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喉上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30例,行支撑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治疗,手术中采用喉上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现对患者围术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糖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值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时间点的SBP、DBP均较诱导前升高,置入喉镜后HR降低,其他时间点均升高,麻醉效果稳定。结论: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治疗中采用喉上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应激反应抑制效果满意,心血管系统变化稳定,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喉上神经阻滞;静脉麻醉
声带息肉通常位于膜性声带的前、中部,在喉病理学中最为常见,需要手术。息肉是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水肿。手术摘除是必须的,以恢复声带至正常的外观和振动功能伴随良好预后,恢复到正常的嗓音[1]。在支撑喉镜下完成的声带息肉摘除术治疗中,采用喉上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8.5±2.5岁;体重43~81kg,平均体重63.5±2.5kg。所有患者均无麻醉禁忌证,无心脏、精神、神经病及肝肾等疾病。
1.2 方法
病人入手术室后,先用1%地卡因或利多卡因喷雾剂在咽喉部行表面麻醉。舌骨角入路,通过口外入路实施喉上神经阻滞时需要采用无菌技术,如果操作者的右手为优势手,可用左手示指向侧方和后方推压颈总动脉,用右手将一长2.5cm的25号穿刺针沿舌骨角刺入[2],对准甲状舌骨韧带的中点向前向尾侧推进,当进针至甲状舌骨韧带时可感觉有轻微的抵抗感,此时的进针深度通常为1~2cm(距舌骨2~3mm深)。在此部位,穿刺针进入一密闭间隙,该间隙的外侧是甲状舌骨膜和内侧是喉黏膜[3]。进行回抽试验,如果抽出空气,说明穿刺进针太深,可能已进入咽部,应缓慢后退穿刺针直至抽不出空气;如果抽出血液,则说明穿刺针可能已穿透喉上动脉、喉上静脉或颈总动脉,应向前调整穿刺进针方向。如果发现间隙,即可注入2%利多卡因(含有1:200 000肾上腺素)1.5~2.0ml,然后退出穿刺针。并采用同样的方法实施另一侧的喉上神经阻滞。
用2%利多卡因行喉上神经阻滞,每例注入局麻药2ml,同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mg,芬太尼0.05~0.1mg,5~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直至意识消失。丙泊酚用量通常在100~200mg之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放置咽喉镜时出现血压升高,可同时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或尼卡地平。在喉镜暴露声门后,只要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吸氧,短时期内尚能维持Sp02在95%以上。中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保持在40~60,脑电双频谱指数,手术结束退出直接喉镜时停止所有麻醉药。但在术毕喉镜撤除后可能发生舌下坠,此时轻托下颌、面罩供氧,5~10min后病人即可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插管前、插管后、安置喉镜时和术中最高值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心率(HR),手术结束后记录自主呼吸恢复、苏醒及拔管时间;观察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数据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现,采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
2 结果
HR、SBP 和 DBP的基础值为(79.5±14.5)次/min、(135.4±19.4)mmHg、(74.5±14.5)mmHg;30例患者插管前(67.7±12.8)次/min、(92.5±16.5)mmHg、(50.2±13.5)mmHg;插管后(74.5±14.9)次/min、(112.6±18.9)mmHg、(64.5±15.5)mmHg;安置喉镜时(67.8±13.1)次/min、(107.9±18.5)mmHg、(55.6±12.5)mmHg;拔管时(78.5±9.2)次/min、(118.2±19.3)mmHg、(65.8±12.5)mmHg;术中最高值(77.4±13.7)次/min、(127.2±18.8)mmHg、(73.9±13.8)mmHg;主息呼吸恢复时间(5.0±0.8)min,苏醒时间(6.4±1.2)min,拔管时间(9.0±1.6)min。插管后SBP和DBP均升高,HR增快;安置喉镜时SBP和DBP均升高,HR减慢;拔管时SBP和DBP、HR变化较小。术后观察只有1例有咽部不适感。
3讨论
息肉的外观有特征性但有变异。柔软、半透明广基凝胶状的息肉壁薄,并且上皮有小的毛细血管。血管性息肉有更多的血管,粉红色,水肿状的表现伴一条或更多较大的血管可能深入到基底,这些血管可以用二氧化碳激光以较低功率汽化。手术摘除是必须的,以恢复声带至正常的外观和振动功能伴随良好预后,恢复到正常的嗓音。手术的精细度是必须的,无论是无蒂或有蒂的息肉,均用杯状钳或抱钳钳住,用吸引器轻柔地向对侧吸引,以便可以在基底用剪整齐地切除息肉。小心不要损伤声带的深层,特别是声韧带[4]。
支撑喉镜显微手术麻醉要满足手术过程中能有效地抑制咽喉反应,术中需要固定声带,手术结束时迅速恢复各种反射。通常在支撑喉镜下手术需要在全麻醉下进行,插管需要较深的麻醉深度来抑制咽喉反应,延长拔管时间,苏醒慢的缺点。采用喉上神经阻滞可降低局部麻醉药的血浆浓度,而且在处于仰卧位的患者也极易进行穿刺操作[5]。在通过口外入路注射局部麻醉药后,喉上神经阻滞几乎可在1min内完成;在通过口外入路实施喉上神经阻滞时,操作前需要确认的两个主要解剖结构是舌骨角和甲状软骨上角。
总之,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为短小手术,采用喉上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发挥喉上神经阻滞和静脉麻醉的优点,免避了两者的不足之处,喉上神经阻滞可以抑制咽喉反射,减轻应激反应的发生,减缓心动过缓,术中镇痛效果满意,放松声带,不良反应少,使手术顺利完成,提高麻醉安全性,是一种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志强,于建设,杨瑾艺.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麻醉方法的改进[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05,27(1):35-36.
[2]徐永建,齐国华,陈树德. 两组静脉麻醉药应用于支撑喉镜手术中的临床观察[J]. 四川医学,1999(4):368-369.
[3]张桥.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4):449-450.
[4]王兆云,徐峰梅,汪博,等.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9):3298-3299.
[5]宋青. 复合静脉麻醉下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手术46例临床观察[J]. 医药前沿,2016,6(8):143-144.
论文作者:李晓光,郑秀娟,付强,刘飞,孟春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喉镜论文; 息肉论文; 声带论文; 静脉论文; 手术论文; 神经论文; 芬太尼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