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图书馆定位研究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等新型媒体蓬勃兴起,占据了巨大的文化市场,图书馆事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转型时期。鉴于此,图书馆界对于新时期图书馆的定位开展了广泛而多维的研究与实践,既有务虚的从战略出发、从发展出发的定位研究与实践,也有务实的从环境出发、从管理出发的研究与实践,为方便研究,笔者将其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从环境出发进行图书馆服务定位
国外在考虑图书馆定位时没有孤立地在图书馆范畴内寻找定位,而是从图书馆系统环境出发考察定位问题,主要从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三个方面探索,这种探索对于直接面向社会的服务而言比较有价值,由此产生了图书馆服务的定位。
1.1 经济环境中的服务公益性
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着僵化过时的体制,图书馆界必须重视由此带来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对策。国际图联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2001年会上,专门公布了一份《国际图联关于WTO的立场》,强调在WTO环境下保障图书馆的利益并提高对图书馆价值的认识和关注;在支持WTO成员促进和培育民族文化的同时,反对设置任何障碍阻挡图书馆正常收集和传播的那些合法生产的信息和文化内容在国际自由交流;反对对印刷品及数字内容产品的进口征收关税或其他税收[1]。
国外学者对于经济全球化下的图书馆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如关于“市场失灵”的分析研究,在图书馆对于经济全球化具体应对上,方针定位较为灵活,但基本宗旨是在图书馆公益性的前提下,保证图书馆的最大化社会效用与影响力。现阶段有关公益性的争论仍然存在,但对于经济环境下图书馆有效运作的讨论与研究具现实意义。R.Rikowski提出国际图书馆界应特别关注WTO的影响,如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知识产权协定(TRIPS)对图书馆界可能会有深远的影响[2]。
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图书馆的基本价值定位就是为大众服务的非营利组织。Richard E.Rubin认为,图书馆为满足社会基本需要而存在,大众可通过图书馆获取社会各种图文记录。自19世纪以来,图书馆业即与护士、社会工作、教学、医学、法律、牧师等专业并列为服务导向的职业(service-oriented profession)[3]。
1.2 文化环境中的服务普适性
世界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这一环境下,国外图书馆更加重视服务的公平与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应“保证市民获取各种社区信息”,“为地方企业、社团和利益群体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务”,“支持并参与各年龄群体的扫盲活动和计划,在必要时发起此类文化活动”,“使社区每一个人都能确实得到图书馆服务”。国际图联执委会1999年通过了《关于图书馆与知识自由的声明》指出“图书馆应该为个人和组织提供终身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的基本支持”。从而确立了公共图书馆服务普适性的基本定位。
各国国家图书馆对于图书馆的全民服务都有明确的规定,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上明确提出其任务是保证图书馆资源可以被国会和美国人民使用,并广泛地保存知识与文明成果,为后代使用[4]。英国国家图书馆推出21世纪战略发展计划(1999~2002)。英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上宣称“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对一切来访者开放”[5]。不仅如此,国外城市公共图书馆也有类似的宣言,甚至在一些小的地区或者城镇图书馆中也在推行为所有公众提供方便自由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有人还提出建立多文化图书馆,作为21世纪的战略决策[6]。
1.3 技术环境中的服务个性化
新时期信息技术与网络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已不再局限于面向大众的一般化服务,而开始向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和特色服务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于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服务质量与速度,而最终目的是让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增值性服务。现在,国外图书馆已有一些服务实现了增值服务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如Mylibrary个性化服务、Information Commons服务、“一站式”服务、实时解答服务、首问负责制等。ALA下属的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协会(LITA)1999年对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预测,指出了图书馆技术发展的7大趋势,其一即定制与个性化,近十年来图书馆Mylibrary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印证了这种预测。另外,还有一些图书馆进行了个性化信息环境建设实践[7]。
