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湖南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探索
石 兆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001)
摘 要: 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建设对提升湖南社会整体物流水平、促进两型社会改革、保障城乡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流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湖南建设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可行性的基础上,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农村共同配送主体、加快构建共同配送信息化平台、制定共同配送行业标准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乡共同配送体系;湖南
引言
2016年11月,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应主动把握和引领内贸流通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内贸流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市场流通体制机制创新。同年12月,商务部又会同九部门联合发布《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部署实施流通现代化升级行动,以“促进流通集约化发展,提高组织化水平”。
要适应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满足全省居民的消费升级需求,推动湖南流通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优化城乡物流共同配送体系。
城乡共同配送指服务于城区、市近郊及广大农村地区的货物配送活动,在配送活动地区内,生产商、产品加工企业及运输企业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对有配送需求的用户进行资源的集约化整合,统一安排配送活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一、湖南建设农产品城乡共同配送体系的意义
第一,符合湖南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湖南城乡共同配送体系,首先,能够实现配送规模效益,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车辆利用率,集中配送区域,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实现资源节约;其次,它有利于物流基础设施集中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土地占用;最后,它能够有效提升仓储设施利用率和车辆装载率,缓解交通压力,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环境友好。
第二,提升湖南社会整体物流水平。为应对消费者农产品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供应商的配送服务也在向多品类、少批次的方向发展,而随之带来的是交通道路的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城乡共同配送作为一种先进的配送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日益增长的物流配送量和不断恶化的交通环境间的矛盾问题,提升湖南社会整体物流水平。
河北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整体效应、协调度均逐步升高,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升,但2012年后有所下降。2001—2008年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中度失调向轻度失调过渡状态,2009—2014年处于勉强协调向中度协调发展阶段。这表明河北8个城市协调发展度存在着一定差异,石家庄、唐山协调发展度优于其他城市。因此,河北省要不断完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诊断各个城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对不同类型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差异化管理,实现土地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承载。
近些年来黑龙江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种子选择、田间配置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方面都有所成效,但同时玉米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多,病害出现频率也不断增加。因此,深入研究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水平,并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玉米的产量,是当前农技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不仅能够确保玉米种植的增产增收,而且对于黑龙江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湖南建设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可行性分析
(一)中央和地方政策支持
中央多次出台文件,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我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已将城乡物流配送工程列为规划期内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2017年12月13日,商务部又会同五部委联合印发《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湖南省政府也已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包括城乡物流配送工程在内的八大物流工程,长沙市政府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中也选择将农产品现代物流作为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的主导产业,以此提升配送专业化水平。
(二)产业基础条件较好
1.工业基础较为雄厚。近年来,湖南工业发展不断提速,2012—2018年,全省规模工业增速分别达14.6%、11.6%、9.6%、7.8%、6.9%、7.3%和 7.4%,2016年虽略有回调,但2017—2018年又恢复平稳增长态势,2018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增速居全国第12位(较上年前移3位),同年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上升至全国第8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前移5位,在全国GDP总量前10位的省份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工业稳定增长,体现为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医药、食品、轻工业、纺织四大行业竞相发展,重点子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支撑全省工业增长的可靠力量。
随着GDP和可支配收入快速成长的是全省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商品的优质化、差异化需求越来越强,特别是对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主要生鲜农副产品需求量迅速增长。近年来,湖南农产品冷链年消费量更是以10%左右的比例递增,这都将有力推动配送行业不断向更高层次、更广空间发展。
3.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7年底,湖南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万公里,其中贫困县公路总里程达11万公里,实现100%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2018年计划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2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8千公里。行政村第二期农网改造全部完成,并拟在2018年底前完成全省6 923个贫困村的农网改造升级。
为深入了解和熟悉掌握有关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最新动态,笔者查阅了国内中国知网(2001—2018年,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EBSCO host数据库(1980—2017年,外文期刊)及相关官方网站搜索关键词“排球比赛”、“弹跳测试”“弹跳”,检索到的相关中文文献14篇,外文文献19篇。此外,翻阅了排球运动教程、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书籍,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四,保障湖南城乡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建设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对于转型期的湖南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消除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推进湖南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激发各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和创新动力,有效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解决农村物流的集中规模效应与农村消费者分散需求之间的矛盾,切实提高农民收入,降低生活成本,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城乡物流体系建设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目前湖南省内城乡物流体系尚不完善,这种不足在农村地区体现得较为明显,由此也导致许多农产品外销渠道不畅浪费严重,农业丰收换来的却是农民亏本赔钱,农民对农业发展失去信心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共同配送体系建设研究将重点针对农村、农民和农产品展开。
