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京张高速铁路草帽山隧道200米长的明挖段为例,介绍了超深基坑边坡开挖中的围护桩支护、喷锚支护、钢围檩支撑、管井降水、监测等的施工技术,从而阻止山体坡脚向隧道方向运动,减小隧道拱脚地基承载力的下降和施工沉降、降低施工风险,确保隧道后期运行的安全,为硬塑、粉质黏土、自重湿陷性黄土、地下有渗水超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方案提供借鉴。
【关键词】:超深基坑;喷锚支护;围护桩;管井降水;监测
1.工程概述
1.1概述
草帽山隧道全长7340m,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线路走向大体与草帽山山体走向平行。
DK175+532~DK175+332改为明挖施工,该段线路总体地势是线路左侧高、右侧低。左侧山坡为奥运绿化工程,近几年已完成绿化,采用漫灌方式对绿化树木进行进行灌溉。因该区域特殊的地形特点,地表灌溉水及地下水均由线路左侧山体坡脚向隧道方向运动。隧道穿越第四系洪坡地层:更新系统新黄土,硬塑,局部具自重湿陷性,湿陷等级为Ⅱ级,拱顶粉砂地层自稳能力差,地下有渗水问题,拱脚软化、承载力下降导致钢拱架失稳的风险,施工安全风险大、出现沉降变形超标情况、对进度有一定影响。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笔者以京张高铁草帽山隧道200米明挖段为例,详细的介绍了草帽山隧道明挖段开挖、支护、降水措施及监测控制要点等方面的情况,达到了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隧道快速施工。
1.2工程简介
草帽山隧道DK175+332~DK175+532段因地质原因,由原隧道暗挖施工变更为明挖法施工。明挖段采取边坡挂网支护+基坑围护桩挂网支护开挖,最大支护开挖深度为53.6m。放坡开挖高程719.349~702.494,第一级以下每级开挖高度4m,开挖坡率1:0.75,边坡采取砂浆锚杆+挂钢筋网C25混凝土喷护;围护桩直径1.5m,间距2m,围护桩长度36.6m,嵌入基坑开挖面以下10m,桩顶设置100cm×150cm冠梁,围护桩共设置4道支撑体系,第一道采取600cm×1000cm钢筋混凝土梁,间距6m,二~四道采取直径609mm壁厚t=16mm钢管支撑,水平间距为3m。
基坑降水采取在线路两侧设置设置A、B型降水井方案,井深37m~50m,井孔径0.4m,井间距为6m。
明挖段平面图
2.隧道明挖段开挖支护监测施工技术
2.1总体施工流程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总体安排:测量放样→边坡开挖及挂网喷锚支护→降水井施工→围护桩施工→正洞开挖同步挂网喷护及围护桩钢管围檩支撑→仰拱底板施工→二衬施工→顶拱回填。且在降水及监控量测数据的指导下实施隧道的开挖与支护工作。
2.2开挖支护施工
根据开挖高度,边坡按照四级边坡设置,开挖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分级、分层开挖。第一级边坡根据总高度调整设置,设定开挖高度为4.1m,其他边坡开挖高度均为4m。边坡开挖坡率1:0.75,每一级边坡设1.5m宽平台。边坡采用Ф8,网格间距25cm×25cm的钢筋网,加Ф22mm间距1.5m×1.5m梅花型布置的砂浆锚杆,喷10cm厚的C25混凝支护。其中二级和一级边坡单根锚杆长6m,三级边坡单根锚杆长5m,四级边坡单根锚杆长4m,锚杆注M20砂浆。每级边坡按照15.14%的坡度留施工便道,下一级边坡延长施工便道,开挖到每级边坡高程沿线路方向设3.5‰的坡度。
基坑开挖至围护桩桩顶高程时,先施工围护桩、冠梁及第一道支撑。围护桩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开挖。围护桩桩间采用钢筋网喷固定,喷C25混凝土厚10cm,Ф8钢筋网,网格间距15cm×15cm,钢筋网外设置Ф14水平加强钢筋,加强钢筋采用Ф12钢筋固定,Ф12固定钢筋竖向间距1.5m,水平间距同桩间距。
2.2.1边坡开挖支护
单侧边坡支护典型断面图
四级边坡开挖示意图
