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成因分析及理论方法研究
李诗睿(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510632)
【摘 要】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但自愿采取行动缓解这一问题的现象并不常见。个人的行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此事件的看法。因此,了解民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作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其民众的态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美国民众态度的研究,可对中国乃至世界引导工公众采取缓解气候变化的行为有所启发。
大多数民众只将气候变化视为全球性威胁,而不会对个人造成直接的伤害。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造成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缓解这些现象的相应方法。
【关键词】 美国;气候变化;研究
1 背景
气候变化逐步加剧的同时,公众对此的关注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不断地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美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是非常有限,大多数人对于气候变化并不了解。直到1988年,公众将詹姆斯·汉森的言论与当年发生的异常灾害联系起来,初步对气候变化形成一定程度的认识。因此,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呈现出上升趋势,并在1989年达到一个峰值。在2006年,雷克斯·蒂勒森成为石油和天然气“巨头”埃克森美孚的新任首席执行官,并承认了“气候变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改该公司过往声称“气候变化科学是错误的”的主张。与此同时,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播出,吸引了更多民众关注气候变化,并更深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对此全球性问题的认识。其制片人阿尔·戈尔也凭借此纪录片和他在气候变化上的影响力,在次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2007年11月,联合国发布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具体报告,向大众明确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并且极有可能是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同时,民众对气候变化的关心人数也从2006年的41%上升到2008年的47%。然而,在这个几年来的“高潮”之后,进入了“低谷期”——美国民众对气候变化的担忧人数于2009年下降至36%。“低谷”一直持续到2015年,美国同意签署巴黎协定。
然而,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担忧并不代表他们有足够的意愿作出减少碳排放的行动。换言之,公众或许会承认气候变化是严重的,但并不一定会将其视为一个会对他们自身产生严重影响的危机。人们对于采取缓解气候变化的行动的意愿是有限的,并会随着情况的改变而产生改变。
1.构建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如将综合测试、应用答辩、设计答辩、写论文、技能操作等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讲究实际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技能竞赛、学科专业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大赛等,探索“以赛促学,以赛代考”的考核模式,同时激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并将此作为课程考核评价的指标,促进成果积累,挖掘学生潜能。
2 分析
为了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分析民众的态度及其成因是有必要的。
根据耶鲁大学气候变化通讯项目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成年人中人数,关心气候变化的人数约占总调查人数的60%,但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个人威胁”的人数仅占40%。显而易见的是,相对较高的“公众焦虑”并不等同于同一程度的“个人担忧”。而普遍不将气候变化视为一个会对个人严重影响的威胁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主要包括不直接的灾害体验,及对灾害的认知仍处在潜在威胁的层面。
明星可以 “利用他们的名人地位来吸引媒体和各种文化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帮助将其纳入大众文化领域,并通过社交媒体利用他们的粉丝基础以动员对事件的参与和行动”。名人可以将一些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看似更加与人类相关的事情,并煽动粉丝的情感。
呼吁行动的一种简单方法是使其成为一种时尚,然后民众将会自发且自愿地开始采取行动。以此类推,创建“减碳挑战”也是一种促进低碳生活的实用而简单的方法。人们可能会跟随潮流发布骑自行车、徒步的照片。
开发应用程序(App)来记录用户为减轻气候变化所做的贡献,并通过追踪他们的日常行动来对他们未来的减碳行动提供一些指导。该应用程序可以与地铁乘坐或清洁能源汽车绑定跟踪,记录他们旅行的距离,并计算出与驾驶燃烧化石燃料的私人汽车相比,减少了多少二氧化碳。以这种方式,用人们熟悉常见的概念,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具体化抽象行为可以提供成就感,以促使人们继续坚持为环境作出贡献。
气候变化并没有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这也是人们不愿意采取措施的一个主要因素。缓解气候变化很难被视为是一种道德责任,因为气候变化是“一种抽象的,时间上和空间上遥远的现象,包括许多不同的,分散的,看似没有关联的事件”,而这些特征与能激起民众道德意识的事件特征不相吻合。此外,人们往往对那些非刻意为之的事情不那么内疚。温室气体排放是工业发展的伴随结果之一,过去的人们并没有预料到未来会产生如此的严重后果。并且,一些民众倾向于利用这场危机的原因和后果的不确定性,产生“过度乐观”的态度。因此,大众普遍认为这是气候变化是个不那么紧迫的问题,自然没有足够动力采取大量行动,更不用说那些仍然认为气候变化不是由人类引起的民众了。
