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贷款是否促进公共投资_消费投资论文

多边贷款是否促进了公共投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贷款论文,促进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1970年后期,有少数多边组织开始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急需的贷款资金。而大量多边贷款的逐渐流入始自1981年中国恢复世界银行合法席位之后。以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为代表的国际多边组织给我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低息和无息贷款,这些贷款积极参与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多边贷款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低利率或零利率、期限长、由中国政府(财政部)统一举借、统一偿还、多用于基础性和公益性建设项目、贷款方往往参与贷款项目的咨询、培训和技术援助等环节。贷款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不发达国家的减贫事业和经济增长。这种性质的资金流在学术上通称为外国援助(foreign aid)。

多边贷款项目一般要求借入国政府提供比例为65%左右的配套资金(大多由中央或地方财政筹措或提供担保)。各级财政部门在负有担保还款责任的同时在贷款资金的使用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多边贷款是一种风险较低的财政赤字融资渠道。如果贷款在名义上被用于生产性投资,实际却被挪作他用,将达不到促进发展的初衷。譬如,贷款的结果是增加了政府消费,或者减少了政府税收,公共投资不仅没增加,反而可能减少,这就构成了贷款的流动性。其定义是,如果贷款的增加引起政府消费增加或者税收减少,就称贷款具有流动性。以往的经验表明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获得外部资源之后,更热衷于粉饰太平和权力斗争[1],而不以发展为目的。流动性评价是援助贷款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领域。多边贷款是促进了政府消费的增加?还是减少了政府投资?如果多边贷款存在挪用,它对经济增长是否构成破坏性影响?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一、文献综述

援助在总量上具有流动性这一观念最早系由McGuire[2]在研究美国州一级政府是否挪用联邦政府拨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2]。此后,这一思想被很多发展经济学家所借鉴,成为评估援助贷款效应的一个重要领域。

从理论上讲,如果援助没有被用于公共投资,或者是被分配到低生产率部门,或者用于降低税收,则援助的效率会降低。降低税收的结果会通过提高公共部门的借贷规模而挤出私人投资。按照世界银行评估报告[3]的定义,有效的援助不是替代而是吸引和挤入私人投资。

另一种观点认为,单从援助性贷款的最终结果来看,只要稳定援助贷款能促进经济增长,它是通过促进公共投资还是通过增加政府消费来达到目的的过程似乎无关紧要。不过,援助性贷款对财政收支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机制是存在争议的。按照世界银行的援助评估报告所说,如果援助机构和受援国没有就贷款如何使用达成一致,受援国的财政收支受到援助贷款的严重影响的话,援助的效果难免会打折扣[3]。

从援助具有流动性的后果来看,Lensink和White认为,即使从援助提供方的视角来看,限制援助的使用或许可以提高援助的效率,但并没有证据表明流动性有消极作用[4]。McGillivray和Morrissey认为,某种程度上的流动性并不必然导致无效率[5]。

无疑,两方的论点都有待通过流动性评价来阐明。在评价援助流动性的方法中,当前最常用的是由Pack和Pack建立的模型。通过财政支出对一系列变量进行回归而得到援助的流动性参数[6]。尽管这个方法是一个非理论的模型,但它可以处理政府管理体系中的决策过程,因而有很强的现实描摹意义。应用该模型的其他研究有Feyzioglu等人[7],Swaroop等人[8]。

二、本文的模型与估计方法

(一)模型建立

我们采纳了一个包括宏观经济变量的Cowles Commission结构方程模型。其中,构造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就可以追踪援助性贷款对各种经济变量的潜在影响。对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都产生影响的部门作为外生变量处理。

我们的模型包括8个方程,其中前5个是随机的,后三个是均衡方程。方程形式如下:

公共部门的方程:

附图

其中:

CG:政府的消费性支出;

IG:公共投资;

T:政府收入;

GY:真实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IP:私人投资;

CP:私人消费;

YD:可支配收入;

Y:真实国内生产总值;

NTR:净转移支付;

M:进口。

A:多边贷款;

FDI:外国直接投资;

INF:通货膨胀;

NX:净出口;

AD:总需求;

AS:总供给。

在公共部门,援助贷款A包括在财政方程中以估计多边贷款对政府财政行为的影响,除了援助,中国政府还依赖税收(T)以支付公共消费(CG)和公共投资(IG)。因此税收(T)是解释变量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投资企业逐渐成为工商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我们将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工商税收的一个代理变量,而国内生产总值(Y)用于其他税收的代理变量。通胀率(INF)用于表示通货膨胀政策的反馈变量(注:通货膨胀是政府用于增加国库收入的另一个手段,因而被纳入描述财政行为的方程中[10]。)。

在私人部门,投资函数从加速理论中导出,该理论指出,投资支出与产出的增量成正[9]。故而可支配收入(YD)就可用作产出变化的代理变量。公共投资(IG)被用来描述挤出或挤入效应。由于FDI是中国私人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也是解释变量之一。

