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建设方法和理念过于陈旧,不能与新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同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缺乏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作为支撑,而且不能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城市土地利用相适应。本文将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问题;对策
导言
目前,我国城市化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特大城市聚集力不断增强,导致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实践表明,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容量、准时快捷、安全高效、低碳环保等优势,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应对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城市发展的重点。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
1.1投资及运营成本高,融资方式单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大、技术要求高等。我国的城市交通轨道网一般都有几百公里之长,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涉及许多高端技术,这样高的要求必然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导致了前期运营收支难以平衡,并且增加了贷款压力。
1.2实际客流量与预测客流量结果偏差较大
城市轨道交通往往会根据预测的客流量来进行规划和建设,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偏见也基本上来源于实际的客流量和预测的客流量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以前我国对于客流量的预测往往是采用客流转移的方法,现在普遍使用“四阶段法”。但是,我国每个城市对于这个“四阶段法”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出行方式划分、出行分布和模型建立上都是不一样的。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分配模型建立一般都会采用外国的一些数据和参数,但是这个我国居民的出行特征以及城市的发展现状不符,这就是造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预测客流量和实际客流量偏差较大的主要原因。要知道的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以后,却没有客流量,这是一种资源浪费,有客流没有足够的线路也是一种资源浪费,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预测客流量和实际客流量有较大偏差,从而没有足够的车辆供大家使用。
2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对策
2.1 形式上多样化,模式上统一性
目前,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标准都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点,结合本地域经济、地理等多样化条件编制的,这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何有效地应用现存资源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度钻研的课题。对于那些运行有轨电车、有轨电线车的城市而言,为了实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这一目标,其可以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理念应用在有轨电车线路规划建设进程中。而对于那些存有废弃或利用率低下的铁路,可以对其施以改建措施,使城市轨道线将有线取而代之,最具代表的为上海的轨道交通明珠线,其是在铁路内环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于那些不存在有轨电车线,又缺少可利用铁路的城市,要达到发展轨道交通这一目标,务必要结合城市发展实况,构建可行性轨道交通模式,确定最优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初期,其构建形式规划应该体现出多样性,但是任何建设形式的产出均遵照各类轨道交通统一模式的构建规则,其终止点都归属于国内各类轨道交通的统一标准。
2.2 加大对轨道交通经济开发力度,科学布设城市用地
挑选房地产业、商贸业、制造业等业态开发方式,从而保证沿线综合经济开发的合理性与优质性,为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应用地上与地下资源、车站等多样化资源。
现阶段,轨道交通企业通常是以营运收入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向房地产业、物业管理、物流运输业、旅游观光业等多样化营销开发领域靠拢。为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进程,应该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利用置于同一阶层上,同步实施,从而达到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这一目标。
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规划给予一定的重视,在规划过程中应该以协调性为基准,具体是对车站、线路、路网合理分析,整体设计。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和建筑物之间的连接设计、车站设计、线网设计等工作,借助合理应用城市用地的方式方法,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健康长久发展进程。
2.3 探究多样化投融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量大,建设时间长,效益回收速率慢且盈利水平处于较低层次上。
资金投入量不足依然是阻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点,所以编制投资政策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方面将会体现出巨大实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构建专项基金。这是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宏观调控手段,在专项资金的帮衬下,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来源途径多样化且体现出稳定性;
二是编制法律法规,合理拓展外资渠道。有效应用国外政府贷款、金融组织贷款的基础上,借助项目融资、融资租赁、资产融资等多样化形式拓展外资渠道,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目标。尽管拓展外资渠道复杂性与风险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上,但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维护下其实效性还是可以充分体现出来的;
三是鼓励工程业主采用多渠道筹资策略。现阶段,一定数额的固有资产与稳固型收入来源已是地铁以及轻轨公司统筹资金的有效依托。
为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工程业务应该掌握一些融资知识与技能,利用股票、债券等融资方式筹集资金。政府应该实施激励体制,从而促使更多的投资者与外国资本整合进工程建设进程中,此期间整合在一起的闲散资金也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中做出一定贡献,与此同时,合理的应用沿线权益实现加大资金来源途径这一目标,借助土地增值的形式取得经济利益。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交通需求,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载客量大、效率高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既有利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有利于拉动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具有运量优势的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一个热点。在我国各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过程当中,暴露出的一些规划问题和技术问题也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得到实质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邱国涛.浅析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应急救援,2016,02.
[2]周春娜.城市交通运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J].科技经济导刊,2016,21.
[3]陈梅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剖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7.
论文作者:马忠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客流量论文; 我国论文; 对策论文; 偏差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