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具有问题隐蔽性、影响因素多样性等特点,为了保证项目质量,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项目设计质量控制措施、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规章制度执行以及施工过程控制措施的应用。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其良性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策略
近几年,由于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进一步推动了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作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继而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笔者从事施工管理多年,结合自身经验,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浅谈一些看法。
1、影响项目质量控制的因素
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项目质量。
2、项目质量控制的的内容:
(1)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验收质量控制。
①施工准备质量过程控制是工程项目开工前的全面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过程施工作业前的施工准备。
②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作业技术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过程的质量控制。
③施工验收质量控制的对已完工程验收时的质量控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质量控制。
(2)项目质量控制内容既有施工承包方的质量控制职能,也有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供应方及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控制职能。
(3)施工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控主体,要遵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根据其所在承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责任,通过具体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有效地实现自主控制的目标。
3、项目质量控制因素:
(1)劳动主体的控制因素
劳动主体的质量包括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里行为等方面的个体素质,以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智能能力的群体素质。因此,择优录用、加强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劳动力的潜能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主体自控作用。
施工企业控制必须坚持对所选派的项目领导者、组织者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自制管理能力训练,坚持施工人员的资格考核;坚持工种按规定持证上岗制度;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减少或根除项目质量通病。
(2)劳动对象的控制:
原材料、半成品、设备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其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为: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等;严把材料质量关,建筑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切实加大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监督。
(3)施工方法的控制:
①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性、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验收。实行“三检”制度,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
②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是抓好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书面为根据,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如果遇到施工难度较大的部位,应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成立QC小组,攻破难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④编制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专项技术方案和质量管理方案,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⑤为确保工程质量,应针对工程具体情况,编写气象地质等环境不利因素对施工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⑥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和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是从技术上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4)施工设备的控制:
①对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包括起重设备、各种所需机械、专项技术设备、检查测量仪表设备等,应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为保证项目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②对施工方案中选用的施工设备,除按适用的标准定型选用外,一般需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对其设计方案及验收应作为重点进行控制。
③按现行施工管理制度要求工程所用的施工机械,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现场安装的起重机械设备。不仅要对其设计安装方案进行审批。而且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前必须经专业管理部门的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其安全正常使用。
(5)施工环境的控制:
①对地质水文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的控制,应根据设计要求,分析地基地质资料,预测不利因素,并会同设计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水加固等技术控制措施。
②对天气气象方面的不利条件,应在施工方案中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措施,落实人员、器材等方面各项准备以紧急应对,从而控制其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
③由环境因素造成的施工中断,往往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必须通过加强管理、调整计划等措施加以控制。
(6)严肃处理施工中的质量事故
事故的处理均由质量监理工程师全权负责组织。对于质量的处理,也不允许心慈手软,必须按照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清不放过、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和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防患于未然。
(7)提高建筑企业人员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人员有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等三个层面。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着力打造出一支高思想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建设队伍。
(8)设置专业质量管理人员
专业管理人员重点是检查、监督、各职能部门做好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加强在施工过程中每个工序的检查,以确保建立一个质量稳定的工作系统。
(9)把好工程材料质量关
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的工程资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测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10)加强质量监控:
①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
②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③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实际控制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质量意识不强、材料检查不严、人为因素影响等,从而导致项目管理的质量不佳,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面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需要结合项目具体情况,高度重视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增强质量控制意识,严格把控材料关,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提高人员素质,从而有效满足行业标准及要求,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水平,实现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文慧.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 [J]. 门窗,2016(10):167.
[2]王军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09.
[3]苏均德.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J].建材与装饰,2016(26):214-215.
论文作者:梁家雄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8
标签: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设备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