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接受中“后阅读”现象的描述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小梦[1](2021)在《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文中提出
梁雨威[2](2021)在《论“为你读诗”的“后阅读”特征》文中指出"为你读诗"是随着媒介技术进步出现的一个诗歌传播的新平台,也是当代诗歌传播借助新媒介传播的缩影。从诗歌阅读所呈现的"后阅读"特征出发,考察"为你读诗"中的诗歌阅读与传统诗歌文本阅读的不同、内在读者和作者以及与媒介的关系,对当代诗歌传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后阅读"特征的分析也有助于总结当代诗歌传播新规律,探讨互联网时代扩大诗歌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操作路径。
姚文放[3](2020)在《重审接受美学:生产性批评范式的凝练》文中研究说明以往将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学说理论笼统称为"接受美学"是不确切的,可取的说法是将姚斯的"接受美学"与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统称为"接受理论",而将两者视为"接受理论"的两支流。值得注意的是,接受理论的要义并不只是在于肯定文学接受使文学创作得以完成,并且通过反馈作用使文学创作得以完善和提升,更在于突破那种从创作到接受、再从接受回馈创作的封闭式的轮回,将文学接受进一步转换为新的"艺术生产"。接受理论的贡献在于表现出一种凝练批评范式的理论自觉,如姚斯的期待视野、视野交融,伊瑟尔的隐含的读者、召唤结构等概念的提出,奠定了接受理论在20世纪美学史、文论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中极具生长性和未来性的核心问题就是"生产""生产性"问题,与之相关的是"艺术生产"的概念,这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不无关系。凝练批评范式乃是孕育和催生新的生产、新的作品的深层机制,其内涵的反思性、批判性和建构性显示了文学批评的成色。就接受理论而言,批评范式的凝练与生产性批评的建构是相互适应的。
李媛媛[4](2019)在《中国传统诗味论研究》文中提出“诗味”是我国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影响深远的传统美学范畴之一。许多古代评诗者都曾用“味”来批评诗歌,这为我国诗歌形成特有的民族风格发挥过较大的作用。论文拟阐释传统“诗味”的概念,总结诗味的来源、构成、特征和形成机制,并尝试分析诗味在现代语境中的转型问题。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诗味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选题意义等。正文分为四章,分别从诗味的历史溯源、构成与特征、形成机制和现代转型四个方面来探析这一范畴。第一章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诗味”概念的发展过程和形成原因。这一章分为两小节,主要阐释“味”是如何从生理感觉走进诗歌批评领域的,以及从文化和思维表达等方面探析诗味是如何逐渐被运用到诗歌批评当中的。第二章从诗味的构成要素和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阐释。论文从情感、语言、理趣和时空等四个要素来分析诗味的构成。我们认为诗歌的情感是诗味的灵魂生命,语言是诗味的想象空间,理趣是诗味的哲理因素,时空是诗味的生成场所;同时认为“味”在从生理感觉走进诗歌批评领域的过程中,将味觉感受转化为审美感受,具有含蓄蕴藉、主客互动性和审美延时性等特点。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对诗味作出的进一步探索,主要从作者、文本和读者的角度来探析诗味的形成机制。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作家的内觉体验、审美知觉和超越性感觉是创作诗味的基本心理活动;从文本的角度来说,模糊的语言、贴切的意象、和谐的意境和平淡的风格是诗味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从接受主体的角度来说,联觉体验、完形心理和高峰体验则是读者产生诗味的心理机制。第四章主要分析诗味的现代转型问题,讨论传统诗味所面临的语境,分析诗味转型的必要性,并尝试探析诗味转型的可能方向。结语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重申诗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总之,诗味从饮食文化走来,在传统思维表达的影响下成为一种审美范畴,不仅代表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研究传统诗味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典诗歌的创作活动和批评活动,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现代语境中传统文论的转型之路。
