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接种甲肝疫苗发生心因性反应的心理护理效果论文_姚艳凤

浅析接种甲肝疫苗发生心因性反应的心理护理效果论文_姚艳凤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0010

摘要:目的 接种甲肝疫苗发生心因性反应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采取门诊接种甲肝疫苗发生心音反应的128例患儿进行讨论分析,针对出现心因性反应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特别是针对患儿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此组患儿经治疗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后甲肝疫苗接种成功。结论 心因反应可以明显的得到控制明显的提高接种的成功,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甲肝疫苗;心因反应;心理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s for the psychogenic reaction induced by hepatitis A vaccination.Methods A total of 128 children with heart sound response to hepatitis A vaccine vaccination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were given for the occurrence of psychogenic reaction,especially for the children.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nd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hepatitis A vaccine was successfully vaccinated in this group.Conclusion Psychogenic reaction can be controlled obviously,which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of vaccination,reduce the fear of children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Hepatitis A vaccine;Psychogenic response;Psychological nursing

我国关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临床上所称的甲肝疫苗,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免疫效果,但是出现的临床反应也是常见的,对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甲肝疫苗的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甚少。我院预防门诊专门进行接种疫苗,针对发生心因性反应的患儿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组发生心因反应的患者128例,其中男性患儿57例,女性患儿71例,你那里在1.5-14岁,平均年龄在(10.29±3.03)岁。其中3例合并支气管炎的患儿;10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例合并急性肝炎的患儿,3例合并肠道感染的患儿,4例患儿出现心电图ST-T改变,4例患儿转氨酶轻度增高。

1.2 临床症状表现:

1.2.1 发生心因反应的时间 一般心因反应发生的时间是在注射甲肝疫苗后的3min-6d内出现的。临床患儿主要以胸闷、心慌、呼吸困难以及躁动不安为临床表现,严重时会出现嗜睡现象,肢体常出现痉挛症状或者肢端麻木现象,身体表现纳差乏力,周身酸痛;甚至还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机体还会出现低热或者高热等症状[1]。研究的此组患儿多数并无明显的异常体征,个别患儿因合并其它疾病伴有心音低钝、心动过缓以及上腹部疼痛等特点。出现心因反应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增高,比例可达到90%,心肌酶检查主要为CK或CK-MB值的升高;3例患儿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2例患儿出现血清淀粉酶轻度增高;5例患儿出现心电图ST—T改变,3例患儿出现早搏,14例患儿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增高的患儿约占5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治疗方法 此组患儿均采用以下的门诊治疗方案进行救治:①出现反应立即休息,卧床制动,进食水量增加,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特别对患儿的血压改变以及心电图动态变化,进行心肌酶以及离子检查及时发现血清酶学的改变。②保护心肌细胞:支持循环系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输注营养心肌细胞的药物:如能量合剂、辅酶Q10、维生素c等药物;可以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早期治疗;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2 心理护理干预

2.1 基础心理护理 患儿一般针对接种疫苗都会产生恐惧心理,此组研究的患儿在接种疫苗后在六天后临床死亡的患者1例,由于当地媒体的一些反面不合理的报道,对于死亡的原因根本没有进行调查清楚(此患儿是由于重度感染以及循环衰竭导致的)私自将甲肝疫苗独自称为“夺命疫苗”的传闻播撒到社会当中,最终为患儿和家长的内心带来极大的恐惧感与不信任感。因此在门诊接种疫苗前护士应首先消除患儿的内心恐惧感,要合理的运用巧妙的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合理的采用沟通技巧才能够达到有效及充分的沟通目的,针对性的对于患儿及家长的不良心理因素及时进行有效的疏导。护理工作人员首先保持面带微笑、语气温柔,使患儿在接种疫苗时产生加倍亲切的感觉,多采取儿童感兴趣的话题讲解可爱的动物以及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进行填充沟通内容,还可以与患儿一起做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充分接触患儿,达到零距离的护理工作目的,消除患儿对陌生的环境以及工作人员的陌生感,使患儿的恐惧心理因素明显减少。

2.2 外界因素的心理护理 患儿是处在特殊的生理时期的,每个儿童的内心都比较脆弱,注意与患儿沟通或者交流时禁止使用任何不当的语气或者语言,都会导致患儿发生不良心理的因素,对患儿产生极大的消极性的心理带来影响[2]。在患儿面前交流时禁止使用一系列等含有诱导性的问话方式,如:你肚子还疼不疼了。对于危重患儿的救治工作要注意采取隔离措施,避免让其他患儿看见抢救的过程的害怕的场面及情景,注意对患儿实施病情保密,禁止在患儿面前讲解或者交谈有关疾病的负面信息,尤其对检查结果异常时应注意回避患儿,以免增加患儿心理压力,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注意方式方法加强与患儿的家长进行疾病的交谈,能够取得患儿家长的积极有利的配合,家长的支持态度与行为要明确,并与护理人员的观点要始终保持一致,增加患儿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感。

3 结 果

对于此组患儿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其中127例患儿的病情好转,康复痊愈,其中除l例患儿出现“重症感染,多器官衰竭”导致的临床死亡。127例患儿中合并其他疾病症状的患儿均临床症状得以消失,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表现均恢复正常。

4 讨 论

临床上又称为“癔症”也是由于接种疫苗出现的心因性反应的一种,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在现代医学的科学界理解为“歇斯底里”的症状,好发于6-15岁的少年儿童和女性为人群当中,主要癔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慌气短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感觉障碍,出现四肢抽搐以及麻木,甚至出现抽搐口吐白沫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昏迷[3]。心因反应患儿除出现自觉症状外,一般异常的阳性体征是不会出现的,患儿会因外在的临床表现症状而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发生心因反应的患儿的临床治疗要点是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中心因反应的心理护理的关键护理干预的主导是针对性的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患儿的恐惧心理因素是此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心理的临床现象,患儿对疾病治疗的恐惧又是心理恐惧的重要方面;因此于儿童接种疫苗时首先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是重点,可以集中为儿童组织各种消除心理紧张的小游戏,为儿童讲解医院的环境,多鼓励儿童,进行注射时注意采取无痛技术[4]。加强接种甲肝疫苗发生心因性反应的心理护理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手段。

参考文献:

[1] 汪维平复合伤儿童心理护理1例[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2):189-190.

[2] 王爱莲,方立珍,王和平.儿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3).

[3] 苏小茵.住院学龄期患儿医疗恐惧状况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4A).

[4] 霍世英.急重症患儿家属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11(19).

论文作者:姚艳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浅析接种甲肝疫苗发生心因性反应的心理护理效果论文_姚艳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