边坡开挖顺序:①-1、②-1、③-1、④-1,自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开挖,边开挖边支护。开挖完成后,施作大里程侧围护桩,同时施作冠梁。
基坑顺序开挖⑤-1、⑥-1、⑦-1,层高4-5m,自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开挖,开挖至上台阶拱脚高程,同时施作横撑;再次开挖①-3、②-3、③-3、④-3,层高3-4m,边开挖边支护。开挖完成后,施作小里程侧围护桩,同时施作冠梁。小里程基坑顺序开挖⑤-2、⑥-3、⑦-3,层高3-4m,开挖至上台阶拱脚高程,同时施作横撑。循环开挖正洞范围土方,层高3-4m,衬砌紧随开挖施工。
2.2.2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
第一步:边坡开挖至桩顶高程后,进行基坑围护桩及降水井施工。施工时自DK175+532向DK175+332一侧施工围护桩和降水井。围护桩跳孔施工,单根围护桩桩长36.6m,桩径1.5m;降水井采用A型降水井,降水井井深37m,降水井采用Ф400mm无砂管井。降水井设置在线路左侧。
围护桩施工示意图
第二步:待围护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开始进行冠梁、混凝土挡墙和第一道支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混凝土挡墙高1m宽0.2m,设置在冠梁顶面;冠梁和第一道支撑高度均为1m,冠梁宽1.5m,冠梁沿围护桩桩顶通长设置,设置宽0.6m的第一道横向混凝土支撑。首先开挖出基槽,然后破除围护桩桩顶混凝土并清理至设计标高,桩基钢筋及第一道横向支撑钢筋锚入冠梁内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桩头处理完成后,再由人工安装模板浇筑冠梁及第一道支撑,最后浇筑钢筋(钢筋提前预埋在冠梁内)混凝土防护挡墙。
第三步:开挖第一层桩围护桩间土。挖掘机先自DK175+532开始逐段开挖支撑间土体,下挖深度3~4m,挖至施工里程时,按照15.14%的坡度延长施工便道。第一层桩间土自冠梁顶面起下挖6m,施工时由测量人员控制开挖高程。并在第一层桩间土开挖完成后,在围护桩内壁采用间距1.5m×1.5m梅花型布置的Ф12mm的钢筋,固定网格间距为25cm×25cm的Ф8mm钢筋网,喷C25厚10cm的混凝土支护,在钢筋网片外每1.5米高水平设置一根Ф14mm同桩间距相同的水平加强筋。
第四步:第一层支护施工完成后按照第一层基坑开挖工艺进行第二、三层开挖及支护,同时施工水平间距为3m的直径为609mm的第二、三、四道钢支撑,每层开挖时按照15.14%的坡度延长施工便道。最终开挖至设计高程。
2.3围护桩及钢围檩施工
2.3.1围护桩施工
草帽山隧道斜井工区小里程DK175+530.75~DK175+332段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1.5m,桩间距2m,单根桩桩长36.6m。设置在隧道衬砌线外0.3m处,围护桩中线距隧道线路中心线距离8.25m。
2.3.2 钢围檩支撑安装
DK175+332~DK175+530.75段基坑第二、三、四道支撑采用钢围檩支撑,每层围檩施工前围护桩内壁挂网因支护完毕。桩间土下挖至围檩施工高程以下1.5m处开始施工钢围檩和钢支撑。
(1)钢围檩安装
钢围檩安装前先在基坑内壁对应位置的钢围檩下方安装4个支撑件,上下支撑件距钢支撑中心线距离35cm(内侧边线),水平支撑件距钢支撑中心线距离140cm(中心线间距),支撑件和基坑侧壁采用M20膨胀螺栓连接。在支撑件安装固定好之后,在围护桩顶板预留8m平台处,使用吊车将钢围檩吊装至支撑件上方,施工过程中由人工配合安装固定钢围檩。钢围檩就位后,在设置支撑结构上方距钢围檩中心距离95cm位置安装固定装置,防止钢围檩坠落。
钢围檩支撑杆处平面示意图
钢围檩支撑杆件立面示意图
(2)钢管支撑安装
1)钢支撑架设
钢管横撑采用Ф609mm钢管,壁厚16mm,第二、三、四道钢管支撑沿线路方向间距3m设置一道。每个钢管支撑都设置一个活动接头和一个固定接头,活动接头可调节范围0~30cm。安装时应将每个钢管支撑在8m平台处先拼装好。然后用吊车吊到指定位置,调节活动接头施工钢管支撑顶紧钢围檩。确定钢支撑安装到位后,再松开吊车和钢管支撑的连接。进行下一个钢管支撑的安装。
