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62100
肠瘘是指胃肠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腔外有异常的通道,肠瘘穿破腹壁与外界相通的称为肠外漏。肠外瘘一但发生,如何有效引流漏出物是控制感染、防治腹腔脓毒症,并进而治愈肠瘘的重要环节⑵。以往应用的乳胶管引流和烟卷引流都属被动引流,引流效果不佳,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中心收治肠外瘘患者8例,经采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方法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效果满意。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15—80岁,平均47岁。其中小肠瘘3例,结肠瘘4例,回盲部瘘1例。
1.2 方法 经临床诊断为肠外瘘后应尽早采取充分的引流措施。即在距瘘口1-2cm处放置多孔腹腔双套引流管,妥善固定于腹壁,内管连接负压吸引器后,双套管的滴水管再接上输液管,用生理盐水通过输液管持续冲洗,冲洗滴速以40-50滴/min为宜,也可根据瘘出液的性质和量适当调整滴数,同时打开负压开关,将负压恒定在10-20kpa,这样边冲洗边应用负压吸引器恒力吸引,将瘘出的肠液及时清除,达到控制感染,促进瘘口自愈或达稳定状态。
2 结果
应用腹腔双套管充分冲洗并吸引,及时引出肠液,未发生肠液漏入腹腔引起感染,同时避免了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腐蚀和皮肤的刺激,本组4例病人达到瘘口自愈,2例病人瘘口达稳定状态,经确定性手术后治愈,2例病人瘘口未愈,未出现皮肤问题,但因年龄较大,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家属主动要求放弃治疗。
3 护理
3.1 正确固定双套管 双套管的内管与滴水管用胶布缠紧,并留有一定的活动度,避免内管滑脱。外接的引流管长度适当,用粘和扣固定于床边,以防病人翻身、活动时压迫、扭曲和移动管道。
3.2 注意保持双套管的有效负压 在持续负压吸引过程中,根据引流液的量,引流物的粘稠度进行负压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负压为10-20kpa,以能顺利吸引出引流物为宜,但引流液粘稠时负压可稍大些,同时加大滴入水的速度,以稀释稠厚的液体。负压过大,容易吸附导管周围组织导致吸引管堵塞,造成无效引流及损伤周围组织或出血等情况;负压过小,会使引流不畅导致引流无效,肠液将会外漏,损害皮肤及污染床单元。
3.3 调节冲洗速度 根据不同的引流目的,引流液的不同性质调整冲洗液的滴速。一般24h的冲洗液总量为3000~5000ml(即滴速40-50滴/min),不可过快过慢,过快则滴入的液体来不及吸出,聚集在腹腔内反而增加感染的机会;过慢,会造成干吸而导致出血和引流不畅。
3.4 及时清除内管的堵塞及溢出的肠液,保持引流的通畅 双套管虽有液体持续冲洗以稀释肠内容物与清洗吸引管道,但有时仍会有引流管堵塞的现象,护理中一定要经常巡视、检查管道,使管道保持通畅,做到:①冲洗液滴完后及时补充,保持冲洗液的连续性,使管道能得到随时冲洗;②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力;③听吸引声,通过听双套管的吸引声可判断引流管的引流量和导管位置是否正常。正常的吸引声为流水声与负压吸引声交织在一起的“呼呼”声,当发出细而尖的“鸣笛”声或听不到吸引声,可能是吸入了管周组织,形成堵塞或半堵塞,可先将双套管的内管取出用一块无菌纱布包住内管挤出堵塞物,若仍不通可松动外套管,将外套管作缓慢的顺时钟方向旋转360°,经以上处理无效时,应及时通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
3.5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的变化 因引流管与窦道组织摩擦或负压吸引力过大时,容易造成组织出血。护士应经常巡视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性状的变化,并准确记录冲洗量和吸出量,统计每天漏出液的量,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3.6 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 敷料潮湿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皮肤被侵蚀可用氧化锌软膏涂抹,以防引流液对皮肤造成腐蚀;如瘘口周围皮肤已经糜烂,可完全敞露瘘口,不加敷料包扎,有肠液瘘出时及时吸尽肠液并用水洗,亦可用红外线灯照射使其干燥。
4 讨论
肠外瘘发生后瘘口部肠液外溢,如在早期未能将漏出的肠液引流出腹腔外,可致肠液侵蚀瘘周组织或在腹腔内聚集、扩散,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等严重后果;还可侵蚀腹壁瘘口周围的皮肤,导致皮肤糜烂和疼痛。因此,及时、合理的引流是控制感染、保护皮肤完整性的重要措施。以往采用单腔被动引流,引流管容易被脓血块、坏死组织、粪渣等物堵塞,导致引流量小,引流不彻底。而我们采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主动引流措施,早期有效地将漏出的肠液及时清除,使肠外瘘成为“被控制的瘘”,避免了腹腔内感染和由此引起的全身感染,促进了肠外瘘的自愈率,有效地保护了肠外瘘周围的皮肤,大大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安全而有效,值得推广。
论文作者:金玉萍,杨晓燕,杨爱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肠液论文; 负压论文; 套管论文; 腹腔论文; 皮肤论文; 组织论文; 病人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