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小河,吴碧川,张志红

湖南省醴陵市中医院 湖南醴陵 4122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超声引导下PTCD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都需要接受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穿刺情况、出现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穿刺成功例数为54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3例,接受对症处理后情况好转,且患者接受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接受治疗前,这一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当中,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PTCD;超声;并发症;肝功能指标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发病原因主要是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从而造成胆汁逆行流入血液,进而引发全身感染,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1]。梗阻性黄疸患者如果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免疫功能会不断下降,并且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低蛋白血症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肝脏衰竭情况[2]。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约有八成梗阻性黄疸患者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对其进行胆道减压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主要症状[3]。目前,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方案应用较为广泛,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相关症状[4]。我院针对梗阻性黄疸患者选择此方案加以治疗,收到较好反馈,现根据研究情况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2018年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治的患者当中选择5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且征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患者的纳入标准为:一般资料完整、意识清楚、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入组、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中患者排除标准如下:精神功能障碍患者、非自愿入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意识障碍患者、表达与认知功能缺失患者。在所有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33例,女性患者为22例,患者年龄最小为39岁,最大为72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需要接受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医生需要让患者先接受肝功能检验与出凝血功能检查,如果患者左肝内胆管与右肝内胆管扩张程度相近,可以选择左肝叶胆管进行穿刺,并且将左肝外叶下段胆管作为靶目标。如果患者左肝叶胆管与右侧差异较大,医生可以选择容易操作的一侧进行治疗。患者接受常规消毒与铺巾,医生需要明确穿刺点,并且给予患者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将其皮肤切开3mm,在患者屏气状态下刺入PTC针。之后,医生利用超声设备对患者胆管内针尖位置进行观察,拔出针芯等到患者胆汁流出后需要将导丝转向患者肝门部位,之后退出PTC套管。医生套好套管针与引流管,在超生引导下进行推进,进入患者靶胆管之后停止,将套管针与引流管的丝口松开,沿着导丝探入引流管,确保引流管的侧孔进入患者靶胆管,之后将导丝与套管针退出,等到患者胆汁流出之后接上引流袋,并且固定在患者皮肤部位[5]。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穿刺情况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患者TBI、ALT以及AST指标,并进行浅析。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的主要数据需利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表示为( ),接受t值验算。若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数据对比结果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情况

所有55例患者接受治疗之后,有54例患者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8.2%,仅有1例患者穿刺成败,在穿刺成功患者当中,5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4例患者接受两次穿刺后成功。患者接受治疗后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反应,2例患者为腹部疼痛与恶性呕吐,还有1例患者出现胆汁内混有血液情况,这3例患者接受对症处理之后相关症状消失。

2.2 患者肝功能指标

 从上表1中所显示的数据可明显看出,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

3 讨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在临床当中并不少见,这类患者如果无法接受及时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生理改变以及病理改变,比如内毒素血症、肠道菌群移位等,患者身体免疫功能也会不断衰退。因此,针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尽早解除患者梗阻十分关键。如果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但目前很多患者不具备手术适应症,所以,医生就需要为患者选择胆汁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6]。

我院针对梗阻性黄疸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PTCD方式治疗,医生可以利用超声设备对患者肝内外胆管的扩张程度等情况进行直观、清晰、全面的观察,并且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选择具体的穿刺部位与穿刺路径。超声设备可以为医生提供穿刺全过程实时画面,确保穿刺的精准性,医生可以对穿刺路径的上血管以及扩张血管进行合理的区分,以免在穿刺过程中造成患者重要血管的损伤,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等。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医生无需在治疗前进行特殊的准备工作,也可以避免患者治疗存在盲目情况,最大限度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需要医生注意的是,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手术当中各种装置以及器械等十分熟悉,并且掌握较好的操作方式,力争一次性穿刺成功,以免患者更为痛苦。

在此次研究当中,所有患者入院之后都需要接受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在对比相关治疗情况后可看出,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仅有例患者接受两次穿刺,且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很少,在接受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更为重要的是,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得到显著改善,这一结果也印证了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方案对于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存在明显的应用优势。

结语

针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来讲,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接受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可得到显著改善,该方案可作为此类患者首选治疗方式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亮,王健,巩箫音.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60-61.

[2]孙国政.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1):80-81.

[3]孙国政.DSA结合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07):1177+1181.

[4]汤波,张志峰,杨芳.超声引导下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2056-2058.

[5]申瑞田.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05):487-488.

[6]刘国华,狄长安,梁峰,董鑫昌,李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刊,2016,51(05):103-104.

论文作者:刘小河,吴碧川,张志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小河,吴碧川,张志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