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药对在中药方剂配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戴玉梅

黄芪药对在中药方剂配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戴玉梅

福建省浦城县医院 353400

【摘 要】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临床通过研究黄芪药对之功效,对黄芪补气生血、补气健脾、升阳举陷、固表止汗、益卫固表、生津、益气、补气利水、安胎等功效展开论述,以期为临床临证用药、合理配伍中药方剂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黄芪药对;中药方剂;配伍

黄芪原名黄耆,性微温、味甘、色黄,归脾、肺经,可升阳补气、生津养血、托毒生肌、固表止汗、行滞通痹,利水消肿,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气虚水肿、久泄脱肛、痈疽难溃、表虚自汗、内热消渴、中气下陷等症[1]。黄芪主要产自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等地,其中蒙古栽培的黄芪质量最佳。该药古代炮制方法多样,有酒炒、米炒、乳汁炒、盐水炒、姜汁炙、蜜炙等方法,现代仅用蜜炙。而黄芪除自身具有良多功用,一补诸虚不足、二益元气、三壮脾胃、四去肌热、五排脓止痛、内托阴疽,此外其配伍不同的中药亦可发挥不同功效。本研究即根据临床常用的几种黄芪药对,如黄芪-当归、黄芪-防风、黄芪-人参、黄芪-防己、黄芪-桂枝、黄芪-熟地黄、黄芪-地龙、黄芪-升麻、柴胡等,分析黄芪中药方剂配伍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配伍黄芪药对提供借鉴。

1 黄芪-当归

黄芪气微温,可升可降,乃补气之良药,入手少阴、手太阴、足太阴之经。黄芪不仅能够大补元气,固浮散阳气,亦可补脾肺之气,从而资生血之源。当归性甘、味厚,属阴中之阴,可益血和营、起到阴长阳生、活血旺气之功效。两者配伍致补气生血之功增强,名曰当归补血汤,由黄芪与当归以5比1的比例构成,主治气虚血亏,血热、血虚等症。根据“有形之血无法速生,当急固无形之气”原理,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固表;同时有形之血无法自生,由无形之气而生,故治疗机制为补气生血。黄芪重用后,脾肺之气得以大补,肺乃气之主,气是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物质,正所谓“气止则化绝”。脾统摄一身血液,其所吸收的水谷精气结合肺所吸清气,可贯注心脉,生化气血[3]。故脾肺与生血紧密相关。黄芪如脾肺,可实现双补气血。方中配伍当归可补气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热自退。该方适用于肌热面赤、脉洪大而虚等血虚阳浮发热证,亦可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疮疡溃后久治不愈合等,适用于晚期肿瘤患者血虚体弱、面色黄白之证。

2 黄芪-防风

《本草衍义》云:“黄芪,防风,世多相须为用。”黄芪甘温,归脾、肺经,既可大补脾肺之气,已能够固表止汗。防风味辛、甘,性微温,药性缓和,属于润剂。黄芪配伍防风可固表去邪,祛风不伤正。玉屏风散,属补益之剂,可益气固表止汗,常治卫气虚弱、自汗不止,易感冒者。方中黄芪属君药,内补脾肺之气,外固表止汗;防风为佐药,可散风御邪。二药配伍,一固表,一散表,可达益气祛邪、解表止汗之效,实现标本兼治。黄芪得防风可无恋邪之弊,防风得黄芪,可不致发散太过,补中寓散,散中寓固,适用于各种肿瘤见卫气不固、汗出、自汗之证。此方适于治疗卫表不固、卫气虚弱之症,表气之虚致自汗。