服务个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图书馆更多地关注用户的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例如,美国Syrause University图书馆列举了数条在信息时代中该馆所应发挥的作用,其中重点强调了学术信息的传播以及对于用户的培训功能[8]。许多研究型图书馆也开始探索由基于资源的信息服务转变至为教学科研所服务的信息与知识服务[9]。服务个性化的另一重要方面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服务,大大增强图书馆的竞争力。美国未来图书馆学家罗伯特L·奥里森认为如果图书馆在信息社会里没有竞争力,将被新的信息机构所取代。以参考咨询为例,在技术影响下,数字参考咨询作为一个发展的方向也是图书馆的独特优势所在,学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B.G.Sloan早在1998年就指出了数字图书馆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的缺乏[10],C.Ferson认为下一代的大学图书馆参考服务必须重新认识信息服务的性质和影响因素,从而拓展和深化在网络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新的信息服务模式[11]。在图书馆与搜索引擎和商业性咨询机构互补关系问题上,Steve Coffman指出,搜索引擎存在其不可克服的不足,以及在何时需要图书馆力量的介入,并分析了图书馆参考咨询的独特优势等等[12]。
上述三个方面的服务定位,一是充分考虑到了变化的环境对于服务的影响,也充分考虑到经济、文化、技术三个主要的环境要素的作用;二是在坚持服务公益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服务普适性,并提出服务个性化的新定位,使得图书馆服务的定位更为全面。
2 从管理出发进行图书馆员角色定位
管理的关键在于人。在国外图书馆定位研究与实践中,特别关注图书馆职业的定位,具体表现为对于图书馆员角色的定位。
2.1 管理变革对图书馆员的角色影响
图书馆管理发生深刻变革对图书馆员原有的角色产生了影响,也提出了不断适应新的管理形势的要求。从业务流程上,管理重心从基础业务向服务转移,使原来的编目岗位在图书馆的重要地位已逐步被咨询岗位等面向服务的岗位所取代。据Stanley Wilder的调查,1990年到1998年,编目员岗位减少了63%,职能性专家岗位增加了72%[13]。从引入企业管理方面,新的管理模式对图书馆员职业是一个挑战,例如,国外图书馆采取委托管理模式(Contracting-out)、PFI(Private Financial Initiative,公私合作项目)或称PPT(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效益。外包(Out-sourcing)模式在图书馆的广泛采用,使得ALA在1998年成立了“外包工作组”并设立公开论坛专门讨论业务外包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影响。有人认为,业务外包会让图书馆员削弱或者失去原来的技能基础,一旦业务外包不成功,外包业务的工作又由馆员负责,图书馆员重新掌握这些技能是十分困难的[14]。Michael Gorman指出,图书馆员的工作性质在过去20年里已有所变化,这种变化部分地是由技术引起的,部分地则是高度专业化和图书馆平行专业人员数量及其重要性的增加而引起的[15]。
2.2 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新要求
在图书馆向复合型图书馆转型期,出现了图书馆员职业的新的岗位,如适应信息服务的“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员”(networked information service librarian)、因特网服务协调员(Internet services coordinators);适应数字资源管理的电子资源图书馆员(electronic resources librarian);适应开放存取发展的开放存取责任馆员(open access officers)等。
另一方面,图书馆的转型对图书馆员有了更多更强的能力要求。专门图书馆协会(SLA)第88届年会通过的《21世纪专门图书馆员的必备能力和素质》文件对此有明确界定:(1)具备评价与过滤信息资源的能力;(2)具有与机构组织或用户的业务相适宜的专业学科知识;(3)开发与管理和组织战略方向一致的便利的、通畅的、高效益的信息服务;(4)向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用户提供良好的辅导和支持;(5)评估信息需求,设计和营销增值信息服务与产品;(6)利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来搜集、组织和传播信息;(7)通过合适的业务与管理途径与高级管理层沟通,宣传信息服务的重要性;(8)为机构内外的用户或个人客户开发专门化的信息产品;(9)评估信息使用的效果,开展信息管理课题研究;(10)根据需求的变化不断改进信息服务;(11)是高层管理者中的富有影响力的人物,是所属机构中的信息问题顾问[16]。这些要求突出了学科方面的能力和信息方面的能力。Leigh Estabrook综合50多位学者的意见,将21世纪图书馆应具备的特质分为知识、技能与态度三大项,知识项包括新兴技术、人性及人际关系、专业与世界知识;技能项包括图书馆中指导读者以及与他人合作协调;态度项则包括乐观、热忱、勇气、自信、幽默、意会、同情、耐心、利他、知识、好奇、亲切、坚持等[17]。说明未来的图书馆员将是具备职业性与综合素养兼备的人才。
2.3 图书馆员2.0
近几年来,在Web2.0的概念提出以及图书馆面临的Web2.0新环境下,从2005年9月起,美国图书馆界开始流行一个新名词“Library2.0”[18]。而Talis公司则推出了针对Web2.0的“Library2.0”白皮书,提出了四项原则:图书馆无处不在;图书馆没有障碍;图书馆请用户参与;图书馆使用灵活且具优势的系统。此后,为整合Web2.0和Library2.0,前加拿大图书馆协会主席Stephen Abram提出了新世纪图书馆员“Librarian2.0”的概念,并列出Librarian2.0的15项思维:理解Web2.0所带来的机会与力量;学习Web2.0与Library2.0的主要工具;整合电子、纸本与其他形式资源;使用独立的设备让资源便捷取用;发展整合性资源搜寻功能;连结文本中人、技术与信息;不放弃非传统的分类方法;接受非文字资源;了解长尾效应和具备调控新旧内容的能力;开放存取资源;连结用户与专家到实践社区共同讨论;使用和发展先进的社会网络;连结用户所使用的沟通方式;鼓励用户描述Metadata和撰写评论内容;了解大众智慧并掌握各种网络社群空间的角色与影响力[19]。由此可见,Librarian2.0不仅仅与Library2.0一样,都是以用户为导向的,而且确立了下一代图书馆员的新的角色定位。
这些研究与实践反映了国外图书馆职业定位的新动向,图书馆员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的变革不断对图书馆职业提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不断推进新岗位的产生,也促使图书馆员角色的转变。
3 从战略出发进行图书馆资源定位
