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论文_秦志刚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论文_秦志刚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 山西高平 048400)

摘要:我国因煤矿开采发生安全事故至死的案例不计其数,不利于煤矿生产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煤矿生产行业采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对煤矿生产中所接触的风速、瓦斯含量、温度、排水量与烟雾含量等参数进行捕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为煤矿开采行业的安全性带来保障,还使煤矿的开采效率大大提高,可促进煤矿生产行业的长稳发展,本文对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希望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煤矿;监控;通讯技术;发展

引言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煤矿产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能更为高效、合理地开展资源调度、抢险救灾与指挥决策,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监督成效。新时期,为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应重视信息化建设,设置安全监控系统,获取第一手电子资料,便于对事故及时作出反应与处理,以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利于促进煤矿产业高效、有序运行。

1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重要性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实施了产业信息化建设,当然,对煤矿产业来说也不例外。在煤矿生产领域实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管理系统[1],借助信息技术这一重要载体来管理井上安全问题,及时将井上的安全信息传输到观察室,便于管理者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信息技术在煤矿生产系统中的应用,能借助技术分析与了解各项数据,及时发觉危急情况并警示,大大提升安全管理效果,便于提升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的准确度。借助信息化系统,能深度收集与分析采矿数据,利于煤矿企业获取真实而有效的信息,能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合理处理,通过此种操作,能大大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而今,在井上煤矿生产领域应用信息化系统主要是对事故急救、采矿生产等实施系统化的管理,借助信息化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其应用效果比较理想,且普及度更高,主要涉及到集中控制系统与束管检测系统,进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以神华系统为例,主要是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矿井信息进行分析,借助光纤传递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打造更为科学的综合性信息化系统。此外,伴随着信息化系统不断发展,其在煤矿产业上的应用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很多煤矿企业都安装了数字电视与监控摄像头,旨在借助图像平台了解井上操作的实际情况[2],及时追踪好采矿人员的具体位置、数量,打造一个更为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以求更大程度地提高煤矿生产与运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这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2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现状

2.1系统不完善

如今,很多煤矿企业对信息化技术的认知度还不够,未意识到信息化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因此,在技术投入、设备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的现象,再加上技术不到位,缺乏科学的生产计划,同时,对数据的分析力度不足,分析准确度缺失,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对缺乏,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2.3没有实现动态监控与无人职守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的情况一直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中,因此,完全静止的监控手段对于安全生产来说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只有实现动态监控与无人职守才能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监控与有效通信。例如,可建立井下移动通信系统与无人机监控系统。但目前阶段大多数煤矿的监控依然是以静止监控系统为主要的监控方式,同时监控结果也无法实现全范围的覆盖,存在较多的监控死角,这些都为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3缺乏明确的安全目标

从煤矿安全生产的实况来看,有些煤矿企业并未规划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也比较缺乏,生产流程缺乏具体化,时常忽略了信息技术管理人才在整个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性,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变得十分混乱,无法更好地发展煤矿产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

3.1无人地面遥控技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许多地区都不具有人工巡视的条件,但这些地区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在传统煤矿生产中这些地区往往最终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盲区,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将无人地面遥控技术应用于安全生产中可实现对煤矿生产全方位与全过程的监控,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的生产安全性。在无人地面遥控技术中最关键的技术为煤岩识别技术与仪器,因此,需要研究煤岩分界识别技术和仪器,研究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精确定位技术,进一步提高监控的可靠性,实现无人工作面地面遥控。

3.2生命搜索与精确定位技术

救援也属于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的重点关注内容,一旦煤矿发生灾难,必须要及时展开救援行动,保证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现阶段生命搜索技术与精度定位技术是影响煤矿救援效率的重要因素。但现阶段的生命搜索技术主要针对于地面开展,井下矿难的条件相对较为复杂,无法将现阶段已有的生命搜索技术应用于井下救援当中,现阶段必须要研究用于煤矿井下的生命探测与定位技术。研究能穿透煤岩冒落物的矿用防爆超宽带生命探测雷达、矿用防爆超低频生命探测仪、矿用防爆便携式人员位置检测仪、矿用防爆光学生命探测仪、矿用防爆声学生命探测仪等。现阶段大多数煤矿井下GPS(全球定位系统)信号都无法覆盖所有巷道,这就导致在实际救援过程中无法实现准确定位,现阶段必须要结合煤矿的具体网络结构与定位方式,研制出具有精确井下定位的技术与系统,实现煤矿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3]。

4对未来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的展望

4.1可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精准的定位

如果煤矿开采不幸发生安全事故后,为了使工作人员受伤率降到最低,需要第一时间了解到井下开采人员的具体位置,才可方便后续的救援行动。就目前我国煤矿开采行业而言,大部分以漏泄电缆与RFID等方式来给井下开采工作人员进行人身定位。这些定位技术对于煤矿开采不幸发生安全事故后无法实现对井下开采工作人员的精准定位,从而影响后续救援工作的时间,无法满足对事后的救援要求,所以对于今后的煤矿开采行业而言,人员精准定位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4.2趋于一体化发展模式

靠近煤矿一体化通信技术与系统具有避险与逃生声光提示、应急扩音通信、位置监测、报警联动等多数功能,可完善对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的实施,从而全方面的进行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煤矿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于煤矿一体化通信技术与系统对因开采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使因事故带来的人身安全问题得以降低。

4.3加强对生命探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该技术的作用与人员精准定位技术相仿,为的就是在煤矿开采危险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了解到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具体位置,大大减少因准备工作所浪费的时间,对煤矿开采事故受到伤害的工作人员及时救治,加强生还率。因煤矿开采工作环境与各项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技术的展望还需要以煤矿井下生产工艺环境来设计出适应各种煤矿开采环境的生命探测技术,以此来保证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需采取科学的技术完善我国煤炭开采工作,从根本上保证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使我国煤炭开采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推动我国煤炭生产开采的数量及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煤矿行业的长久稳定性发展,持续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前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继平.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趋势[J].工矿自动化,2015,41(04):1-5.

[2]吕志强.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现状及趋势[J].中国煤炭,2014,40(05):89-92.

[3]郭星歌.矿井无线网格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3.

[4]孙继平.现代化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J].工矿自动化,2013,39(03):1-5.

[5]孙彦景,钱建生,李世银,窦林名.煤矿物联网络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1,39(02):69-72+79.

论文作者:秦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论文_秦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