3 黄芪-人参

黄芪甘温,具有补气健脾之功效,人参甘温,归心脾经,乃补脾益肾、补心益智之良药,可助养精神,黄芪与人参配伍,可提高补脾益气之效,增加脾胃之气,生化气血,同时可将补气摄血,助阳生阴长。归脾汤属补益之剂,可健脾养心,补血益气。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旺气生血,且气壮可摄血,致血自归经;人参和中益元气。黄芪与人参配伍为用气补药,可发挥气血双补之作用,同时可达摄血止血的目的。人参得黄芪兼能补营卫而固腠理,健脾胃而消痰食,归脾汤可治面色微黄、健忘失眠、心悸怔忡等心脾气血两虚证或皮下紫癜、便血、妇女崩漏等气血不摄之证。对于经常性觉得周身乏力、四肢困乏、盗汗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4 黄芪-防己

黄芪味轻气浮,可固表止汗,补脾益肺,除水温,升清阳,利水道,司气化,实为补气利水之良药。防己性寒,味辛、苦,归经肺、膀胱,善走下行,可通十二经,具有除湿利道、通窍之效,亦可分湿热,泻下焦血,常见于风湿痹痛、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疾病。黄芪与防己二药配伍,防己偏于泻,黄芪重在补,防己主要为降,黄芪则以升为要,二者一利水、一补气,扶正祛邪,兼顾邪正,固表去邪,祛风且避免伤表,且行水利气,起到利水消肿,益气健脾之功效。防己黄芪汤属祛湿剂,可健脾利水、益气祛风,黄芪与防风同为君药,黄芪固表益气,兼利水,防风祛风行水,两药结合,共奏健脾行湿而利水、益气固表而祛伤之效,且可实现不伤正,不恋邪,进而固表虚,去风湿,尤其能祛经络肌表之风湿。故该方常用于治身重微肿、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肢节疼痛等风湿证或表虚不固证。

5 黄芪-桂枝

黄芪乃补药之长,可补脾实卫、固表止汗,补表之卫气;桂枝亦称柳桂,辛散温通,可透达营卫,解肌去邪,助阳化气,内可温通四肢经脉,外可发散肌表风寒。二者配伍,黄芪得桂枝可固表而不致留邪,桂枝得黄芪则益气而振奋卫阳,两药相辅相成,共奏和血通经、温阳益气、祛邪之功效,且避免伤正,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黄芪桂枝五物汤,属温里剂,可起到温经通痹、益气和血之效,方中桂枝可温经通痹、散风寒,黄芪则补表之卫气,配伍桂枝,共奏益气温阳、和血通痹之功效,故可治外邪入侵、邪滞血脉所致肌肤麻痹证。

6 黄芪-熟地黄

黄芪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可补气生津。熟地黄味甘、性温,入肝肾经,功可益精填髓、滋阴补肾,实乃补肾阴良药,亦可补阴益精生血、补血滋润,为补虚养血之要药。古代文献记载其功为活血填髓、滋肾补阴。黄芪配伍熟地黄可育阴泻火、益气固表,其中本为育阴泻火、标为益气固表,达到内守营阴、外卫固密之用。当归六黄汤为清热剂,可清虚热,育阴泻火。方中熟地黄归肝肾经而滋阴补肾,方中倍用黄芪为佐可益气固表并固未定之阴[4]。两药合用,可使育阴泻火与益气固表止汗同行,可治阴虚火旺之证,如发热盗汗、口干唇燥、面赤心烦、舌红苔黄。现代医学中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糖尿病亦属阴虚火旺证。

7 黄芪-地龙

黄芪可大补脾胃元气,摄经络之真气,收旺气促血,祛瘀不伤正之功。地龙性寒、味咸,入肝、胃、肺经,善走窜,可通经活络,清热平肝。因性寒下行,故可解热疾、利小便,通经络。配伍黄芪,使补气通络之效增强,药力可行至全身。补阳还五汤属理血剂,可补气活血、疏经通络,主治半身不遂、血脉不利等正气虚弱证,根据气帅血行之理,方中以黄芪为君药,重用黄芪用以补元益气,旺气行血,进而祛瘀通络;地龙力专善走,以行药力,通经活络,使黄芪入血分,发挥行血之效[5]。两药配伍,实现补气药配伍活血药,本为旺气行血,标为祛瘀通络。此方可治由正气亏虚、经络受阻、筋脉筋肉失样造成的口角流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症。