图书馆的定位要有战略眼光,这种战略的思考对于图书馆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支持图书馆服务的一个保障。
3.1 资源战略从传统纸质资源向数字资源转移
新的信息媒介快速发展,图书馆如何保持自己的主动性地位,彰显自身的独特存在价值,需要给予特别关注。2002年6月27日,国际图联与国际出版者协会指导小组在巴黎会议上通过了《永久保存世界记忆:关于保护和保存数字信息的联合声明》,指出电子信息的持久意义以及保持其长期可获得性的必要,并提出IFLA和IPA以及图书馆界需要做的工作[20]。美国更早于1996年发表“本顿报告”(Benton report)提出:图书馆的未来应该是实体和数字化资源的“复合体”[21]。
3.2 从事业定位到类型定位
新时代的研究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不再是统一提倡大环境下的总的事业定位,而开始关注某一类型图书馆的定位,如《图书馆定位的新模式》[22],以及与各个馆的实际相联系,从一个更为微观的层面切入,与过去相比具有更大的实践意义。内容涉及多种类型的图书馆,研究方向也更专指、更切合实际。
A.Wissenburg认为复合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在于存取而非拥有,强调各组织机构间的协同工作能力,通过书目记录、文献发现与传递系统等方式与其他机构间协同合作建设馆藏[23]。E.Roberts总结了大学图书馆形成的三种模式:拥有、存取和复合模式,分析了拥有和存取两种模式的原理与优势以及由于人们逐渐依赖存取模式引发的问题,提出复合模式最可能满足所有用户要求的建议[24]。虽然关于联合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如何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互补、合作以及在整个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定位问题还鲜有涉及,这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方面。
3.3 从图书馆合作到图书馆联盟
《公共图书馆宣言》主张,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之一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赞赏文化多样性”;“必须确保与有关合作伙伴——例如用户群体和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地方、区域、全国甚至国际性合作。”2001年OCLC制定了一份战略规划,即《扩展OCLC的合作:3年规划》,强调了“图书馆合作的延伸”[25]。
F.J.Friend认为,图书馆联盟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阶段,它的功能不只是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合作,它更关注的是期刊的采购,尤其是电子资源的合作采购,以保证更低的价格和更有利的许可条款[26]。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WRLC)、美国国家数字化图书馆联盟(DLF)等组织注重网络信息的共同需要,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现实的联盟仍是地方性、区域性的,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超联盟组织的新尝试开始出现,如1997年在美国丹佛成立了“图书馆联盟国际联合体”(ICOLC),其基本功能有藏书建设协调、电子资源集团采购、电子资源存储与运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联合目录、人员培训和藏书保护等[27]。据笔者的统计,参加ICOLC的各国图书馆联盟已达到202个[28]。国外学者还关注“结合图书馆(Dual-Use Libraries)”的研究,即两个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结合,KenHaycock指出,结合图书馆较之以往的图书馆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必须保证结合者的价值观的一致,同时在任务、规划、目标和侧重点上做出规划[29]。Alan Bundy与Larry Amey则对结合图书馆的操作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设法提高利用率[30]。Anthi Katsirikou提出了在图书馆联盟中进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图书馆联盟中知识管理的功能模型[31]。
国外图书馆建立的数字资源战略、开放存取战略以及图书馆联盟战略,使图书馆资源有了明确的定位,这种定位既能明确各类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长远发展目标,也能解决图书馆资源有限性与服务无限性存在的实际矛盾,满足现实的资源需求,真正对图书馆业务起到指导作用。
4 从发展出发进行图书馆社会功能定位
4.1 学习型社会教育功能的强化
在学习型社会,图书馆作为大众文化服务机构,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信息提供者,更要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在公共图书馆,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在《公共图书馆使命陈述及其服务的必要性》(1979)之后,又推出了《公共图书馆计划与功能设计:选项与程序指南》(1987)、《面向结果的计划:图书馆变革过程》(1998)和《新编面向结果的计划:流水作业法》(2001),以及英国文化、传媒及体育部的《未来框架:新十年的公图书馆、学习与信息》(2003)等,都强化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教育职能。而在实践方面,国外更加普遍,如里士满图书馆1994年以来一直扮演着教育家的角色[32]。在高校图书馆,教育环境的改变促使学习型图书馆的建立[33],图书馆发挥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帮助师生成为信息专家,有关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成为国外的一个热点。Natalie Pelster承认技术是先进的,但是图书馆员必须把握其应用的正确方向从而实现自我的目标。工作与技术有关,但是更关键的是理论、教育、目的,从而最终实现图书馆教化功能[34]。
4.2 信息化社会分工协作的加强
