系统稳定以后,需要在每隔十分钟以后,就开始读数一次,进行三次测试。接着采用加载的方式,如分级维持荷载,在荷载分级的时候,最好是对其有一个提前的估算,然后逐级递增,直到压力无法继续向上施加的时候才可以停止。最后是终止加载条件,在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就可以终止加载,尤其是在某一级荷载下,一天内沉降的速率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趋势,如果限制了加载能力,那么也必须要确保荷载应该高于原本设计要求的2倍,确保最终效果。
(二)试验结果
在强风化和中分化基岩中可以选择几个不同的实验点,然后对其进行编号,这时候就可以开始相应的试验。首先是强风化基岩的试验,对1、2、3号试验点进行加载,分别加载到5000kpa、4715kpa、4950kpa.接着对4、5、6号试验点进行加载,分别加载到6650kpa、6000kpa、7000kpa。在分析之后,可以得出表1中的结果,当强风化层岩石地基的承载力达到了1500kpa的时候,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就是1850kpa。由于两者的载体力特征值不是太过于明显,所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强化风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表1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往往是在一个特定层和原有的状态下,结构条件下所组成的,如果条件相同,这时候就可以选择使用这次实验中所提到的承载力特征值。如果条件不同,则需要有勘察人员和施工人员一起讨论,按照地址结构的实际情况,去综合性的评价地基的承载力。
四、对地基持力层的保护措施
(一)排水措施
从现场的施工情况来看,施工人员在实际开挖的时候,应该对整个结构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例如是在对地下水位以下强风化泥地基持久层的探索中,就需要根据储池的结构形式来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开挖方式。假设基础底面是1.5米,宽0.5米,那么排水沟就可以采用多台抽水泵连续抽水的方式进行排水,这样在排水的时候,也能避免出现间歇和反复抽水的情况,不会出现地下水突然升降的情况。此外,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周围环境的检测工作,根据检测的结果去选择一个比较合理化的防治措施。
(二)强厚风化层的保护工作
场地开挖上升到风化层顶部的时候,即可采取分片开挖的模式,这样到达持力层标高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利用混凝土将底部全部都封闭上。以此来确保强风化层的表面在高于地下水位的时候,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确保基层的底部会保持在一个比较干燥的状态。这样在不受到地下水浸泡的时候,让泥岩强风层地基的承载力可以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结束语
从相关实践中也可以发现,施工人员只有非常认真的做好了基层中地表水文和地质的勘察工作,强风化层作为地基持力层才能完全符合地质要求。在实验的时候,可以采用SSP山地地震技术,这项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和可靠性好的特点,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地质环境中,也能进行相应的勘察工作。最后,施工人员还可以提出施工排水和降水等方式,以此来确保强风化层能够在一个正常的状态下运行,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子红, 王勇. 以厚强风化层作某高架桥地基持力层可靠性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 2018,535(26):224-225.
[2]江毅, 向志群. 对地下水位以下强风化泥岩作地基的持力层的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1):56-58.
[3]冯华生. 探讨高铁深厚全风化花岗岩地基的沉降与加固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0):133+135.
[4]刘义华.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地质勘察方法与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78-80.
[5]董爱丽.浅析地质勘察在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J].公路.2013(2):97-99.
[6]李锋.翔安隧道强风化层施工的风险管理[D].同济大学.2007年.
论文作者:朱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地基论文; 荷载论文; 地质论文; 承载力论文; 情况论文; 就可以论文; 加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