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班校本科研为出发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化学教师队伍_校本研修论文

以小班校本研修为抓手,打造高素质的化学教师团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抓手论文,校本论文,小班论文,高素质论文,团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根本建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之一。把“校本研修”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和突破口是我校教师一致的共识。几年来,学校的教研组建设也随着校本研修的深入展开而快速发展,化学教研组借助小班校本研修而迅速成长为优秀的教师团队。

一、着力小班化理念校本化,打造“互助”的校本研修文化

1.完善以“助”为核心的校本教育理念

思想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根本,理念更新是校本研修的核心。我校开展小班校本研修,首先着力于提升对小班化教育思想、理念的认识并使之校本化,这也为教研组和教师开展小班校本研修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通过培训、学习,老师们充分认识到小班化实验的实质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小班化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它的生命力在于与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结合,在于小班化教育理念的校本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把每个孩子当作宝,助每个孩子成为宝”的口号,并逐步形成以“助”为核心的小班化校本教育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就是“帮助”:帮助学生发展天性、激发潜能、克服弱点、培养良好习惯,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成为自律、自主、自信的学习者,同时帮助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

2.构建“H-E-L-P”助学教育框架

在以“助”为核心的小班化校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建构起“H-E-L-P”助学教育框架。该教育框架以“助”为核心的小班化教育理念为统领,以养成教育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载体与策略体系和发展评价体系为支撑,构建起涵盖学校德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一个教育系统,将小班“助学”理念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这一框架的建构,既是学校开展小班校本研修最大的背景,也为学校小班校本研修提供了最重要的研修主题和内容。

3.打造“互助”的小班校本研修文化

当代是合作与竞争的时代,依靠传统的“单兵作战”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从本源来看,不论教研组还是备课组,都强调了“组”的内涵,意味着要处理好关系,要在相互竞争与协作中包容个性的差异,要能够有学科领导(组长)的引领与跟进。进一步说就是用团队的智慧和技能,以学习、研讨的形态从事专业的研修活动。教研组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基层组织和重要基地。一个组的成长,能够带动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打造小班校本研修特色,推进高素质的化学教师团队建设

围绕着学校“H-E-L-P”小班助学要求,化学组开展了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校本研修活动。2010年,我校成为南京市初中小班化化学教学实验基地学校后,在市教研室特级教师杨剑春老师等专家的指导下,化学组更进一步推进了校本研修,提升了化学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以“双课代表制”为抓手,落实“助每个孩子成为宝”的理念

化学组老师将教学的关注点更多落在后进生身上,课堂上提问、巡批,课后的辅导等,都向后进生倾斜。课后在化学老师办公桌旁或放学后留在教室享受老师提供“小炖”待遇的,往往是班级成绩的后十名学生。在别的学科,课代表一般都是由优秀学生当任,但我校的化学课代表则是由一名优等生和一名后进生共同担当。用后进生当课代表,首先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一种激励,同时拉近了教师与后进生的距离,这有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现状,便于分析具体原因,拿出指导对策。通过不断的教育和督促,促进他们的进步,再利用他们进步的事实,在后进生中树立一面旗帜,激励更多的后进生进步。化学组多年来教学成绩一直比较突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教师始终偏爱后进生,不放弃一个后进生。事实证明,只要有耐心、细心,对每个学生的感情和精力投入会为学生打开一扇紧闭的大门,进步后的学生感受的自信和喜悦会让他们把这份自豪传递给周围的伙伴,为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带来新的活力。

2.以“专题研修”为平台,提高“双定”备课的成效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他强调了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和具体性。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双定”备课的教学原则。“以学定教”,就是根据我校学生学习力确定教学内容、策略和方法。强调面向中差生,将教学难度降低,将教学节奏放慢,打基础,做小题,积“小胜”为“大胜”;“以标定教”,就是教师紧扣课标,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精心的设计。双定备课其实要求每个教研组要注重集体备课,注重专题研修。

例如,化学组依据“以学定教”原则,针对“导入”教学环节,教研组教师各开了一节课并相互观摩,在此基础上开专题教研组会,每位教师谈对课堂“导入”的理解,都侧重从不同层次学生角度分析“导入”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等。这次研修组织了全校教师观摩,大家共同感受到了不同课型、不同老师、不同班级、不同时间采用不同“导入”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因课因人因时等而采用不同“导入”的方式等。

3.以“三化”为策略,让作业从“餐后苦点”变为“餐后甜点”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形成了校本作业的“三化”策略,即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整为零。也就是把复杂的难解的需要整块时间完成的作业转化成简单的零散的容易完成的作业,让学生有信心有能力自行解决,其实质就是使有限的作业高效化。