8 黄芪-升麻、柴胡

黄芪具有补益中气、升阳固表之功,乃补中升阳之良品,升麻辛甘、微寒,归脾、胃、肺经,可升清阳之气,属升阳举陷之良药。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黄芪、升麻、柴胡三药配伍,共用寒热,并施补泻,升阳降火,升发阳气,致脾气周行全身,收升阳举陷、升清降浊之效。补中益气汤属补益之剂,主治脾虚气陷证。方中重用君药黄芪,以补益中气,升阳固表,但用黄芪一味药难收升阳举陷之效,需配伍升提药,共奏益气升阳举陷之功。现代药理学亦显示,单用升麻、柴胡或黄芪均无法发挥升阳举气之功,必合用方可奏效[6]。故方中佐以升麻、柴胡协助黄芪将下陷中气升提。该方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摄纳不力引起的久泻、脏器下垂等症。

9 黄芪-附子

黄芪可固表止汗、升阳补气。附子辛甘,纯阳,性走而不守,可通脉益火,属温补命门火,回阳救逆之良药,同时可暖脾胃,利水消肿。与黄芪配伍,黄芪善益气固表,固脱止汗,附子与其相使为用,共奏温阳益气,救逆、固表、止汗之功。芪附汤主治阳虚自汗证,如畏寒肢冷、自汗不止、脉沉迟无力[7]。方中黄芪性缓,无法到表,而附子具有雄壮之气,可将黄芪引走于表,助其功效。附子性辛温,且走而不留,与黄芪甘温性缓,各发所长,二药配伍疗效奇特。

10 黄芪-白术

黄芪乃补益中士,可温脾养胃,亦可补气安胎。白术味苦、性温,归脾胃经,常用于健脾益气,养血安胎。黄芪与白术配伍,可增强健脾益气,养血安胎之效。泰山磐石散为补益之剂,方中白术甘温,属健益脾气、培补后天之良药,可益脾胃清阳,黄芪可升阳益气,而固胎元。两者配伍,既可升阳益气固胎元,亦可补后天之本,资气生血。是故胎元固,后天足,使胎有所养,胎元稳固如泰山。泰山磐石散可治胎动不安、屡次堕胎宿疾或倦怠无力、面色淡白、食欲不振等症。

小结

黄芪属于补气之要药,与不同的药物配伍,可发挥不同的功效,并能够扩大治疗范围,为中药方剂配伍提供补充。由于黄芪补气功效可随其配伍药物入血,起到生血、行血之功效,并且借助补气功效,可向外走表,随配伍药发挥固表止汗、行水力气之作用。但上述功效非单用黄芪可得,需配伍相应药物方可奏效,这亦是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8]。另外,药物功效发挥的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配伍药物对其功效可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务必准确掌握黄芪药对的配伍规律,合理配伍,从而发挥黄芪的最佳功效,同时也对中药药性理论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曲友直,杨震,李敏,等.黄芪甲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IL-1β含量、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6,23(6):389-391.

[2]李纬,程卫东,张文君,等.含红芪和含黄芪的益气养血汤含药血清对SAMP8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影响对比分析[J].中医杂志,2016,57(14):1237-1241.

[3]曹永仓,梁晓东,陈涛,等.近十多年来中药当归配伍的文献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3):161-163,209.

[4]陈学奇,葛蓓芬.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6,57(24):2139-2140.

[5]周虹,刘跃丽.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0):2461-2463.

[6]邓常清,黄小平.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的研究进展与述评[J].世界中医药,2016,11(4):565-569.

[7]张霄,李志英.黄芪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1):1230-1233.

[8]王永炎,王忠.整体观视角对中医方剂配伍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5):2749-2752.

论文作者:戴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黄芪药对在中药方剂配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戴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