信息化社会使图书馆处于一个庞大的互联网络与社会网络之中,协同合作必不可少。通过广泛的合作,将促使图书馆增加向社会提供必要的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机会,并且与用户建立起更加密切的联系,也将促使图书馆利用先进的技术产生出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图书馆与其他社会机构密切相关。不久前建成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文化定位是:世界的知识中心和信息时代的发端;多元化和多样性对话学习的中心;开放、对话和理性的精神;承载人类全部和不同的经验[35]。可见,图书馆已经不单纯是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存在,而代表了人类一种文化精神与传播使命。大英图书馆2005-2008年战略规划指出,基础研究不是图书馆的核心职能,而且从历史上来看,图书馆也没有创造很多的知识财富,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支持他人的科研上[36]。
图书馆与其他信息部门密切相关。大英图书馆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是在微软及其他合作者的帮助下,并吸收了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国际技术指导小组的建议而构建的,这也反映了图书馆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发展关系日益密切。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2005-2010战略规划指出,图书馆的使命是创造并持续提供一个易用的、值得信赖的信息环境,与学院的教师和员工、MIT的学术和行政部门、同行和产业界感兴趣的团体进行合作。在出版业和信息技术上,提出在与教员和MIT出版社共同为目前的学术交流难题开发解决方案方面,MIT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角色[37]。与之类似,R.Rikowski提出图书馆与出版商是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相互依存,必须加强和扩大,二者都拥有共同的目标,也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要想在未来生存,双方都需要把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加强彼此的合作[38]。
4.3 数字时代图书馆角色与功能的多元化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角色与功能定位已不单纯是在传统的某一方面,而是呈现出多角色和多功能的发展趋势。OCLC 2005年11月出版的年度趋势报告《图书馆和信息资源观察》,分析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者的角色区分,认为在信息使用者看来,图书馆仍然是重要的学习场所,也拥有服务免费、场地舒适及提供信息内容可靠的优势[39]。2007年4月16日,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2007年《美国图书馆状况》报告,用一系列统计数据证明图书馆依然重要。2007年5月6日,OCLC负责人在国际图联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年中会上,报告了最新对全球数以千计用户所进行的图书馆利用专门调查,也证明图书馆仍是广大市民学习休闲的场所。可见,尽管新的角色与功能在不断增加,但原有的角色与功能仍然存在。
Peter Brophy将图书馆的功能发展分为三种定位:一是知识模式(knowledge models),知识型图书馆不再简单依靠馆藏目录提供服务,而是利用更广泛的工具,提供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帮助用户在全球信息中获取个人需求的知识;二是信息构建模式(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models),这种图书馆扮演信息资源挖掘、指引、申请和传递的功能,也就是信息中介和信息门户的角色;三是多元模式(multiple models),这种图书馆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优势,同时兼顾传统、记忆、学习、社会资源四大功能兼具的多元发展[40]。由此可见,数字时代既综合了早期的保存和传递文化的角色与功能,发展为知识中心和学习中心的角色与功能,又充分运用了现代技术与新环境的优势,发展信息中介与传播的角色与功能。
面向未来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社会的变化,学习型社会、信息社会和数字化社会决定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定位,一方面,图书馆要在未来社会与相关机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必须保持其功能特色;另一方面,为适应复杂的社会必须重视功能的变化与新功能的产生,多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第一,近十年来国外对图书馆定位的研究已经达到较为深入的层面,既有对一般图书馆进行的定位研究,也有具体图书馆的定位实践,而且图书馆的定位研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多与实践中图书馆的角色设计、战略计划相配合,使得理论上的建树很快得以具体的贯彻实施。第二,国外图书馆的定位研究与实践围绕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微观方面突出服务与职业定位,宏观方面突出资源定位和功能定位,虽然国外图书馆定位研究中很少有关于整体定位的阐述,但这四个方面的定位成为图书馆整体定位的基础。第三,国外图书馆的定位研究与实践始终因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将图书馆定位放在社会系统中,重视用户需求与社会分工,既能传承图书馆定位的优良因素,又能开拓创新,提出与实践新的定位。这些是国外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好的原因之一。与此相比,我国的相关研究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借鉴。
收稿日期: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