孙瑾[5](2019)在《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研究》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网络文学的风生水起日渐改变着传统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整体面貌与发展格局,与之相应,人们对于网络文学的认识开始从自发走向自觉,并进入理性的思考和学理的探究,特别是新近的数年,学术界对于网络文学及批评的持续关注使其研究逐渐进入到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学术前沿,并取得了诸多具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本学位论文以批评文体视角为切入点做关于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的现象及价值研究,具体操作如下:首先,通过对新世纪网络文学及批评的发展面貌做总览来为研究网络文学批评文体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其次,通过对网络文学批评文本形式的扫描,对当前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的事实性描述,进行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的归类,即论抒型、摹仿型和对话型三大类,再做细致的二级分类,并通过典型的批评文本个案分析,凸显网络文学批评文体作为电子时代的一种新文体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延伸,比较其与传统文学批评文体的区别;再次,分别从媒介的转换、批评主体的群体分化和批评文体选择的内在机制对网络文学批评文体多样化生成做内外因的追根溯源,并做了时代性的精神观照和文化观照;最后,展开文学批评文体的反思与前瞻,更深一步地探讨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的自由问题,唤醒批评者的文体自觉意识,以期在理想状态下,敞开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空间,在更为深远的意义上推动信息时代语境下文学及其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网络文学批评文体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其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的成果也在持续生成中,本学位论文的研究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这也从侧面明确了这项工作的动态延续性。批评文体的独立性对于文学批评甚至文学史研究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深化。
张谨[6](2018)在《接受美学的读者主体性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读者是接受美学赖以生存的根本,接受美学的诞生、发展、乃至最后的衰败,与其读者密切相关。主体性视角下的接受美学研究,首先需要了解姚斯、伊瑟尔理论中的读者主体形象,找出其主体性特点,分析优劣,引出读者主体性的困境——即接受美学读者主体性在理论中不断膨胀,难以被有效限制和正确引导。这而目前的接受美学实际真正无法解决这个两组矛盾,因此需要借由与接受美学关系紧密的三个理论流派——形式主义、现象学美学、哲学诠释学,从其源头上对读者主体性的构造进行反思。最终,以现象学美学作品本体论为基础,借助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提供的文学性差异,通过哲学诠释学赋予的理解历史性和辩证性,确定读者在接受理论中的定位,以及文学交流中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主体间性,描绘出接受美学真正的文学交流图景。、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接受美学研究的基本背景,对目前国内关于接受理论的读者研究进行分类,总结不足,提出课题,并阐释研究价值。第一章,首先从接受美学内部分析读者主体性困境的内涵,即读者主体的抽象性、理想性导致的主体性不断膨胀,而接受美学自身又难以对此进行有效的限制。然后从外部——西方主体性思想影响下的现代性语境中,分析这种主体性困境的深层理论根基。第二章,从接受美学所吸收的思想中找寻这种主体性困境的产生原因。有三个思想与其关系密切,分别是: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结构主义、以英伽登为代表的现象学美学、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这三种思想要么在读者主体性留有缺陷,要么就是遭到了接受美学的误解或否定,通过重现梳理接受美学与三者的关系,找出其主体性困境的产生原因,重新找回其读者主体性的合法性。第三章,以主体视角作为基本参照,从读者范畴、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以及主体间性的文学交流三个角度,尝试解决接受美学的读者主体性困境。以哲学诠释学为指导,用问题视野进一步描述接受美学的交流图景。结语,归结全文的中心内容,接受美学最终形成以现象学美学的文学本体论为起点,以哲学诠释学的交流观为指导,以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的作品分析为方法的交流美学。结合接受目前的理论实际,强调其重点不应放在读者自身,而是需要返回到作品,通过作品限制引导读者主体性的发挥。