钢管支撑安装及加固示意图
2)钢支撑架设方法
①土层开挖至支撑架设位置后,焊接三角托架。
②钢支撑吊装到位后,先不松开吊钩,将一端的活络头拉出顶住钢板,再将2台液压千斤顶放入顶压位置,为方便施工并保持千斤顶加力一致,2台千斤顶用托架固定。千斤顶一端顶在钢板上,一端顶在底座上,接通油管后即可开泵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到位后,用钢楔块撑紧端头处的缝隙并焊牢。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完成这根支撑的安装。施工时密切注意防止施工机械碰钢支撑,避免钢支撑因受横向荷载而造成失稳。
③支撑就位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支撑轴线水平定位偏差在±30mm以内,支撑两端定位差异标高不大于20mm,且不大于支撑长度的1/600,支撑挠曲度不大于1/1000。先施加预加力的70%,停顿5分钟后加压至100%预加轴力。施工中采用2台100T的油压千斤顶,通过压力表读取预应力值,当压力读数与需要加设的预应力值相符时,稳定千斤顶压力,在活动端打设钢楔限位,完成支撑预应力加设。在支撑预应力加设前后的12h之内,加密监测频率。
(3)支撑体系安装施工要点
1)支撑的安装与土方施工紧密结合,在土方挖到设计标高的区段内,及时安装支撑让其发挥作用。每一工况挖土及钢支撑的安装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严格控制支撑端部的中心位置,且与支护结构面垂直,接触位置应平整,使之受力均匀。
2)钢管横撑按每节长6米进行分节,同时配备部分长度不同的短钢管,以适应基坑断面的变化。管节间用法兰、螺栓连接,同时每道横撑间分别配活动端和固定端。
3)所有支撑连接处,均垫紧贴密,防止钢管偏心受力。架设之前,要对每道支撑两端的受力点准确定位,并在现场明确标识,以防受力面变成受力点引发安全事故。
4)钢管支撑与钢围檩正交,斜撑和角撑要确保剪力块角度与斜置角度一致,钢支撑安装后及时施加预应力,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5)千斤顶分两级加载。第一级加载设计预加轴力的70%,5分钟后,二级加载到设计预加轴力的100%。
6)为防止钢支撑受压变形,活动端、固定端端板采用厚2.5cm的钢板。
7)设专人检查钢支撑楔子,一有松动,及时进行重新加荷打楔子。
2.4 降水井施工
降水井施工流程:放井位→挖泥浆池→挖探坑→成孔→吊放井管→填滤料→洗井→水泵安装→抽降→维护
降水井施工前先在边坡坡脚位置开挖截水沟,截水沟沟深0.3m×0.3m,最低段处各设置1个集水井。集水井内设置水泵,地表和降水井抽出的水通过水泵排出。基坑地下水降水采取在线路两侧设置,采用采取A、B型降水井方案,井深37m~50m,井孔径0.4m,井间距为6m。
根据草帽山隧道洞内渗水流量情况,开挖基坑工作面为A型降水井,采用65-QW-P-35-50-11型潜水泵,水泵出水口口径65mm,流量35m3/h,扬程50m,功率11kw;系统为B型降水井,采用65-QW-P-35-60-15型潜水泵,水泵出水口口径65mm,流量35m3/h,扬程60m,功率15kw。
因DK175+332~DK175+532段地质情况变化复杂,地下水多变,降水井水泵选择及孔位根据基坑开挖情况适时调整参数。
2.5 各监测项目施工
2.5.1地面沉降监测
(1)测点布置与埋设
沿基坑方向20米布置一个断面,每个断面6个点。采用φ20钢筋,长20cm,端部加工成半球状并刻画十字丝。地表沉降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埋设,埋设深度不小于30cm, 地表监测最小精度要求达到0.1mm。
地表沉降观测点埋设图
2.5.2地下水位监测
(1)按40米布设一断面,基坑两侧共计布设10个水位监测孔。采用GTH-30型钢尺水位计测量,最小精度为1mm。
2.5.3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沉降监测
(1)测点布置
