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流通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流通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党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的两个具有全局性的根本转变之一。对作为国民经济血液循环的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对策和机制作些研究,是有意义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

流通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布局分散,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差,不可避免地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经历了一个粗放型发展过程。形成了重外延扩大,轻内涵提高;重投入,轻产出;重数量,轻质量;重经营,轻管理;重速度,轻效益等粗放型增长的惯性。致使流通企业几年来经营规模有扩大,设施投入有增长,发展速度有加快,但管理水平下降,经济效益下滑。这种情况决定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具体要求:

一是从主要依靠铺摊子,建设施,重外延扩张,转变到主要依靠现有基础,把着力点放到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充实、提高上来。

二是从主要依靠增加大量资金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现有经营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格局。

三是从主要依靠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强化服务,完善经营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和科技含量上来,提高服务效益和管理效益。

四是从主要追求购销额、产值和速度,转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上帝”,注重商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和对路,提高商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五是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扩张,实行粗放经营,转到主要依靠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合理布局生产力,提高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分工效益。

按以上五个要求转变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是要把着力点放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企业整体素质上,走出一条讲效益,讲质量的集约型发展的新路子来。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将出现明显的阶段性。在当前起步阶段,主要是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采取如下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向技术进步要效益。

流通企业科学技术落后,是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八五”期间国家要求产业部门科技进步含量达到30%到4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品库存周转率约为发达国家的30%左右,每平方米库存商品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4,配送差错率几乎是发达国家的三倍。 这一切说明流通企业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切实改变科技落后状况,大力提高科技水平,不只是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无从谈起;而且企业结构优化,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也将是空话。因此,流通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是科技进步,可以说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科技水平,是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为此,流通企业一要强化科技意识,下功夫采用和推广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的现代商品流通技术,建立商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逐步实现以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为内容的现代化。二要对流通加工业以提高产品质量和调整产品结构为目标,以农副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进行科学攻关和技术开发,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原料进、原料去的初加工模式,培育流通企业的支柱产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活跃的商业资本和稳定的工业资本相辅相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新的跨跃。三是实行科教兴贸战略,加大科学教育投入,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搞好管理和服务的硬件建设,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干部职工现代科技素质,使流通企业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员素质上来。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将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支撑点。

(二)向管理要效益。

流通企业经济粗放型增长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亏损日益严重,管理黑洞增大。据国家计委对包括流通企业在内的258 家企业亏损原因的调查,影响企业亏损的宏观管理因素和政策因素只占9.2%和9.08%, 而企业自身的经营因素占81.21%。这说明企业管理不严,经营混乱, 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因此,抓住管理这个固本治标的大计,下功夫强化和规范企业管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是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也是流通企业集约型发展的基础。为此:一要树立“管理就是效益,管理就是发展”的意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和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堵死“跑、冒、滴、漏”,走内涵挖潜为主的发展路子。二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中心,强化财务管理,降低经营、管理、财务“三大”费用,减少占用并用活流动资金、努力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三要加强资产管理和开发,克服重新增资产,轻存量资产的现象,从只重视商品经营转到同时重视资产经营上来,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企业存量资产是否按市场经济方式重新加以配置,关系到增长方式能否由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发展的转变。这就决定了流通企业树立资本营运观念,实现由单一的商品经营向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营运三位一体的转变,提高投入产出率,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三)向结构优化要效益。

流通企业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一个表现是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辐射面窄,没有形成群体优势,从而大大削弱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调整经营结构和组织结构,在“抓大放小”过程中组建企业集团,在较大规模和较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是流通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流通企业间实行专业化协作、取得规模效益的重要形式。按市场经济要求和企业资源状况,对流通企业构成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实行重新组合,在规模定位上,走集团化、连锁化,追求规模效益的路子,提高组织化程度,是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途径。为此,一要以跨地区的零售网络为基础,发展一批规模化的地区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连销集团,以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二要以特定的商号、商标为核心组建跨批发、零售、联系工农商及信用业务的综合商社,向一二三产业延伸,加快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转变。三要在民营化、股份化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扶持,组成有国际竞争实力的综合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力争在尖锐复杂的世界商贸战中站稳脚跟,与国际流通接轨。

(四)向服务要效益。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育,流通企业的服务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是服务的优劣是流通企业能否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砝码,也是能否赢得市场的“信用卡”。二是服务是流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第一手段,以服务作为竞争策略,中外企业概无例外。三是服务作为无形商品,一样是等价交换,流通企业的效益,寓于服务之中,服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铺摊子,拼硬件,只是流通企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有扩大服务领域,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在至诚服务上下功夫,练内功,才是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为此,流通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要更新服务观念,树立“以消费者的中心”的营销思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真正把服务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调整服务方式和完善服务内容。二要规范服务与服务行为,做到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三要加强服务培训,提高职工的服务艺术和业务技巧,并实行服务质量否决制度,奖罚分明。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制

采取以上对策转变流通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还要靠深化改革,形成相应的机制,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深层次的矛盾。

(一)尽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流通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在企业内部着力改革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在用人机制上实行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在机构上实行能分能合,走规模经营和灵活经营之路;在分配上实行能高能低,拉开差别。把市场经济在平等基础上竞争上岗的竞争机制,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和风险共担的风险机制,引到企业内部来,使企业经营机制和市场机制对接,彻底改变过去流通企业吃“计划饭”、“大锅饭”、“分配饭”和“环节饭”的格局,加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机制。

(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不能代替管理机制的完善,相反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从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出发,全面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机制的第一层次是完善基础管理机制,切实解决企业生产不计成本、流通不计费用等重投入、轻产出,重经营、轻管理等通病,形成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基础管理机制。第二层次是完善经营管理机制,解决好流通企业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即一方面具备捕捉、收集、分析和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并根据这种市场信息形成本身的市场决策;另方面也具备把自己的行为顺利地交付市场检验的能力,做到“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第三层次是完善发展管理机制,解决好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问题。既一方面根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迅速启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推动企业科技兴贸,走提高企业科技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路子;另一方面迅速形成企业资产经营机制,加速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使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营运三位一体,把流通企业管理上升到资本营运水平上来。

(三)强化服务机制。

服务机制按性质分,有购、销、运、存为内容的经营性服务机制;有以科技、咨询、信息、经营指导为内容的开发性服务机制;也有文化、娱乐、体育、福利为内容的事业性服务机制。按过程分,有围绕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性服务机制,也有围绕购销过程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程服务机制。这一切服务机制可以渗透到经济增长各个领域、生产的各个环节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服务产业化,而为流通企业集约型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也为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希望。

标签:;  ;  ;  ;  ;  

流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