祝奇[7](2018)在《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热”现象的文化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纪之交,以曝光官场权力斗争的内幕、描绘官场中人宦海浮沉、揭露官场不为人知的阴暗腐败为主要目的,以直面社会矛盾、关注普通群众冷暖、倡扬公平正义、反映百姓疾苦的现实主义姿态出现的官场小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小说文本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传播上,“官场小说热”现象都成为当时十分突出而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本论文选取文化反思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语境研究、传播理论与接受理论、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并根据研究对象适当调整和拓展研究方法,对“官场小说热”现象从产生的语境、表征以及文化缘由进行探索性研究。据此,探讨作为现象原点的官场小说的价值取向,发现官场小说在文学批评、接受错位和因自身局限性带来的发展瓶颈,探寻可行的发展出路。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四个方面:问题的提出是对选题提出的原因以及目的与意义进行分析,揭示该选题的价值所在;通过对官场小说混乱不清概念的简单梳理,掌握官场小说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界定“官场小说热”现象的理论内涵;选题的研究现状综述总结学术界对该选题相关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最后还简述了该选题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探讨“官场小说热”现象的发生语境,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文学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经济上,是经济体制变革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着人们参与与感受世界的方式在文学创作上的体现;政治上,是相对宽松的文艺政策与高压的反腐败斗争影响下作家对创作领域与题材一次大胆尝试与选择;文化上,是大众消费文化崛起与人文精神的倡扬看似矛盾的文化环境作用下对官场小说价值的重新发现;文学自身来看,是多元文学风貌与批评相对“失语”下,官场文学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期在此时勃兴的必然结果。第二章分析“官场小说热”现象的表现特征。文学创作方面,拥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创作视角的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周梅森、王跃文、阎真三位代表性作家的创作实绩展开论述;文学接受上,通过大众读者和精英读者两类读者的接受来表现;从影响上来看,通过对官场小说影视改编、网络书写和官场因素对他类小说的影响来表现其“热”。第三章研究“官场小说热”现象的文化缘由。一方面是,世纪之交的主流、精英、大众文化的分化格局与身处其中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文化选择;其次则是传统文化遗存下来的官文化承继反思与二元对立思维的积淀的结果;再次,现代商业文化影响下大众审美文化心理的世俗化变迁,以及对作家和文学出版发行机制的影响。第四章反思“官场小说热”现象。反思这一现象根源——官场小说的价值取向,从其对政治、文化与文学不同的态度来分析;反思“热”中之“冷”,揭示官场小说自身的局限性,文学批评遇冷,文学接受错位的现象;反思官场小说发展途径及出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并阐明结论。
吴婧[8](2017)在《新媒体语境中女性读者虐读心理的美学机制》文中提出在文化市场变革的趋势与背景下,网络阅读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根据《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4年有49.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51.8%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碎片化阅读趋势明显……67.4%的人把移动端的阅读当成一种消遣娱乐的手段。"(1)搜索和阅读的方便性与分享和探讨的开放性,使得这类平台容易成为网络文学新词、热词的温床,"虐"、"虐心"、"虐文"