湖南省内组织实施了“5255”工程,扶持起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有特色、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对于构建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带动全省农业健康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长沙市的金霞粮食物流园是全国综合性功能最强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作为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油集散中心和粮食宏观调控平台,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首批“北粮南运”铁路散粮运输枢纽工程。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作为国家级大市场、农业部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已成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指导中心、信息发布中心,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的400多个县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已初具规模,先进技术逐步得到推广。
(三)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调查显示,2017年,湖南地区GDP实现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201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1.2%左右。2005—2015年,十年间湖南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近五年来有关国民经济指标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多项数据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居民收入方面,自1990年以来,湖南城乡居民收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额达到1990年的8.7倍,2017年,湖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103元,比上年增长9.4%,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 241元,又在2017年的基础上实现增长9.3%。
2.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全国领先。湖南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历来就是农副产品输出大省,苎麻、油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稻谷产量三十多年稳居全国前列,畜牧业产值仅次于河南、四川,常年位居全国前三位;湖南也是全国重要的水果产区,水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4%,其中柑桔产量高居全国第四位;同时,作为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湖南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1 400万亩以上,有较强的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2014年,全省猪牛肉类产品出口创汇更是跃居全国第一位,2017年出口79.2亿元,增长14.3%。省内的“金霞”“金健”“唐人神”“裕湘”等一批农产品品牌闻名遐迩,米、面、油、肉、蔬菜等大宗农副产品流通网络覆盖全省及周边的江西、湖北等地区,并辐射全国,成为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农副产品输入输出节点和流通集散中心之一。
鼻内镜下严重外伤性歪鼻畸形肋软骨整形及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一例(何川 秦喜昕 吴晓平 杨俊慧)5∶389
国家商务部2005年2月开始组织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已见成效,建成的乡村农家店占全国总量接近10%,遍布全省近百个县,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农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流通网络,在农产品流通供应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综上可见,湖南建设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三、湖南建设农产品城乡共同配送体系的建议
在涩北气田压裂防砂工艺初见成效的基础上,青海油田兼顾储层改造和延长气井有效期,不断调整压裂施工模式,优化压裂施工参数,持续优化工艺技术,提升产建效果。青海油田开展新井压裂防砂投产实施13井次,措施有效率84.6%,8个月累计增气1181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新钻井14口,节约费用2000万元以上。 优化尖北井身结构,实现储层专打。2018年尖北计划新钻井8口井,除尖北1-1采用大三开的井身结构,其余井均优化为四开井身结构,通过有效封隔已知复杂层段,四开储层专打,实现低密度钻井,有利于油气发现,进一步提升产建效果。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牵头,于2005年制订了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第一版,2011年和2015年分别进行了更新[1]。本版《指南》是在2015年第三版《指南》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临床实践修订而成。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进行定期的修改和更新。
本文建议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共同配送主体、构建配送信息平台和制定配送行业标准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构建湖南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如下图所示)。
施工建设阶段资金补偿并不适用于各种施工建设的项目,而是适用于建设需要资金较大的项目,通常这种项目的范围很小,共分为两种:一是项目付出的成本与项目的运营效率联系十分密切的项目,通常表现为经营性的项目;二是建设的永久性设施,通常表现为政府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而出资建设的基础性设施。在项目施工阶段,政府会将建成的部分项目交与社会企业经营,并签订相应的合同,使企业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待项目正式运营以后,政府会对资产形式进行调整,以此来获取收益。
第三,有利于湖南商贸流通机制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整个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时期。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共同配送服务的发展,相关研究也随之快速增长。但大部分研究仅限于概念层面,对于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通过相关分析探索,寻求如何适当运用政府手段来引导构建湖南城乡共同配送服务体系,并尽快制定具体操作方法,将之应用于市场经济,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有利于湖南商贸流通机制创新。
湖南农产品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建设图
(一)完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
整体而言,当前全省农村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城乡配送网点布局不尽合理,怀化、永州等地区部分农村道路老化严重,有些地方乡村农家店仓库储存条件差、储存能力低,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设施设备问题较为突出,导致肉类、水产、果蔬等农产品流通腐损率居高不下,重冷藏、轻冷运,全程冷链比率过低。
