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大突破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大突破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大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重要文件,不断细化和明确了这一目标的宏伟蓝图和具体框架。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我们党在进行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过程中,已经比较成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

一、突破历史时代的局限,重现马克思主义光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是从16世纪初开始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都处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体上说都采取了一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依靠“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运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包括古典学派和以后各个不同的庸俗学派,都极力推崇这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的、绝对的、永恒的模式,其中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也是万古长存的。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历史的发展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里昂二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罢工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种代表未来历史发展方向的力量走向了历史舞台,世界历史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革命运动需要革命的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研究了资本的本质,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终于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断定:市场调节体现“个人劳动产品的私人交换的社会制度[①a]”;而未来社会则是由计划调节的社会。那时的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社会生产高度集中统一,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达到最完善的程度。阶级消灭了,国家消亡了,商品货币不复存在,以大量社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为代价的市场调节方式也自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整个社会生产以一种自觉的计划调节,实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永恒过渡[②a]。

毫无疑问,马克思是集人类思想文明精华之大成,站在无产阶级特有的立场和观点上,才提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这种根本趋势的。它体现着这个以最终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为己任的阶级的基本要求。在这种革命理论指导下,19世纪末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国际工人运动,直接威胁着资本家阶级的存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把马、恩的思想付诸实践,开创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尝试。但是,马、恩和列宁并未穷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有的一切。历史告诉人们,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现实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转变,传统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完全自由竞争的理论假设在垄断统治面前失灵。垄断统治的发展使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愈益尖锐,终于引发了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为了拯救垂死的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强调要对社会进行总需求管理,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借助于“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不足。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转变为国家干预下的市场经济的开始。二战后,这种趋向得到了极大发展。法国从1947年起实行“莫尔计划”,日本从1956年起实施“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德、英、瑞典、印度等各类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程度不同的国家干预。这表明历史时代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已不再仅仅同自由市场经济相连,它也要运用计划和其它手段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从另一方面看,以马、恩设想的计划经济为依据的社会主义开始于俄国的十月革命,历经短暂的军事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后,从1929年起实施5年经济计划,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初步实践显示出应用计划手段能够大规模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长处。在这种体制下,苏联不仅胜利地完成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胜利,而且由一个欧洲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一跃而居为工业上占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我国在建国后也实行这种体制,提前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迅速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体制存在的问题越益显得突出起来:一是用计划排斥和取代商品经济和市场的作用,使整个经济运行呈现一种僵化、死板的状态;二是把计划经济等同于指令性计划,抑制了企业活力使其丧失了积极性。这使得社会主义各国经济长期陷入了停滞状态,最终使这些国家不得不引入市场机制,以弥补现存计划体制的不足。由此,不难看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已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个明确的事实。承认、认识这一事实,并由此提出正确的战略措施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这是否意味着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否。恰恰相反,这种做法对于发展和振兴马克思主义是绝对必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及其基本原理并没有错。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永远是指导我们前进的行动指南。但我们却不可把它变为僵硬的教条。真理总是具体的。马克思在自由竞争时期所概括出来的结论,对那个时代来说,永远是正确的。但后人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新情况和社会主义实践所遇到的新问题及时改变一些过时的看法,同样具有真理性的含义。它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经过不断充实、丰富,才能焕发出永恒的活力。我们不可忘记,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极深的半殖民、半封建传统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时,有些人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克服了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才使人们从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开创了一条前人未走过的革命道路并终于取得成功。与此相似,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作的一系列新的论断,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市场和计划的许多精辟见解,就是在新的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的典范,它突破了历史时代的局限使我们的旗帜再次展现新的光彩。

二、突破传统范畴束缚,重振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过去的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它是前所未有过的,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在谈到社会主义的时候,人们也许会想到傅立叶、欧文、圣西门这些空想社会主义的先哲们,还有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遗憾的是这些人并不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更不会发现埋葬旧世界的伟大力量,因此,他们的共产主义只能是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至于象蒲鲁东、杜林那样所鼓吹的“人民银行”、“经济公社”之类的东西也必然破产,从本质上说,是因为他们逆历史潮流而动,想用小资产阶级天真烂漫的想法去改变整个世界。马克思当时曾用犀利笔锋,深刻剖析并痛斥种种空想或反动的社会主义学说,并论证和构建起以资本为核心的一整套逻辑范畴,形成无以伦比的科学体系,从而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商品、货币以及资本、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等范畴从此为无产阶级所熟知。我们的人民政权就是以消灭、排斥这些范畴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革命历史。然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似乎要比革命的过程更复杂一些。建国几十年来的经验告诉人们,否定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是不可取的,它导致了“一平二调”、“一大二公”等种种破坏生产力的做法,即使是对资本、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也不可采取简单否定的做法。事实表明,当我们鼓励商品生产、尊重价值规律、允许私营经济发展、开放劳动力市场时,社会经济就得到较快的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也就得到了较高程度的满足。反之,当我们限制商品生产、轻视价值规律、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封闭劳动力市场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出现萎缩现象,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就长期处于不能得到正常满足的状态。过度的排队现象,过分的票证制度是我们长期贯彻计划经济而取消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本应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曾为满足温饱而几乎竭尽全力。面对这一现实,如何使社会主义振兴遂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重大课题。由农民群众首创并得到邓小平同志大力支持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打破传统范畴上的束缚,把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引入农村经济生活。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把商品和价值的范畴又直接引入城市经济和国有企业运行中,引发了以承包制为主流的工业企业的改革热潮。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此基础上,翌年11月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果断提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举措,并使用了资本和劳动力市场这样的重要范畴。至此,与重新振兴社会主义相关的主要范畴基本提出完毕。

