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论文_孙士锋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论文_孙士锋

南阳市市政管理处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市政工程项目的数量也迅猛增加,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就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一旦市政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就会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为此,市政工程管理部门以及承建相应市政工程的企业都应该加紧完善监督、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加大对安全性问题的应对和处置能力,防范各类安全隐患,同时也要做好质量监管监督的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安全进行。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因素;措施

一、影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因素

1.1施工工艺不规范

市政工程专业分项较多,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如果施工工艺不规范、不科学,就会影响到施工安全及质量。目前来看,我国市政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不同的工程在施工要求上也会不同,而许多施工企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一味地按照以往的单一的经验来施工,这样的施工缺乏科学依据,很容易留下安全与质量隐患。

1.2人为因素

人作为市政工程施工的主体,是引起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来看,市政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大多为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比较随意施工,因此导致施工管理难度加大。另外,施工管理人员不注重施工现场的管理,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形同虚设,没有落实质量与安全检查工作,进而给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造成了影响。

1.3机械、材料因素

在市政工程中,机械设备与施工材料是引起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的两大重要因素。虽然机械设备可以完成许多人工不能完成的工作,但是机械设备需要电提供动力。电是一种危险源,如果线路破损,就会引发触电事故。同时,机械设备有使用寿命,在运作过程中会出现零件磨损或者故障,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材料作为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如果材料质量不过关,也会引发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1.4环境因素

市政工程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政府的目标、交通的限制、便利市民的要求。造就市政工程往往具有工期紧,作业线长面广门类众多的特点。造成影响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较多,技术环境、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如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质量问题及安全事故。

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

2.1.1工程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基础,也是各项施工环节开展的依据。为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要落实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做好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对施工图涉及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做到严格把关。在图纸会审过程中了解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升工程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全面了解工程现场的实际条件,收集详细的地质勘探资料,周边建筑物图纸等,并邀请相关专家深化并完善设计图纸。在最终确定工程设计图纸后,要结合设计图纸编制具体的工程质量管理计划及工作内容。

2.1.2确定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点、较大安全危险源

要结合市政工程中施工的薄弱环节、关键工序、隐蔽工程、施工顺序等制定质量控制,确定如测量放线、深基坑开挖、回填等质量控制点,并明确质量管理的标准,做好预控方案。最终制定出细化的质量控制明细表。

顶管施工、爆破施工、起重作业、坑沟作业、井下作业、高空作业、火灾现场作业等等都是危险性较大的源。要结合具体工程分析明确危险源。

2.1.3三大主体要建立管理组织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制订各项工程方案

市政工程参建各方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体系,按照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工程方案。建设方按照质量、安全内控制度做好管理工作;监理方按照监理大纲、监理实施细则做好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施工方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同时制订质量事故处理预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便发生安全、质量事故时能够立即予以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管理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实际制定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同时结合管理目标将管理职责细化、量化到个人身上。

2.1.4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着市政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做好人员培训的工作。在开展工程的管理工作前,要安排工程管理人员全面了解该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做好安全教育。并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可以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结果进行考评测试,促使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

2.1.5其它

落实参建、作业人员资质审查,机械设备检修,质量、安全教育等工作。

2.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

2.2.1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建设方、监理方要监督施工方落实“三级交底”,交底要全面、详细、有序,且要进行签字确认。

2.2.2“PDCA”循环管理

P(计划 PLAN):明确问题并对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

D(实施 DO):实施行动计划。

C(检查 CHECK):评估结果。

A(处理 ACT):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就返回到计划阶段,或者如果结果满意就对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

当管理单位检查出某一工序出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安排专人监督工程整改的进度,整改完毕后需要对其问题进行二次检查,避免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埋下隐患。实现全过程全面质量、安全管理。

2.2.3重点验收隐蔽工程的质量

在市政工程中存在一些隐蔽工程,在实际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经常忽视对此部分工程内容的管理。在对隐蔽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时,需要邀请设计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验收工作,并做好质量验收的记录,为后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此外管理单位可以积极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系统,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与分析,通过分析数据结果的分析报告及时了解市政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极大提高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

2.2.4重视工程隐患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具有施工环境条件复杂的特点,其施工质量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因此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对工程的隐患问题进行关注。例如,对于市政桥梁工程而言,很多项目的结构都会选择“预应力连续钢构梁”,这种结构在使用时经常会在腹板处出现断裂、裂缝等不良现象,从而使之出现45°左右的倾斜,这对市政桥梁的正式使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主要是由不准确的放样以及不到位的施工技术所引发。因此,施工部门应当对各类隐患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以便为民众的日常出行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2.2.5严格专项方案的落实,做好施工环境的监测工作

对于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雨季施工方案、临电施工方案、文明施工方案等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做好施工周边环境的监测工作,如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监测。

2.2.6坚持质量事故处理和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

发生质量事故,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原则:是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的不放过、事故隐患未排除的不放过、责任人及群众未受教育的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未受到处罚的不放过。

2.2.7其它

重视交通疏导、成品保护、竣工清场等

2.3竣工验收工作

工程项目竣工后,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单位及工程质量监督等部门,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后,取得竣工合格资料、数据和凭证的过程。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建设项目及时投产,发挥投资效果,总结整个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经验有重大作用。

三、结语

市政工程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其产品为公众使用;二是市政工程的投资效益只能在其使用过程中显现。正是由于市政工程具有这些特点,铸就了市政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特殊地位。每个市政工程往往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同时也在全社会的共同监督之下。正因如此,要做好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就要求各参建方提升自身的管理、业务水平,针对人、材、机、环境和施工方法等因素,切实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1]赵鹏飞.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及质量控制探讨[J].居业,2018,(11):141,143.

[2]吴利军.浅析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8,(11):192.

论文作者:孙士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论文_孙士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