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海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混凝土在当前建筑施工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很多施工技术方法和手段都要围绕这种材料来开展,因此材料本身的质量及其相应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就显得非常关键。要想彻底发挥出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功能作用,施工人员就要详细分析以往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具体成因,进而对其施工举措和策略进行优化,也要总结经验与教训,创新施工解决方案,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以此来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利于做好质量的监管。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分析
1导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对整体的稳定性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并且做好全面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为人们尽可能降低安全隐患。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每个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加强建筑结构的坚固性。建筑物坚韧性是和和混凝土施工技术密不可分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需求来选择混凝土施工技术,并用相应的技术来配置所需的混凝土材料。这种材料用在建筑工程中,能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再者,混凝土这种普通而又常见的材料,有着防水的效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入这种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防水效果,建筑工程的防水效果的完善,促进可以解决居民担心房屋漏水的问题,还提高了房屋的居住年限。最后,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个简单而易操作的技术,这种技术使用不仅能大大缩短工期,而且还能降低成本。
3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影响因素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控制。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过程非常复杂,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3.1原材料因素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特别是对于混凝土精细骨料的变化,会对整体的建设强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施工流程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密度低于骨料材料的强度。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骨料物理属性对于整体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同时骨料表面的颗粒状物质的分布情况和物理特性都会对整体的施工强度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对于抗拉性能参数等方面。同时在混凝土施工管理过程中会选择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并且加入一些高强度的实质,从而使得地强度混凝土和高强度的实质之间会产生弹性模量,形成很大的偏差,对于整体的强度产生影响。
3.2混凝土工程强度性能问题
很多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工程在验收的过程中结构强度不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从而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稳定性,同时很多的问题会不间断地呈现,使得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另外结构强度不达到要求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其主要是因为没有科学地进行配合比控制,同时混凝土养护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并且做好混凝土养护优化,根据相关标准操作进行,从而更好地确保整施工质量。
3.3监管不到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建筑单位在施工的时候缺乏监管,从而使得整个过程操作不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也没有相应的人员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从而使得混凝土密度不均匀,不能够满足相关施工要求,造成资源浪费情况。
4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要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优选,并对配比和施工操作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
4.1混凝土原材料优选
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原材料变异对工程项目强度和质量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对混凝土搅拌之前,要对混凝土配比中应用到的各类水泥、骨料等进行严格筛选和检验,只有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才允许进入到施工现场。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资质的供应商,提供水泥材料,并且按照生产和入场的先后顺序,放置在干燥的水泥仓库当中,切忌露天散放。对水泥材料的放置管理要按照施工管理的标准:存放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堆放高度不可以超过15层,水泥材料堆放的位置要与周围的墙面保持30cm 以上的距离,放置水泥受潮结块问题出现。此外,在对骨料进行检查时,同样要按照有关的材料筛选标准,选择级配好的骨料。在存储期间要确保骨料的含水率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在存放期间出现了砂子中黏土淤泥含量超过3%、碎石和卵石中的黏土淤泥含量超过2%,需要将骨料进行清洗,当达到标准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4.2混凝土配比控制
混凝土的配比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等级会产生直接影响。采取科学的配比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在正式施工建设之前,要根据混凝土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通过科学试验的方式,确定混凝土的配比。但试验中确定的配比存在理想化的特征,比如骨料处于饱和面干状态,不含超逊径颗粒。而实际的材料运输中,各种材料会受到天气变化情况、运输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的骨料中不仅含有一定比例的超逊径颗粒,并且含水量也大大提升。所以,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设计图纸、气候环境等因素,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满足实际施工建设特征的混凝土配比。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可能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强度等级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在进行配比时要结合有关的规范和规程,对混凝土抗渗强度要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升0.2Kpa,水灰比控制在0.55以内,砂率维持在35% 至45% 之间。
4.3混凝土施工操作控制
除上述两项措施以外,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工作人员还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操作进行控制。比如,在混凝土搅拌时,技术人员要对加料的顺序、搅拌的时间、搅拌的均匀程度等方面进行集中管理,以此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满足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要求。我国某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团队,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进行了多次试验,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在混凝土中加入了适量的减水剂和粉煤灰。在正式搅拌之前,还对泵管内的残留物质进行了清理,确保甭管始终处于畅通的状态。此外,工作人员要在监理人员的监督和配合下,对混凝土进行了坍落试验,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00mm 至140mm 之间,确保混凝土拌合料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标准。日清厂房的一层梁板,应用了汽车泵和 ф100的无缝泵管进行连续浇筑,确保不会留下垂直的施工缝,提升了一层梁板的整体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混凝土的施工工作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环节。本文通过对混凝土配比技术、混凝土搅拌技术及混凝土养护技术等进行论述,提出了合理配置混凝土配合比、加强对混凝土和易性的控制、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控以及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管理体系等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志超.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428.
[2]杨玉东.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1744.
[3]温少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8,(11):168-169.
[4]许鹏.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8,(33):60.
论文作者:周鲁鹏,宋艳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强度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