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思想教育的辩证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教育论文,辩证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工作尽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它有内在的规律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因素和关系,对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几个辩证关系作简要论述。
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
教育者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的人或组织,是教育主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毛泽东指出:“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在这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辩证关系已经显而易见。两者的关系中包含着三层意思。其一,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教育者一般指领导、教师、年长者或专职人员,他们通常具有知识和经验的优势,有信息渠道广、政治素质相对较强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又是组织者和教育实施者,决定着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因而是教育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但这种支配地位,主导作用是有限的,并不支配一切、代替一切。只有当被教育者接受了教育者的教育,这种主导作用才会发生。其二,被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重要地位。是我们研究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被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应变换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被教育者可以是任何人或集体,是千变万化的,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被教育对象,研究其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才能有正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否则,就会形成盲目的教育。研究分析被教育者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动态和思维、立体的眼光、定量的方法去全面分析,才能得出近似真实的结果。其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地位不是固定的,永久不变的,而是可以转换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要想当“先生”,首先应该当好“学生”。孔子也讲过,“三人行必有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任何教育者都不会万事皆通的,都必须在被教育者中汲取营养充实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胜任教育的工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移在教育过程中是必然的,也必须发生的。这样整个教育过程就会呈现出双向的、互动的、而不是单向的、僵死的局面。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置身于群众之中,虚心向群众学,听取和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摸清摸准群众的思想脉搏,然后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才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若以教育者自居,不深入实际,固执己见,犯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毛病,就会和群众变成“两张皮”,教育就难以被群众所接受。另一方面,群众应该尊重、理解、支持、配合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自我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积极的、互动的教育过程。群众的支持配合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应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接受教育,对教育方式及内容有思考、分析和教育者进行沟通探讨,使“他教”变成“自教”,并最终达到教育、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二、思想教育与环境影响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是由一定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教育,从教育者、被教育者到教育信息都要受到环境的影响。思想教育的成效与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会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但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根据阶级统治的需要出发,将一定政治观点、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灌输给人民群众,使人们的思想纳入到一定阶段的范围内,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系统地实施教育。而环境是一个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复合体,是各种积极的、消极的、健康的、腐朽的、进步的、倒退的等等思想、文化意识诸因素的综合反应。所以,环境对人的作用是自发的、无目的的。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生活,环境决定了人,客观决定主观。马克思说:“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他就只有在社会主义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天性。”人只能生存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社会发展程度及社会知识总量之中,即生活中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思想、行为等必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过程。“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是环境的主人,不是奴隶,人可以主宰环境,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改造了人,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的环境中,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规范,因势利导,既改变环境又改变人们的思想,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影响在改变人们的思想和创造人们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中的统一。
认识到这些,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该积极地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首先要保证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社会秩序的安定。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前提。其次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社会是复杂的群体,正确处理好干群关系、同志关系、邻里关系、亲朋关系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和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群众心情舒畅,积极向上,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第三,建设健康的文化环境。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兼容并蓄西方文化中的积极部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第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风气包括人们的精神风貌、职业道德及行为习惯等,各行业人员具备了团结和协、勤奋进取的文明礼貌、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就能促使民风、党风、校风、社风、家风得到改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带头,倡廉反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力流汗。
三、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人的思想问题是复杂的,既有精神的原因,又有物质方面的原因,因此要解决思想问题必须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思想教育是先导,解决实际问题是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如果离开对人们实际生活的关心和了解,不注意解决人们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许多思想的问题都无法解决。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就是正确解决了广大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照顾了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利益,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从而获得了革命的胜利。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许多情况下,千万句大道理不如实在地解决一个问题。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解决实际问题使人们体会到领导和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使思想政治教育增加感染力和说服力。然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不能取代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取代精神在很多场合中的激励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我们应防止那种只讲物质利益放松思想教育的倾向。不能认为解决了人们物质利益要求就解决了一切问题,不能用奖金福利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振奋民族精神,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而不只是盯在个人的小恩小惠、荣辱得失上。
四、言教与身教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者好比是台上的演员,他的一言一行受到群众的密切注视,他的思想能否被接受,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群众除了听他的言语之外,更重要的是观察他的行为,以此来判断他所提倡的是否是真实的、可信的、有益的。教育者的权威是建立在身体力行的基础上。一些思想教育工作者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结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言教与身教的关系。言教固然重要,没有言教就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开去,为人民群众掌握。但是,身教更重于言教,没有身教,言教就成为“说教”,就不能取信于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相信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即使暂时做不到,也应努力去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称从自己做起。”如果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嘴里说的是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而且也贬损了自己的形象。个别政工人员一面号召要过几年紧日子,一面就私下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很难想象,群众见到这种现象后还会相信他的言论。
孔子早就说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识到这一点,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正确处理好言教与身教的关系,既要言教,更应身教,自己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信誉,充分发挥他的感召力。
五、思想疏导与纪律约束的关系
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针。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只能说服,不能压服。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也指出:“坚持对思想性质的问题采取讨论的方法,说服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说,用教育和疏导的方法去解决。”思想性质的问题,强迫命令、堵塞压制是行不通的。压制的结果只能产生对立,使矛盾激化。只有采取疏导的方针,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启发觉悟,开阔胸怀,畅所欲言,帮助解决思想疙瘩,克服错误认识,达到教育群众、团结群众的目的。任何“高压”手段“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法,都只能激化矛盾,造成混乱,给工作带来损失。
但是疏导和实行纪律约束是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强调疏导,并不是不要法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疏导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仅以疏导来治国、治党、治厂、治校是不行的。无论疏导方针运用得多么正确,方法如何得当,总有疏而不通。导而不行的时候。违法的现象总会存在,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决不能片面强调疏导而姑息迁就,应该坚决执行法律制裁和纪律处分。对一些错误行为温情忍让,一团和气,只能使错上加错。当然,在处分的时候,仍要强调帮助,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这才是处分的真正目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灵活地处理疏导和实行法纪的辩证关系,防止片面走极端。应该以疏导为主,并辅以法纪。严肃法纪,是为了更有效的疏导,是疏导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