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对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吃力感,课堂教学效益不尽如人意。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多样化 高效教学
新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提倡高效教学,高效教学强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高效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丰富的基础知识,对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水平大有裨益。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不同乐观,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完全扮演着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二是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寡言,课堂缺乏互动和交流,学习效率十分低下。笔者结合实际经验,认为构建初中数学多样化高效课堂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优化教学环节等等,多创并举,以期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发展进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极为重要,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数学科目而言,无论是数学公式还是数学概念和定理的学习,均需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下完成。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特定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和适时的启发,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其他活动过程中。通过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原本枯燥的抽象性学习内容变得活泼、生动,使学生在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平行线”这一主题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动手和探索的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发现平行线的性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平行线的相关资料,比如火车铁轨、校园跑道、滑雪轨道、窗帘拉槽等。资料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应充分结合播放资料和相关图片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对平行线的相关概念有基本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言。最后,引入平行线的概念、性质,进入正式的教学内容讲授阶段。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
教师、学生和课本是现代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三者的关系,对确保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教学客体,课本是教学内容,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教学客体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率低下。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出现了新的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机器”,教学活动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一种创造和开发的重要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主要学习方法的新型师生关系已经形成。
例如,在“平行线”这一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取引导和发现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情况下充分体现教学的开放意识与民主意识,使学生在数学教师的正确指引下,产生兴趣、积极思维、主动发现、认真研究。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配合与合作,学生可快速、高效的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优化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包括如下五个部分: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领会知识,使学生感知知识、理解知识,为进一步运用知识奠定基础。
3.巩固知识,使学生对新知识加以巩固。
4.运用知识,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正确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
为了实现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可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教学设备,优化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讲授“空间里的平行关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长方形的盒子或物体作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长方体棱和面、面和面的位置关系,并充分展开想象,将其想象为空间中的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通过想象,分析空间里的线和面、面和面的瓶型关系。
其次,教师应重视角色转变,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
第三,教师应尽量将社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故事连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吴祥剑 如何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西部素质教育,2017,(14)。
[2]王宏刚 浅议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24)。
论文作者:杨耀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高效论文; 教师论文; 平行线论文; 数学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