高美姣[9](2017)在《路遥创作接受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文学发展史上,路遥是一个广受关注又颇具争议的作家。《人生》一经出版,迅速占领大众阅读视野,引发文学批评热潮。路遥创作至今,对路遥及其创作方法、创作意识、作品解读等方面的研究从未中断,无论争议或热忱,路遥始终以独特方式存在于读者中。大众读者的热忱阅读、批评家的理性解读,读者群体在美学视阈下,为路遥接受提供更多阐释的空间。文章拟从三个角度开展研究,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文章创新点,正文部分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剖析路遥在普通读者中的接受,路遥作品作为当代文学的“常销书”,持续受到三十多年的关注与喜爱,通过图书出版、影视改编、读书调查等发现,路遥在普通读者群中具有深远影响,为大众读者喜爱。大众接受结果与路遥的“读者意识”选择有密切关系,同时路遥作品的审美性也与读者接受本质存在很多相通之处。第二章探究专业读者接受现状,与大众读者的热忱喜爱相迥异,路遥在专业读者接受中,经历了一个流变的过程,从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以来,在变化中形成路遥作品独特的接受谱系,“符号性”人物高加林、“城乡交叉地带”、现实主义的坚定守望者,路遥接受的“回暖”,都包含在这一话语谱系中。《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是路遥接受中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第三章研究不同读者间的接受关系,和文学场域中的作家作品接受问题。读者作为独立群体,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读者群体的异同、联系及其价值需要多层次的展开深入认识探究。作家作品受制于文学场域间,文学场域及作家作品又对读者接受产生影响,探究文学场域与路遥,及读者接受的关系,为文学发展提供依据和新的启发。结语部分概述,路遥接受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本文旨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学发展进程中,用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读者差异,重新认识路遥接受,为路遥接受在新的文学场域中寻找新的阐释话语与接受体系,为文学史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和新的思路。
张庭娇[10](2016)在《审美想象的作用:从小说转换到电影 ——以《画皮》中女鬼形象塑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画皮》一直是蒲松龄作品中改编成为影视剧最多的篇目,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它有着非常优秀的故事和人物关系,面对当下电影作品的创作中逐渐缺乏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造成很多电影中的人物扁平化模式化,缺乏感染力的现象,本文以《画皮》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为例,从人物形象塑造这一切入点出发,随着当下时代、科技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消费水平的变化,文化语境的不同,通过论述审美想象是如何发挥作用成为小说和电影之间的桥梁、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审美想象的基本属性和类型功能等方面证实审美想象在艺术形象塑造中的作用,一部优秀的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二、文学接受中“后阅读”现象的描述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接受中“后阅读”现象的描述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论“为你读诗”的“后阅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你读诗”及“后阅读”题解 |
(一)关于“为你读诗” |
(二)“后阅读”题解 |
二、新媒体诗歌阅读中的“后阅读”特征 |
(一)与传统诗歌文本阅读的不同 |
(二)“为你读诗”中的双重矛盾 |
(三)“为你读诗”中的对话关系 |
三、“后阅读”特征对诗歌传播的影响 |
(一)诗歌传播的整体性被瓦解 |
(二)诗歌传播的广度被扩宽 |
(三)诗歌的人民性被维护 |
四、对诗歌传播的启示 |
(一)打造经典诗歌与普罗大众的纽带 |
(二)碎片阅读与深度赏析两手抓 |
(3)重审接受美学:生产性批评范式的凝练(论文提纲范文)
一、接受美学抑或接受理论? |
二、接受理论的兴起与生产性内涵的凝练 |
三、姚斯:“期待视野”的生产性 |
四、伊瑟尔:“召唤结构”的生产性 |
五、接受理论批评范式的反思性与建构性 |
(4)中国传统诗味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诗味的内涵与外延 |
二、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 |
第一章 诗味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诗味的发展历程 |
一、感官之“味” |
二、哲学之“味” |
三、审美之“味” |
第二节 诗味的形成原因 |
一、“味”的诗学延伸 |
二、传统的思维表达 |
第二章 诗味的构成与特征 |
第一节 诗味的构成要素 |
一、情感:诗味的生命灵魂 |
二、语言:诗味的想象空间 |
三、理趣:诗味的哲理因素 |
四、时空:诗味的生成场所 |
第二节 诗味的审美特征 |
一、言外之意:含蓄蕴藉 |
二、天人合一:主客互动性 |
三、咀嚼不尽:审美延时性 |
第三章 诗味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诗味创作的主体条件 |