实施“三化”策略,化学组经过研修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基础较差的学生,遇到难度大点的题目就不愿意做,化学老师们就鼓励学生做小题,即为难题铺台阶,把一道难题拆分为有梯度的几道小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新课标实施以后,各学科都非常重视联系生活,很多联系生活实践的表述题应运而生,这类题目题干较长,学生需要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少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往往题目都没有耐心看下去,想要完成作业更是难上加难,于是化学组的老师们便分解题干,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让学生能找到解题的抓手。我校一位老师在他的“小班作业体现三化”中写到:“三化”作业难易程度贴近学生的实际,作业又兼顾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有所收获,让作业这个曾经为众多学生畏惧的“餐后苦点”变成了“我能做,我会做,我要做”的“餐后甜点”。实践证明,廓清层次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提高应用性,化整为零,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明显提高,有利于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总之,作业这个载体,是学生最直观的学习材料,也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所在,作业设计中运用好“三化”,有助于真正实现有效。

4.以“探究”与“分层”为主题,让“四度”策略走进课堂

如果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那么以生为本就应该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我校以生为本优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强调“四度”:教师对学生的高关注度,师生间的高互动度,反馈的高训练度,目标的高达成度。

(1)着眼发展,突出互动探究能力培养

美国教育家罗威(Rowe)调查发现,在那些把理答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教师的课堂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延长、主动性和正确度提高、答不出问题的可能性减小、学生的疑惑也随之增加……“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校的化学课堂鼓励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对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前后桌讨论,老师一边巡视一边适当、及时给予点拨。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自己看书确实能掌握课标内容,少部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也能解决课标内容。这样生生合作探究、师生教学互动,让所有学生在课堂都有事做,再通过口头训练、笔头训练,提高了课堂训练的达成度。在小班的课堂上,这种高互动性就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这样不但能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作为小班化化学基地学校,一年多来,我校承接了5节市公开课,5节公开课各有特色,都体现了小班化学教学的要求和特色:探究实验、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反馈评价等。以我校崔老师的《黑色固体科学探究课》为例,这节课主线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熟练掌握初中黑色固体成分的检验和鉴别方法。本课设计上多搭台阶,由浅入深,利用生活中可见的物品拉近生活和化学的联系,通过小组的合作创设研究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学生的情绪高涨,由于问题的阶梯搭建较合理,几乎没有学生出现对这部分内容的抵触情绪,学生互动探究的气氛很热烈。再如,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实验,这为培养学生互动探究能力提供了又一个广阔的天地。我校化学教师把分组实验材料准备好带入课堂,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在做实验中体验互助合作探究的乐趣。很多学生由此爱上了做实验,甚至自己在家也置办一些实验设备。或许多年以后,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未必在化学领域有大的成就,但在实验中习得的严谨的设计、积极的动手操作、大胆的想象等探索创新精神将会深深影响他们的一生。

(2)细化分层,致力发展“每一个”

①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分层

为了更好地贯彻“四度”策略,我们非常重视目标的明确与细化,以更好地做到分层次要求,让教师的教学目标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学习前就明确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则依据教学目标的各个层级,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从而使得教学的针对性更明确,使得小班教育的“适切性”要求从目标制定上就开始得到落实。

②训练检测的分层

“考什么”、“练什么”是我校化学组备课研修的一个重点。每节课的习题、每份试卷都依据课标,根据学生的层次分层布置,尽可能使各层次学生每次训练都有收获。每节课上完后,组内老师都会交流习题训练是否到位是否有效,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便今后教学中注意。在练习的选择上,我们考虑难度要求的细化,每道题目既要回应知识点,难度设置也有A、B、C三个层次的分层要求。不同类别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③矫正辅导的分层

我们在化学课堂上每节课都留五到十分钟时间进行反馈练习,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根据达成度,教师积极进行反思,及时修改教案使之更加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反馈结果,对于学生中的模糊认识重新讲解,巩固加深,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课后再找机会辅导或安排好学生负责教会他们。正如哲学家詹姆士所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肯定”。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漠视乃至歧视那些弱势群体,同样对班级中部分学习基础相对差一些的学生我们教师应百般呵护,精心哺育,唯有如此,才能促成他们健康成长。

小班校本研修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我校化学教学在更科学、更高效平台上运行。丰硕的研修成果,化作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力量,小班化实验开展以来,我校化学教学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始终处于领先位置。不仅如此,小班校本研修还为化学教研组这支年轻的团队注入了强劲的学习之力、研究之力,为化学组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小班校本研修有力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围绕着研修专题每位化学教师都开了市、区研究课,都参加了课题研究,都有研究文章发表或获奖,化学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的水平,打造更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  ;  ;  ;  ;  

以小班校本科研为出发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化学教师队伍_校本研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