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宜州市洛西镇洛寿小学 546306
摘 要:有人这样形容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决战前的火力侦察”,“预习是摘取金牌前的预赛”。叶圣陶先生曾对预习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预习的事项无非是翻查、分析、综合、体会、申度之类,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导。”因此课前预习很重要。本人从激发预习的兴趣、指导预习的过程、划分层次阅读、围绕预习重点精心设计训练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预习 预习兴趣 预习能力 精心设计
叶圣陶先生曾对预习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预习的事项无非是翻查、分析、综合、体会、申度之类,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导。可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天君,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动天君。”由此可见,如果语文课的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做得好,就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下面谈谈自己对课前预习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预习的兴趣
1.及时评价预习过程。如《将相和》一课,经过课前的预习,一开课我就说:“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说一说:对《将相和》有了哪些了解?它讲了几个故事?将、相分别是谁?“和”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我板书。我接着问:“你们都预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问题自己可以解决了?”学生纷纷回答,如三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然后再让学生说说预习中还没解决的问题,有的学生就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有的提出蔺相如是不是真带着璧往柱子上撞等问题。每次我都将学生自己没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这样的课堂,学生想得多,说得多,交流得多,体验得多,个性发挥得充分,他们体会到了预习带来的荣耀,再也不把预习当作可有可无的事了。
2.充分利用预习结果。如在《詹天佑》这一课的教学前,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对詹天佑的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学生进行了预习,课堂上,我直截了当地问:“你对詹天佑有了哪些了解?”学生们有的说了他的出生籍贯,有的说了他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背景……当我上到课文时,由于课前预习过了,因此同学们的表现更是踊跃。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人人都有话说,脸上洋溢着的分明是成功的喜悦。有了这样的体验,预习就已经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了。
二、指导预习过程,培养预习能力
1.阅读“导读”。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以便加深理解。
2.读、思、圈、划。 要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新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可用“=”标明,并认真思索,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给课文加批注。不少课文的“预习”中有这样的要求:“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如有感想就在旁边简单写一写。”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划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培养思维能力。此外,在课文中遇到“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都可以加上恰当的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三、划分层次阅读,培养自读能力
1.读通课文。“预习”中经常提出: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他们注意随手划出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而后整体感知,才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带着问题读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启迪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带着问题,学生边读边思,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也就理解了。
3.精妙处多读。文章写得精彩的段落、章节,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
4.总结评价。课堂上,对于在预习过程中阅读表现积极、声情并茂者,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其读书的积极性,使“预习”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四、围绕预习重点,精心设计训练
不少课文在“预习”中涉及到文章的重难点,提出了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围绕预习重点,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整体效益。要精心设计训练,把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处于主体的位置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之,预习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论文作者:覃兰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带着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前论文; 教师论文; 精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