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之探讨论文_李芳,李伟

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之探讨论文_李芳,李伟

莱芜市国土资源局 271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断加大,导致耕地面积持续锐减,粮食的出产率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国家粮食安全,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十分有必要。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耕地保护机制的现状,并提出了建立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措施,希望对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措施

1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的必要性

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保护不仅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还涉及到全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与生存的大事,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当前部分地区对耕地保护的意识较差,盲目进行非农业的开发与利用,有的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实现短期经济效益对土地进行大量的圈占,严重违背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政策,严重威胁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除了国家土地部门要加强管理外,还要运用高科技方式、数字化管理,加强法律、社会、行政部门的有效监督,形成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减少土地资源的流失,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平衡。

2我国耕地保护机制的现状

2.1农民对耕地的保护意识薄弱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涌入到了城市生活,较多的农耕土地被荒废。另外,在农村致力于耕作的农民,常年耕作中使用大量的化学原料进行施肥,不仅使得土地肥力大大减弱,而且,使得耕地中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此外,耕作制度的不合理化问题,不科学的使用土地问题,造成了耕地利用率逐渐下降,也加深了土地酸碱化程度。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推动下,大量的城区附近的土地被国家征收,为给予农民补偿,国家发放大量的钱财慰问,使得民众更加轻视土地,而放弃了耕种,以国家的政策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长,仅靠微薄的农耕收入,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因而更多的人选择放弃耕地,寻求其他的出路。

2.2农村集体组织对土地的保护不足

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在农民自己手上,但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都是由农村集体组织或者村委会来进行统一管理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集体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形式,起不到制约的作用,在具体的土地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在很多农村,土地的所有权都不是归集体所有,而是村委会的相关干部直接控制,大多数干部都是利用职权随意买卖集体的土地,这种行为就致使很多耕地被用于建筑等用途,耕地的基本保护都比较缺乏,这种行为使得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也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2.3土地管理方面对耕地保护的意识薄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是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的绿化,而且国家对土地管理机制的侧重点也比较偏重于绿化管理,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纸杯,建立文明生态的城市,而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也相应地减弱了。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相关政策而对土地进行征用,很多政府官员为了提升自己的政绩,将很多土地转让,用于开发和建设,有些地方甚至为了吸引投资,低价出售土地使用权,这种做法就使得大量耕地被不合理占用,使农业发展陷入僵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强化对土地的规划,提高人们对耕地的保护意识。

3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构建措施

3.1建立健全土地的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城镇长期规划,实施土地的分级管理实现土地的分级管理,根据具体城镇的地质地貌、农业结构、城区建设、长远发展、环境保护,做好长期的规划,并对土地实现统一的管理,可有效地避免违规的使用土地征用权的行为。另外,也可组织各相关部门,包括城乡规划建设、农业、林业、环保等的配合工作,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对自己的职责负责,从城乡绿化、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森林工程建设等各方面统筹规划,优化土地利用,对耕地的质量和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建立有关土地的完备资料库利用现有的技术,建立土地相关的完备资料,主要可以通过航空正射影像为底图的资料库、高分辨率卫星等方式,对当前土地的利用现状、及相关规划做出详细的记录与分析;另外,及时的对土地情况做普查,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真实、有效的信息,然后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为未来土地的规划和进行宏观规划做基础借鉴。

3.2规范耕地使用流程,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在对耕地进行规划及使用过程中应通过相关部门的主要操作流程对耕地进行考察、审批、评估、建设及监督等,在这一耕地用途转换审核过程中应做到公平、公正及公开,避免出现由于谋求个人利益导致的耕地保护管理机制失效现象出现。在实际耕地审批过程中,由于上级领导部门缺乏对耕地的了解导致一系列审批漏洞逐渐出现,导致较多耕地不合理开发及应用现象出现,因此,在进行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中应构建完整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区调查资料,针对需要进行开发及利用的耕地在该区域地图上标记之后进行分析是否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还可构建相应的评估机构管理中心,针对耕地进行合理评估,针对上报的耕地进行现场勘查及了解、查访后评估可行性及价值;对耕地进行资源合理配置,根据现阶段市场发展的方向及变化等确定分类的土地级别体系,对耕地的范围及级别进行合理划定,调整基准地价的价格及级别,监测地价,相关部门应针对资料及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对耕地使用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

3.3建立系统的耕地保护责任制

各个地区政府管理部门应针对现有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系统的耕地保护标准,构建系统性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部门责任,并督促其工作执行力度,不断细化政府部门的耕地保护责任,并实施责任制的管理方式,合理分配责任,明确职责,实时进行监督及管理,保证耕地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指导农民合理使用耕地,针对闲置时间较长的耕地,指导农民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耕种及利用,提高耕地的利用价值,避免破坏及长时间荒废现象出现。在对耕地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土地管理的相应制度,土地管理部门的领导人应全面控制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确定耕地面积及利用计划的可行性;各耕地保护部门之间应加强相互协作及交流,在担负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引导部门工作人员树立保护耕地的责任感及意识,消除对耕地不合理开发应用的现象,将保护耕地的相关制度及措施落到实处,严格遵守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及策略,结合地区之间耕地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用地面积,寻找促进耕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道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科学有效的耕地资源管理机制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充足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保证国家粮食的充足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及土地资源管理新机制,宏观调控土地资源利用及合理开发,严格实施国家相关部门的土地管理制度及规定,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及管理,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传国.完善耕地保护管理机制的途径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0):254.

[2]尚琨.浅析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机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1):165-166.

[3]梁斌.基于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构建[J].南方农业,2017,11(30):76-78.

论文作者:李芳,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之探讨论文_李芳,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