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常平粤海水务有限公司 广东省 东莞市 523560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造价控制管理对于工程建设效益有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管理方法进行介绍,包括全过程造价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全过程造价管理视角出发,提出几点具体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以期为市政给排水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造价控制措施
前言:市政给排水工程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日常出行息息相关。海绵城市建设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政给排水工程需要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措施,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保障整个工程顺利实施。因此,做好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的研究与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一)全过程造价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以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论、成本控制理论为基础,将工程建设划分为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等几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采取有效的造价管理方法,实现对成本造价的有效控制。这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关注于各个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联系。比如设计阶段,虽然造价支出占比较少,仅为5%左右,但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超过70%。在全过程造价管理视角下,做好每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可确保造价管理的有效性[1]。
(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也是目前市政给排水工程采用的基本管理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强调精细化分工,落实造价管理的工作任务及责任,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造价管理工作。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规模及施工技术复杂性增大的情况下,造价管理的难度也显著提升,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十分必要。只有将管理工作细化到各个环节、各个施工专业、各个工作岗位,才能确保造价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本质是对工程量、单价等信息数据的统计、计算及核对。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利用各种工程建设资料,包括工程勘察资料、技术标准文件、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等。由人工开展资料分析及数据统计工作,不仅耗时长,而且容易出现错误。通过采取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高效完成数据分析和处理工作,提高造价计算及核算质量,从而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水平[2]。
二、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一)决策阶段造价控制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控制实施过程中,可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视角,分阶段开展造价控制工作,并把握好各阶段工作要点。首先在项目决策阶段,需要全面掌握工程相关资料,从经济可行性角度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整体分析,做好顶层设计,根据相关建设法规预估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选择最佳方案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确保项目决策的合理性。具体而言,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决策阶段,需要对工程建设环境进行分析,合理选择管道敷设路线及形式,尽可能减少土石工程量,从而节约造价成本。同时也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二)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最为重要,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设计阶段要细化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文件的规范性。在此方面,也需要应用到精细化管理方法,做好设计单位、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等的责任分工,共同开展图纸会审工作,提前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包括地下管线隐蔽工程问题、管线碰撞问题、开挖施工工艺问题等,进而强化设计深度,优化设计方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工程变更,引发造价失控问题。目前市政给排水工程主要根据施工图纸,采用工程量清单方法编制施工图预算,以中标施工图预算作为承包合同价,同时也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明确各专业施工任务及工程量,然后通过合理套用单价,得出科学的造价预算成果。某市政给排水工程量清单及信息化管理界面如图1所示。
(三)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控制中,需要加大对招投标阶段的重视。部分投标单位为了中标将成本压至最低,或者采用不平衡报价,这样将会降低成本造价的合理性,增加工程施工期间成本管理的难度。一旦造价失控,将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招投标环节中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业主单位应该合理编制招标控制价,对投标单位的造价额度进行分析、比较,同时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合作单位。基于此,能够有效避免投标单位之间的“价格竞争”现象,并为实现给排水工程的造价控制奠定基础。
图1 某市政给排水工程量清单及信息化管理界面
(四)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施工前应与现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避免出现返工、窝工。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对造价支出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反馈造价问题,并对造价控制计划作出科学调整。从以往工程经验来看,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早期阶段发现的造价管理问题,还可以通过调整造价方案,纠正偏差;而接近尾声的造价损失则难以弥补,进而引发造价失控的现象。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中,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各专业、各部门的造价成本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各项造价成本支出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可以及时反映出造价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及时纠正偏差。并在施工现场采集图像、视频等证据,以便在出现工程变更等可能引发造价失控的问题时,可以合理分配责任,避免产生纠纷。同时,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问题,做好现场签证管理工作;对于必须进行变更的情况,应严格履行变更审核流程,并分析对造价预算执行的影响,由责任方单位弥补造价损失,最大化地降低工程造价风险,确保造价管理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五)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属于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的末端环节,需要全面搜集工程相关资料,做好竣工核算工作,确保造价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竣工阶段的造价核算工作要与工程验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工程施工任务足质足量完成,在此前提下核算造价支出是否符合预算要求。竣工结算阶段也是最容易产生造价纠纷的阶段,此时就需要发挥施工签证及相关证明材料的作用,落实造价管理责任,体现造价管理的公平性。最后完成各项核算工作后,由发承包双方在工程造价书上签字确认。完成所有造价管理工作后,各单位还要积极总结造价管理经验,完善造价控制管理方法,促进造价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中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方法,并控制好每个阶段的管理要点,可以确保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管理效果,节约施工成本,保障工程质量,有效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刘伟荣.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控制及其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209-210.
[2]郑素贤.探讨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研究[J].河南建材,2018(02):331-333.
论文作者:洪丹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造价论文; 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