一、创作主体的内觉体验 |
二、创作主体的审美知觉 |
三、创作主体的超越性感觉 |
第二节 诗味生成的文本要求 |
一、模糊的语言 |
二、贴切的意象 |
三、和谐的意境 |
四、平淡的风格 |
第三节 诗味接受的途径 |
一、接受主体的通感体验 |
二、接受主体的完形心理 |
三、欣赏主体的高峰体验 |
第四章 诗味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诗味现代转型的语境 |
一、诗歌转型的影响 |
二、外来思想的冲击 |
第二节 诗味现代转型的必要 |
一、现代新诗的发展 |
二、文学批评的诉求 |
第三节 诗味现代转型的方向 |
一、传统“味”内涵的延伸 |
二、面向他者的阐发 |
三、传统诗味与现代诗味的结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网络文学批评研究文体视角的确立 |
二、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研究现状 |
三、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新世纪网络文学批评的繁荣发展 |
一、新世纪网络文学的繁荣及其批评的历史生成 |
二、网络文学批评的多维发展 |
第二章 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的多样化生成 |
一、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的分类依据 |
二、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类型、特征及典型文本呈现 |
(一)论抒型文体 |
(二)摹仿型文体 |
(三)对话型文体 |
三、批评文体:传统与现代 |
(一)思维方式:诗性与理性 |
(二)言说方式:意象与科学 |
第三章 多样化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生成的推动力量 |
一、媒介的现代转换 |
(一)媒介的演变与批评文体 |
(二)媒介的转换与批评者的应对 |
二、批评文体选择的内在机制 |
(一)批评对象与批评焦点的确立 |
(二)文体内部支配性因素的确立 |
三、批评文体的选择与批评主体的内在诉求 |
(一)网络时代批评主体的群体性分化 |
(二)批评文体选择的精神文化关联域 |
第四章 网络文学批评文体发展的省思与前瞻 |
一、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的意义本位 |
(一)文体意识的自觉回归 |
(二)批评共同体文化反应的协同 |
二、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的理念追问 |
(一)信息时代的文学批评书写 |
(二)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的文化学透视 |
三、网络文学批评文体发展与当代文学批评创新 |
(一)批评文体的历史性转变 |
(二)以批评意识促进批评文体规范的可能 |
(三)以文体创新推动文学批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接受美学的读者主体性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接受美学研究的基本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一 接受美学的主体性困境内涵 |
(一)接受美学自身的读者主体性困境 |
1.姚斯理论的读者困境——大众读者的含混和理想性 |
(1)期待视野下的读者主体性及其局限 |
(2)审美经验下的读者主体性及其局限 |
2.伊瑟尔理论的读者困境——被本文结构压抑和抽象的读者主体性 |
(二)接受美学读者主体性的深层立论根基 |
1.读者作为主体的基本内涵 |
2.作为主体哲学的某种派生物 |
二 接受美学主体性困境的产生原因 |
(一)立论基础的先天不足 |
1.现象学美学的读者主体性困境——主体的抽象性 |
2.接受美学对现象学美学主体性困境的继承 |
(二)姚斯对哲学诠释学的误解 |
1.作品的典范型问题 |
2.审美经验是否区分的问题 |
3.作品意义的同一性问题 |
4.由争论走向和解——视野的对象化问题 |
(三)接受美学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的错误否定 |
1.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的读者观念 |
2.接受美学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的简单化理解 |
三 接受美学读者主体性困境的解决 |
(一)读者的定位问题 |
1.真实的读者与假设的读者 |
2.伊瑟尔对三种读者类型的反思 |
(二)读者和作品的关系问题:哲学诠释学下的主体间性 |
(三)文学交流的具体化:围绕问题视野展开的对话 |
1.姚斯:从期待视野到问题视野 |
2.伊瑟尔:空白和否定中的问题视野 |
(四)从接受美学到一种交流的美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热”现象的文化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选题相关概念界说 |
0.3 选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
0.4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 “官场小说热”现象的发生语境 |
