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澧江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653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重大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基础保障。而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因素以及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保障建筑工程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失控因素;控制办法
前言
建筑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项目,工程造价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涉及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从各个环节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减少建筑工程造价失控,避免对建筑工程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1. 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因素分析
1.1主观因素
1.1.1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的缺乏
以往所采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都是阶段性的,通常都是以设计的预算为核心,缺乏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例如监理单位指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管理,忽视对投资决策的分析;设计单位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仅仅追求技术先进;施工单位则不能在规定的工期之内完工,这些都使得工程造价一高再高。
1.1.2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其所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计划手段,先由建设单位的计划部门对项目的投资估算予以确定,然后由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部门按此投资去实施,使得造价的确定和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之间严重脱节,且不同部门的职责没有实现进一步的明确,导致最后造价出现"三超"问题。
1.2客观因素
1.2.1 投资估算失误
在建筑工程造价的整体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然而在当前许多工程中,对投资估算的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并且缺乏对估算的深入研究。而项目决策阶段,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又有所不同,因此造成决策阶段造价问题具有复杂性特点,对投资效果以及工程造价的影响较深。
项目决策阶段,允许投资估算出现误差,但误差应控制在10%以下。然而,由于对工程建设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利害关系,缺乏充分的、周全的考虑。实际上造成的误差,通常都超过10%。另外,由于缺乏对工程造价认识的深度,一味地降低投资估算值,从而导致估算值相比实际值普遍较低,而建设者为了从中取利,会造成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偷工减料的情况。最终影响工程质量。
1.2.2 设计阶段造价问题
设计阶段中,建筑工程造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建设原材料以及相关设备的市场价格的变动等,都会影响工程造价。而一些建设单位,也会在这一阶段通过提高材料价格、增加花费项目以及对设计计划进行变更等方法,获取自身利益。此外,设计人员与经济技术人员之间,缺乏协调沟通。并且在制度上缺乏明确的权利、责任划分,从而导致工程设计阶段,工作人员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积极性不高。而设计取费制度,是按照工程建设总面积进行计算的,因而导致设计单位为了获取利益,扩大工程面积,并且缺乏对不合理设计的优化措施。
1.2.3招标阶段造价问题
招标阶段,是通过合理竞争,将具有良好信誉,丰富经验的建设单位,从所有投标者中筛选出来的过程。然而当前国内,在项目投标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黑箱操作的情况,打破市场公平竞争的同时,也为建筑工程造价性成失控的隐患。在投标初期,承建单位对投标价格会表示认可,然而在后续的建设当中,会寻找各种机会进行工程费用的追加索要,为承包商带来极大损失。
1.2.4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现场签证的管理混乱主要体现在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水平较低,对于与合同、预算等相关的规定没有掌握,对不应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甚至是由承包商对签证单予以填写,使得其中普遍存在着以少报多、高估冒算、化整为零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失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解决对策研究
2.1做好投资估算
在工程开始前,应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可行性评估,并结合可行性报告,对投资总数进行控制。另外,在决策阶段,需要大量的项目建设的相关资料。因此,需要在决策前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基础资料包括工程地质情况、水路情况以及电路情况。同时,收集当前市场上,主要材料的价格,以及不同品质材料的价格对比。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后,对资料的准确度进行认真合适,后纳入可行性计算中。
2.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控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措施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设计阶段的造价评估,所花费的费用仅占全工程的1%。而其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却高达75%。该数据明确的显示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造价上的"效益最大化",确保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的合理性。
通过横向对比,对设计阶段中各个造价方案进行筛选。在制定造价方案前,应对工程设计图有着深入的了解,对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造价设计时,应配合设计人员,对各种建设技术从经济角度进行动态分析和比较,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并根据经济性原则,对项目建设中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合理选型。对设计过程进行限额管理,对设计阶段的招标进行完善。此外,还要增强标准设计意识,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应用标准设计,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可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坚持配构件的标准化,从而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节省工程成本。当前,施工预算图的编制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而施工单位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预算人员,并且其工作责任心普遍较差,造成工程造价悬殊的问题。同时,由于施工企业本身,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在施工预算图的编制上,会想尽办法提高预算资金。造成冒算、错算普遍的现象。因此,应对施工预算图的制定进行监管,由施工单位与承包方联合制定,并由专业的经济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2.3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控
为了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合理,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需要真正的认识到招投标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的提高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充分体现市场良性竞争机制,尽可能的将具有雄厚技术力量、较高的素质和质量意识较强以及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招标进来。除此之外,对于预算编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编标人员要持证上岗,对于不同人员的分工应实现进一步的明确;第二,严格坚持评标制度和评标程序;第三,在对标底进行审查的时候,应对工程量、分项工程内容、费费率等内容实现重点的审查,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
2.4施工阶段的造价管控
在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要在技术环节和组织环节上对工程造价成本进行控制。详细说明,在技术环节:第一,要进行技术的对比来完成合适的技术方案的选择;第二,做好技术变更工作,确保其能够及时地完成;第三,做好技术验收工作,确保能够按照流程作业。在组织环节,要明确划分工程的责任,合理科学地完成资金的核算,对人员的安排要经济适当。
2.5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控
竣工阶段阶段的造价管控是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建设单位应该强化自身的造价管理意识,对造价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对管理方法实现改进,从而使得工程建设投资实现最佳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完善审计制度,对于其中的办法和程序等要予以明确,确保决算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造价提供准确可靠的审计依据。
3. 结束语
总之,以上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造价时空因素以及其控制办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郑靓婧,庞俊勇.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23(04):91-94.
[2]董行行.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工业设计,2015(10): 173-174.
[3]蔡璐,孙端.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研究[J].江西建材,2016 (01):263+266.
论文作者:白生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因素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