更重要的是,在看不到明显成果、缺乏成就感的情况下坚持采取行动缓解气候变化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减缓气候变化需要全球的、持续的行动才能看到较为乐观的成果。为了使控制温度上升不超过1.5℃,不仅需要实现净零排放,还需实现负碳排放。由于缺乏成就感,大众往往缺乏动力在所有情况下坚持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3 解决措施
3.1 让减少碳足成为一种时尚
除此以外,传统农民也在改变。记者了解到,在南方地区11、12月果子即将就熟的青转黄阶段,用户减少了氮肥、磷肥的施用,仅用一部分钾肥。在一些企业的促销现场,平时卖到180元甚至200多元一袋的复合肥,即使卖150元一袋,农户也不为所动。记者问农户:“促销的复合肥比平时便宜很多,你们不买吗?”农户悄悄告诉记者:“复合肥里面虽然有15个钾,但是还有氮、磷。磷肥前期都施过了,我们就想用点儿单质钾肥。”
3.2 创建一个记录碳足的应用程序
此外,许多人认为气候变化是潜在的、遥远的。根据耶鲁大学气候变化通讯项目的调查显示,在2017年,72%的被调查者认为气候变化会伤害后代,而只有45%的人认为这会对他们自身造成伤害。此外,公众似乎认为气候变化是优先级较低的问题。在2018年,一项关于公共政策优先事项的研究中,大多数人认为恐怖主义,教育和经济等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分别有73%、72%和71%的人认为是最重要的议题,而气候变化在名单上的优先级接近最低,只有46%的人认可它的重要性。根据这项数据可推出,人们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不那么紧迫和激烈的问题。它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而且对于某些地区的人来说是不易察觉的。其后果不会对他们有严重影响,破坏他们的日常生活或直接威胁他们的人身安全。
3.3 名人效应
相比于易发生过的灾害,人们往往对于未经历过的危机更缺乏作出行动的动力。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的调查,发现居住在海岸线附近的人们比居住在内陆的人们更容易担心气候变化对他们社区造成的破坏 (沿海城市较可能经历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海平面上升,洪涝灾害和风暴潮)。德克萨斯州的大部分地区自2010年10月起经历了严重的干旱,部分地区的干旱已经持续3年了。此外,2017年,79个热带或亚热带气旋对美国佛罗里达州造成严重影响,并总计造成约1230亿美金的损失,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厄玛飓风。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体验气候变化的影响更有可能激起人们的焦虑并提高他们参与减轻危机的意愿。
武当山风景区应加强依法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力度,自觉遵守网络法律规范,特别是加强微信、微博清理。不断地提高法律规范意识,加大对自媒体使用过程中侵权、违规、投诉的打击力度。加强景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公众公德意识和手机网络传播意识。景区自媒体维护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审查的游客发布的信息内容,一旦遇到虚假信息或非法言论发表,拒绝后及时删除。此外,鼓励游客行使参与权,举报不良信息,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同时分享信息,遵守规范并保持良好的操作秩序的平台。
4 总结
从个人角度来看,美国民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将其视为一个对个人造成威胁的现象,并且缺乏对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亲身经历,认为它是潜在的、遥远的。由于人们不相信气候变化会直接伤害他们,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采取缓解措施。此外,气候变化并没有打破民众的道德底线,因此减少温室气体很难被视为道德责任。成就感对于坚持不懈有重要作用,但气候变化需要全球的、持续的努力,且行动带来的成果是不易于察觉的,阻碍了民众对于减碳行为的坚持。本文提出一些理论方法以促进人们的意愿和行动,例如,使减少碳排放成为一种时尚,量化日常减碳行为以提高民众的成就感,和利用明星效应呼吁对此的关注。
了解大众的态度及其形成原因对于引导他们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的改变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民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以及其成因,以对中国乃至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问他有所启发。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民众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应世界公民的态度并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走向。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并希望呼吁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并对未来的研究以及应用有所启发。
分析问卷数据了解到,住宅为一层的比例为78%,住宅为二层的比例为22%;住宅围护结构为砖房的比例为92%,土房比例为8%,说明一层砖房为北方农村住宅的典型形式。
参考文献
[1]江 刚.美国环境状况报告有意忽视气候变化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3(5):19.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066(2019)10-0323-02
收稿日期: 2019-09-02
作者简介: 李诗睿(2002-),女 ,汉族,广东广州人 ,高中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
标签:美国论文; 气候变化论文; 研究论文;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