因此,湖南省要在充分利用现有配送设施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建设投入。首先,在考虑区位及产品流通量等因素的基础上,优化城乡配送网点布局,以城市为中心,县城为分中心,集镇为骨干,联系乡村分散网点发展配送网络,充分发挥城市的发散功能,带动农村配送设施建设,在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农产品集中产区,改、扩建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集散市场;其次,通过直接加大投资或BOT方式(建设—经营—转让),鼓励私营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促进道路建设与改造,打通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升级落后的农产品仓储设施以满足配送新需求;最后,整合农产品冷链配送资源,统筹规划,根据湖南各地农产品生产特征建立相应的冷链配套设施,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新建各类冷库等基础设施,如在岳阳建立淡水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在常德、益阳建立柑橘、茶叶冷链物流设施,在衡阳建立黄花菜冷链物流设施,在郴州、永州建立禽类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在怀化、邵阳、娄底建立林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冷藏冷运并重,积极引入冷链运输配送工具。
(二)培育壮大农村城乡共同配送主体
由于历史原因,相比城市,目前湖南农村产品配送组织化程度低,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信息闭塞,规模普遍较小、层次低,主体结构松散、联合性差,经营方式粗放,专业化水平不高,致使农产品交易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差。
所以,湖南应抓住流通供给侧改革机遇,创新配送机制,改变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的不利格局,培育壮大农村农产品共同配送主体,改变其规模小、服务层级低和联合性差等突出问题。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配送企业以及农村原有的供销社、粮油公司、上规模的乡村农家店等的扶持力度,并对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重点扶持。鼓励引导上述主体转型升级,以市场为依托,组织农产品共同配送协会,鼓励“企业+生产基地+农户”“协会+企业+农户”“加工企业+农户”“配送(流通)中心+农户”“批发企业+批发市场+零售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等模式的发展,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村共同配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三)加快构建城乡共同配送信息化平台
城乡共同配送体系的高效运作,必须以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处理为基础,然而现阶段湖南省产业信息化程度偏低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全省各地优质特色产品很多,但由于许多农村贫困地区信息闭塞,配送渠道不通畅,导致农产品“卖难”现象时见报道,一方面,省内广大城市农产品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大量优质农产品却只能烂在田间地头,农民增产不增收,缺乏共同配送信息发布平台已严重阻碍了湖南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
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本文认为,首先,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原有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城乡共同配送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建设实现系统与产品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并对共同配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做好配送信息处理与发布及咨询服务工作。其次,是完善信息平台服务,根据城乡共同配送主体市场地位、资源、背景、诚信记录等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参照分类标准对不同主体的要求进行针对性处理,如加强预测预警分析,为产品流通提供前瞻性信息,在产品旺季配送运力紧张时,及早告知供应(生产)方或需求者提前预定运力,充分发挥信息指导作用,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考虑到信息平台投资较大,财政支出有限,政府可以有条件地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运用政策激励等手段积极引入外部投资者,同时支持技术参股,鼓励信息平台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实行股份制经营,平台采用政府主导、行业约束、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四)制定并推广城乡共同配送行业标准
由于不同种类的产品对于仓储配送要求与服务技术条件存在差异,只有建立相应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大力推广严格执行,才能充分保证配送产品的品质。然而,湖南当前并未形成统一的城乡共同配送行业通用标准,行业准入门槛过低,相关配送主体基本上都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操作,相互之间缺乏统一性以及协作性,导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城乡共同配送标准化体系的确立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本文认为,首先,应由政府牵头,建立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标准技术归口单位的协调沟通机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产品共同配送指导准则、相关标准(拣选标准、分类存放标准、包装标准、配送标准、卫生标准等)及操作规范,推进城乡配送设备(车辆、托盘、冷链集装箱)标准化,支持率先制定特殊行业的配送物流地方标准,并争取上升为国家标准,以此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实现配送资源优化整合。其次,应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加强对标准的执行监管,以保障其充分发挥效力。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流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建立完善湖南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本研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借此提高政府部门及行业对配送环节的重视,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大力引导、行业积极参与、社会共同努力,构建高效的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实现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通信行业是与前沿信息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行业,因而对相关的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绩效与薪酬管理对通信公司人员的自我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结合,不仅是评价员工在工作中贡献的重要参考,还是对员工在工作中付出的回馈[3]。通过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企业员工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不足,能够明确在未来的工作中重点提升的方向,因而有利于促进员工的自我实现。为促使薪酬与绩效管理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对通信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应针对培训需求,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以满足通信企业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进而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强.菏泽市城乡共同配送模式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7.
[2]黄成菊.湖南湘西柑橘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5,(45):34-35.
[3]杨浩雄,程红晶,何明河.北京市鲜活农产品虚拟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1):411-414.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22-0028-03
收稿日期: 2019-03-18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流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湖南建设城乡共同配送体系研究”(XSP19YBZ018)
作者简介: 石兆(1972-),男,湖南长沙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物流管理、物流系统优化研究。
[责任编辑 吴高君]
标签:供给侧改革论文; 乡共同配送体系论文; 湖南论文;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