社会主义不仅有商品、价值,而且还有资本、劳动力市场,这不是一种悖理?这岂不是在重复蒲鲁东的“人民银行”和杜林的“经济公社”?许多人对此深感不解。正是在这个多年来束缚人们思想的要害地方,我们党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完成了社会主义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个创举的理论支点有: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我们根据当前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不发达的初级阶段的观点,把马、恩所设计的未来理想社会,溶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中来,使一系列本来只应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范畴概念科学而合理地找到了新的安身立命之地。第二,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b]这一定义,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特别是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误区。这就为我们肯定现实生活中的资本等重大范畴,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第三、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在审视商品的短暂性和资本的历史性的时候,就更应看到这些范畴和概念所具有的共性,更多地把它们当作发展生产力的形式来看待,从而为我们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范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除此之外,关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主张和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等理论,也是重要的理论支点。通过这些理论支点,我们终于冲出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理直气壮地肯定那些过去多少年来予以否认的范畴,这使得社会主义获得了宝贵的重新振兴机会。

三、突破体制改革中的难点,实现整体创新

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们党的领导的改革过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发点、关键点、着力点等一系列难点问题的解决,表明我们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步入新的轨道,整个国家、民族和人民从此开始实现一种彻底的整体创新。

一、把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准确区别开来,又科学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终于突破了姓“资”姓“社”争论的难点,选准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发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中,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区别是不明确的。在许多地方他们是将二者当作同一的概念来使用的。例如马克思历来是把发达的商品生产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同义语,而较少从经济体制这一角度去另加界定,他说:“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商品生产才表现为标准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②b]显然,发达的商品经济在这里只作基本制度意义上的理解。恩格斯也在《反杜林论》等许多著作中把商品、价值、市场等看作是具有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属性的东西。恩格斯曾说过“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被消除”。[③b]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拘泥于马、恩的这些说法,没能把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区别开来,许多可行的措施延误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迟滞了改革进程。邓小平同志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④b]这就把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明确区分开了。但我们又必须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因为抽象的经济制度或抽象的经济体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邓小平同志说:“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样做是否违反社会主义原则呢?没有。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⑤b]很明显,坚持公有制、坚持共同富裕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同时要改革旧有的经济体制。把这两方面科学地结合在一起,以此为出发点,我们才真正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大创新。

二、把计划与市场都看作是经济手段,把二者的对立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分的标准中分离出来,突破了社会主义是单一模式的难点,从而解决了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点。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社会主义一直作单一模式的理解,把计划看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特点,而把市场看作是资本主义本质的特点,认为二者绝对对立、互不相容,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观点,只是市场经济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和计划经济产生于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段历史的反映。我们党根据世界上出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和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实际,对计划和市场重新认识和界定:一、计划和市场是现代东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中共同的东西。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但它们都没有改变各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由此可以推出,两者都属于经济运行的范畴,都是用来调节经济的手段。二、把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结合起来,这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三、从实际经济运行过程来看,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的确各有自己的长处。前者更适用于宏观层次,对调节社会资源配置有长处;而后者更适用于微观层次,对调节微观资源配置有更积极的作用。只有把二者的长处科学地结合起来,经济运行才会显出更充分的合理性和更好的效益来。

把计划和市场的对立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分的标准中剥离出来,还它们都是发展生产、调节经济运行手段的本来面目,意义极为重大。这是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点。我们只有这样看待和处理问题,才能彻底打消发展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重重顾虑,放心大胆地把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各种组织形式推向新的更高阶段。各种股份公司,多种投、融资体系和各类劳动力市场都应大力发展起来,以使我们尽快改变过去那种过分依赖计划的传统作法,从而扭转生产过程中的僵化、死板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大踏步向前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明确了当前改革的基本着力点,突破了80年代流行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使我们从错综复杂的改革阵局中理清了头绪,实现了我党在改革战略上的重大调整。改革伊始,面临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孰轻孰重,一下又难以看得清,摸得透。从“拨改贷”到“利改税”,从“利改税”又到“企业资本金制度”,其中经历了不少的反复;从国家计划指令生产,到“国家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几经周折。十几年来所积累的多方面的经验,终于使我们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涉及各个层次的一场革命,单兵突进是不可取的,必须系统地从整体着眼首先把握好基本框架上的着力点,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由此,经济体制改革从战略上争取到了主动权。根据十四大以来我们的主要做法,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着力点应该是: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经1996年3月召开的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规定,“九五”末,要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家在近期要集中力量抓好100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改革与发展,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我们必须采取积极而又稳妥的步骤,尽快形成比较完整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等市场也要及早形成。要在全国统一的市场基础上不断完善市场组织和市场调节组织,形成合理的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从而使我们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操作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三、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中央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四、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工资形成机制。国家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并采取必要的手段调节过高收入。我们还要积极推进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五、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这五个着力点是经过多年改革实践的经验才概括出来的。它们既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其基础是以公有制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五个着力点的提出使我们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的目标框架,从而使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质的突破。从而,我们走出互相撞车、互相挤兑的难堪境地,实现了战略上的重大调整,这体现了我党在新时期可贵的创新精神。无容置疑,只要沿着这条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注释:

①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

②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7页。

①b《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②b《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0页。

③b《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07页。

④b⑤b《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

标签:;  ;  ;  ;  ;  ;  ;  ;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大突破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