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罗悃中学,贵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0108)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便于更好地提高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标新理念下必须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积极参与新课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只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将各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理念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够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同时不断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背景和环境,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除了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还要从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等方面出发,对其教学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数学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很广泛,与很多课程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通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客观上还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合理化,这样可以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更加符合。所以,在当前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创造一个更加繁荣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挖掘教材的素材,增强师生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特别是新授课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应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学,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合理组织教材,充分挖掘潜在的生活素材,找准每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数轴上,点A表示-3,从点A出发,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多少? 显然,这是一道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正确理解数轴的相关概念和动点的意义,就能得到相应的答案.点B表示的数是-3+4=1或-3-4 =-7.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教师可对这道习题作进一步探究活动.探究1:动点的左右运动;探究2:动点的相遇问题; 探究3:多于两个动点等.通过变换不同的角度,创设不同的问题设问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如,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两条重要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相互重合(即“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其实,在求解和证明有关两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时,可以考虑构造等腰三角形,并利用上述性质加以解决。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更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直接的途径。教学情境刚好符合这一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积极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素材,从而创设出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以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丰富教学内容。譬如,在教学“有理数”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一辆汽车从万达广场出发,沿公路向南行驶3 千米,接着又掉转车头向北行驶3 千米,请问汽车在什么位置?这样既可以调动起学生学的求知欲,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多引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例子.引入恰当合理、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不仅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给予他们愉悦的心境,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大范围普及与实施,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加快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创造一个高效活跃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刘珂岑.增强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2.
[3]黄文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论文作者:姚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有效性论文; 角形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