1.1 “官场小说热”的经济语境:商品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变革 |
1.2 “官场小说热”的政治语境:高压反腐态势与宽松文艺政策 |
1.3 “官场小说热”的文化语境:大众文化崛起与人文精神倡扬 |
1.4 “官场小说热”的文学语境:多元文学风貌与文学批评“失语” |
2 “官场小说热”现象的表征分析 |
2.1 “官场小说热”的文学创作表征 |
2.1.1 周梅森:社会问题的忧思写作 |
2.1.2 王跃文:现实官场的真实书写 |
2.1.3 阎真:生活官场的诗性表达 |
2.2 “官场小说热”的文学接受表征 |
2.2.1 官场小说普通读者的接受热潮 |
2.2.2 官场小说精英读者的理性接受 |
2.3 “官场小说热”现象的延展 |
2.3.1 占荧屏:官场小说的影视改编 |
2.3.2 赶潮流:官场文学的网络书写 |
2.3.3 蹭热点:他类小说的官场因素 |
3 “官场小说热”现象的文化透视 |
3.1 世纪之交的文化分化与文化选择 |
3.1.1 文化分化:主流、精英、大众文化的交织与对峙 |
3.1.2 文化选择:官场小说与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 |
3.2 传统文化的遗存 |
3.2.1 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反思 |
3.2.2 二元对立思维的历史积淀 |
3.3 商业文化的渗透 |
3.3.1 世俗化倾向:商业文化下大众的审美心理 |
3.3.2 媚俗化写作:商业文化下官场小说的书写 |
3.3.3 市场化运作:商业文化下官场小说的推广 |
4 “官场小说热”现象的反思 |
4.1 “官场小说热”下官场小说的价值取向 |
4.1.1 祛魅与呼唤:官场小说之于政治 |
4.1.2 批判与迎合:官场小说之于文化 |
4.1.3 传承与迷失:官场小说之于文学 |
4.2 “官场小说热”现象中的冷思考 |
4.2.1 官场小说的局限性 |
4.2.2 官场小说批评遇冷 |
4.2.3 官场小说接受错位 |
4.3 “官场小说热”下官场小说的出路之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新媒体语境中女性读者虐读心理的美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虐文与阅读心态的形成 |
二、读者与虐文的叙事方式 |
三、虐读的审美心理机制 |
结语 |
(9)路遥创作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创造“文学事实”的普通读者 |
第一节 “文学事实”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路遥的读者选择 |
第三节 读者的接受本质 |
第二章 专业解读中的“文学史实” |
第一节 专业解读的历史流变 |
第二节 路遥接受的话语谱系 |
第三节 评奖机制中的“文化现象” |
第三章 路遥接受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读者接受及其关系 |
第二节 文学场域中的接受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审美想象的作用:从小说转换到电影 ——以《画皮》中女鬼形象塑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小说《画皮》中女鬼艺术形象走上银幕历程 |
第一节 蒲松龄笔下的女鬼形象特点 |
第二节 女鬼初上银幕的形象展现 |
第三节 女鬼银幕形象的再度拓展 |
第二章 《画皮》中女鬼艺术形象塑造需要的不同审美想象 |
第一节 女鬼形象的成功创造源于审美想象 |
第二节 审美想象是《画皮》搬上银幕的核心 |
第三节 新版《画皮》中女鬼(妖)形象塑造对审美想象的要求 |
第三章 从女鬼形象塑造看审美想象的属性、类型与功能 |
第一节 《画皮》中女鬼形象塑造所体现的审美想象的基本属性 |
第二节 从《画皮》的形式转换与版本翻新看审美想象的类型与功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文学接受中“后阅读”现象的描述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D]. 杨小梦. 安徽大学, 2021
- [2]论“为你读诗”的“后阅读”特征[J]. 梁雨威. 贺州学院学报, 2021(02)
- [3]重审接受美学:生产性批评范式的凝练[J]. 姚文放.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5)
- [4]中国传统诗味论研究[D]. 李媛媛. 江南大学, 2019(01)
- [5]网络文学批评文体研究[D]. 孙瑾.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接受美学的读者主体性困境研究[D]. 张谨.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7]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热”现象的文化反思[D]. 祝奇. 辽宁大学, 2018(01)
- [8]新媒体语境中女性读者虐读心理的美学机制[J]. 吴婧. 百家评论, 2017(03)
- [9]路遥创作接受研究[D]. 高美姣.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10]审美想象的作用:从小说转换到电影 ——以《画皮》中女鬼形象塑造为例[D]. 张庭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