测点按监测设计图纸布点位置在基坑四周围护结构桩顶上设置,每20米布置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两个点,共24个点,布置的原则为:围护桩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桩顶上或基坑坡顶上。
(2)测点埋设与保护
在冠梁顶上埋设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时,首先布设工作基点墩,在建立好工作基点后,将仪器架设在工作基点上,沿基坑边布设观测点,观测点位置选择在通视处,避开基坑边的安全栏杆,离基坑约300mm。
(3)观测方法
根据基坑施工现场实际条件,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施工坐标,基坑开挖前一周建立各监测点的初始坐标(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坐标),基坑开挖后每次测量值与初始值对比得到该点的位移量。桩顶沉降监测方法同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2.5.4围护结构桩体变形监测
(1)测点布置
围护结构变形通过在预埋的测斜管中进行测试,测斜孔布设位置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设在基坑围护结构可能发生变形的典型位置。
(2)埋设与安装要求
地下围护桩内测斜管的埋设按照以下流程:①定位→②将测斜管绑扎在围护桩钢筋笼的主筋上,并封死管底→③校准测斜管方位→④下钢筋笼→⑤浇注混凝土→⑥管口用200×200×100铁盒保护→⑦测读初始值。
测斜管安装图 桩体深层位移测量示意图
(3)变形监测
侧向位移监测测斜仪在测斜管内进行。测斜管应在测试前5天装设完毕,在3~5天内重复测量不少于3次,判明处于稳定状态后。
1)水平位移的初始值应是基坑开挖之前一周连续3次测量无明显差异读数的平均值,或取开挖前最后一次的测量值作为初始值。测斜管孔口需布设地表水平位移测点,以便必要时根据孔口水平位移量对深层水平位移量进行校正。
2)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测点深度同第一次相同。
3)每一深度的正反两读数的绝对值宜相同,当读数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
3. 明挖段衬砌施工及洞顶回填
DK175+332~532段明洞施工,采取在仰拱施工完成后进行仰拱填充施工,最后进行仰拱及拱墙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值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顶拱土方的回填。
4.结语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京张高速铁路草帽山隧道200米明挖施工,所采用边坡、基坑开挖中的围护桩支护、喷锚支护、钢围檩支撑施工、管井降水、监测等的施工技术,从而阻止山体坡脚向隧道方向运动,增强隧道拱脚地基承载力、减小施工沉降、降低施工风险,确保隧道后期运行的安全,为地质情况为硬塑、粉质黏土、自重湿陷性黄土、地下有渗水等的公路、铁路、房建等超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王先平(1973-),男,福建漳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王吉成(1980-),男,宁夏中宁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从事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王先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基坑论文; 隧道论文; 间距论文; 钢筋论文; 钢管论文; 里程论文; 位移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