消费函数(CP)系由凯恩斯消费函数导出,其假设是,消费的增长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成正比。通货膨胀率对真实消费也有直接影响,故也被用作解释变量[11]。

关于总需求和可支配收入的情况分别由国民收入平衡账户方程表示。

(二)估计、检验和分析方法

与估计、检验和分析宏观计量模型相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方法;二是模型的分析方法。

1.估计和检验的方法

我们将采用由Pesaran和Shin[12]建立的用于协积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方法(ARDL)来估计行为方程的动态结构。

自回归分布滞后方法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每个行为方程被转换为ARDL模型下的误差纠正形式。根据Pesaran等人[12]的F统计量分布表,决定假设是被拒绝还是接受。在第二阶段,如果每个行为方程中的变量都是可协积的(即虚拟假设被拒绝),就可以运用ARDL方法,即使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行为方程的动态结构。这一方法的优越性在于,无需知道各变量是I(0)还是I(1)。

如前所述,最小二乘法在应用于小样本时会有偏误的存在。为了获得与模型相适应的参数,必需要经过一定的试错过程。在选择滞后长度的问题上,有许多方面需要考虑。鉴于本研究只有24年的数据,因此滞后的长度只能限于1年。

2.分析方法

我们的分析方法称之为长期多层分析法。在第t时刻的第m个外生变量增加1个单位的情况下,我们来考察第n个内生变量的预测值如何随着外生变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层层计算,我们最后得到一个总的变化。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构建

作为宏观层次的研究,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统计年鉴各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国际经济统计年鉴各期。数据覆盖范围为1978~2001年。

数据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层次的数据,包括24个样本点;数据包括各年的GDP、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总投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政府消费、FDI、税收、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名义汇率、消费者价格指数等。第二个层次是17个省份的数据,包括271个样本点。所取变量与国家层次相似,另外还包括了人口增长率、非国有企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四、估计结果

我们的估计分成三个步骤,首先是系统方程的有效性检验,其次是进行单方程估计,第三步是多层分析。最后所得的多层分析结果如表1、表2。

表1:国家层次数据的多层分析结果

内生变量 贷款的即期影响 内生变量 贷款的中期影响

 CG 2.71 CG 25.99

 IG -3.09CG -4.37

 T

0  T  0.18

 IP

0  IP -0.14

 YD -0.42YD 1.09

 Y  -0.42 Y  1.09

说明:中期影响以五年为期,长期影响以十年为期。

表2:省级层次数据的多层分析结果

内生变量 贷款的短期影响

内生变量 贷款的中期影响

 CG 0.99

CG 3.34

 IG 0.03

IG -0.54

 T  -2.01

T 6.82

 IP 0.44

IP 2.04

 YD 2.43

YD 8.09

 Y  2.43

Y 8.09

实际上我们还计算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流动性结果,因为篇幅所限没有一一列出。

五、估计结果的说明及政策含义

采用全国和省级两个层次的全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多边贷款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挤出了公共投资存在流动性,但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并没有受到负面的影响。这似乎是支持了McGillivray和Morrissey[5]等学者的观点。

另外,省级数据与国家层次数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省级数据样本较大,而时间跨度主要集中在90年代,它的估计结果可以较好的解释近10多年来多边贷款对经济增长、税收、政府消费和投资等变量的影响。而国家层次的数据的优缺点与省级数据正好相反,它的时间跨度相对更长,但样本量较小,它的估计结果可以较好的解释在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中多边贷款的平均边际影响。本章的线性模型中假设不同时期的影响是同质的,若实际的跨期差异很大,则结果可能会变得很不显著,但其长期趋势仍然有一定的说服力。

根据计算多边,我们则对贷款提出了如下的政策建议。

1.给予各省的贷款应辅之以削减政府消费水平的限制。尽管在过去,多边贷款流入引起政府消费水平的上升没有危害到投资和经济的增长,但是,多边贷款与政府消费同时上升的无害性只能是暂时的。今后批准多边贷款之前,应当要求贷款的政府做出机构改革的努力,削减政府消费水平。

2.应当考察多边贷款与各省公共投资结构的关系。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公共投资的转型已经基本完成。多边贷款对公共投资转型的辅助作用应当转变为对公共投资的促进作用。在过去,因公共投资一方面需要从一些领域退出来,另一方面财政汲取能力下降,政府消费水平上升,不能支撑转型所需的资源,故而多边贷款很好的起到了在一些领域替代公共投资的作用。今后,多边贷款应当起到促进财政在公共领域,如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部门加大投资的作用,而不是替代政府投资于这些领域。

六、结论

关于中国所得到的多边贷款与公共投资关系的实证关系,一直没有得到研究。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方法,考虑了变量具有内生性等特征,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次上,初步回答了对华贷款如何影响公共投资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多边贷款虽然降低了公共投资,提高了公共消费,另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省级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多边贷款降低了公共投资和税收,提高了政府消费,促进了私人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是积极的。本研究的不足在于时间序列数据不够长。

标签:;  ;  ;  ;  ;  ;  

多边贷款是否促进公共投资_消费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