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关系的主导因素谈中国经济的主线_经济学论文

从生产关系的主导因素谈中国经济的主线_经济学论文

从生产关系的主导因素探讨中国经济学的主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关系论文,主线论文,中国论文,经济学论文,主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理论主线的探索是研究中国经济学的重要方面之一。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中国经济学的主线是什么,如何反映经济关系的发展演变,存在不同的意见。我试图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实际出发,对这一问题简单谈几点看法。

一、经济学的主线是什么

经济学的主线同其他学科一样,是体现其理论核心和基本内容,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支配理论体系其他方面的中心逻辑路线。它不是由人们根据自己的偏好主观设定的,而主要是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更是由生产关系发展的主导过程决定的。

先看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与理论主线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由于生产过程是社会再生产中最重要的过程,它支配着再生产的其他过程,决定了其他过程的一系列关系,因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掌握了这个关系的基本特征,便可方便和清楚地认识生产关系其他方面的特征。而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们之间发生一切关系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它决定了生产过程的特点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并进而影响了再生产的其他过程。例如,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为了能够参加生产,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只能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形成了雇佣劳动关系,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在资本家的指挥监督下进行的,生产出的劳动成果全部归资本家所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的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的特点。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关系本身存在着层次性,除了最基本的、起基础作用的层次以外,还存在“第二级和第三级的东西,总之,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1](P112)有鉴于此,马克思主张,不能按照经济范畴在历史上起作用的先后次序而应该根据它们在现实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去安排经济学的体系,指出:“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必须放在土地所有制之前来说明。”[1](P110)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和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它不能只停留在观察经济关系的表面层次,即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上,而必须透过经济关系的形式研究它们的本质,发现经济关系的支配性范畴及其如何制约其他因素和环节并彼此互相影响,才能找出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没有停留在劳动力自由买卖的市场关系上,而是发现这种关系的基础:资本主义所有制,并且通过分析劳动力买卖双方离开市场、进入生产领域后实际地位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的特点,揭露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关系的实质。这个主导的关系支配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始终,成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主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也要像马克思那样,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基础(所有制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再生产过程的其他关系依次展开的逻辑作为理论主线。

再看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与理论主线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它具有丰富的内容,简单地说,其基本要点是:第一,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根本原因。第四,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个体的经济行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第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导致社会制度的全面变革。在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生产关系内部的运动时,马克思还进一步提出基于他的所有制理论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的社会方式和所有制;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各个再生产领域中人们的相互关系;所有制有了变化,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也会或早或迟随着发生变化;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也反作用于所有制,影响所有制的演变。所有制也是制度,但它是社会经济最根本的制度,决定着其他经济制度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制度,各种经济制度都会随着所有制的变革而变革。通过对所有制及其作用和后果的分析,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探索一定的所有制在什么经济条件下形成和演变,如何制约、影响社会生产关系的其他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后者又如何反作用于所有制,便成为研究和阐明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主要线索,也就是经济学的主线。

有的同志主张,中国经济学先是以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为主线,以后再演变到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主线。姑不论研究同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居然会有不同主线的逻辑错误,仅就能否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演变作为主线去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这种意见也是值得商讨的。

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P373)又说:“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2](P203)这就是说,计划和市场都只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法和手段,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不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它们的交替不仅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反而是由根本制度的变化决定的。可见,它们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在最基本的、起基础作用的层次以外的“第二级和第三级的东西”,是“派生”的经济关系。以它们作为经济学的主线就会离开本质和主导的关系而偏重于表层的现象,就不能找到决定生产关系发展的根本的规律,是不利于经济学的研究的。

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发展的主导过程与中国经济学主线的关系,请看下一节的简要分析。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学主线的展开

中国经济学主线是随着由所有制改革主导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展开的。这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并且与经济理论互相促进,推动了生产关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促成经济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首先从国家所有制的建立开始。它的主要部分是在全国解放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而产生的。国有经济建立后,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将近一半的份额,掌握主要工业的大部分产量,控制了全国的铁路、邮电和大部分交通运输业,发挥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后又采取逐步推进的和平方式,完成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确立了国家所有制的绝对主导地位。在广阔的农村,通过农业合作化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的建立并占据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改变了个体农民势单力薄的不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以后进行大规模建设创造了雄厚的基础。随着公有制以及以它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也先后形成和发展起来,解放前满目疮痍的中国从此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个阶段,经济学界探索的主要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意义,所有制改造的经验,如何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进行以工业化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律等,还讨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这些都明显地体现出经济学的理论主线。但由于当时还处于公有制的初建阶段,对所有制内涵的理解偏窄,以为在生产资料归属关系解决之后所有制问题就解决了,以后需要解决的只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个局限妨碍了经济学沿着理论主线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所以,虽然当时也讲过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提出要适当改变过度集权的问题,却没能从产权结构发现公有制存在的缺陷以及它们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地,由于离开了所有制和产权结构的分析,当时展开的关于社会主义存在商品原因的热烈讨论,也未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当国家在1959-1962年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时,就找不到真正的社会根源。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的“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潮泛滥,连一些新生的社会主义关系也被当成资产阶级法权,先前出现过的寻找中国式发展道路的星火也随之湮灭。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全面发动时期。传统公有制的缺陷加上“十年动乱”,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一度缩小的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扩大了。经过“文革”后的拨乱反正,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正确路线得到恢复,人们开始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反思,领会到改革传统的经济制度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关于从何入手改革出现过不同的意见,主要的是以放开市场还是以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前者显然没有认识到所有制对市场关系的制约作用,其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在本文第三节还会具体论证。)所以,我国的经济改革只能按照生产关系内部的规律,从所有制的变革开始。改革的目标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精神,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解放、发展生产力,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所有制领域的改革一方面是从限制、消灭非公有制经济转为鼓励和支持其发展,包括引进外国资本以及将部分公有企业转为私人所有。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公有制的改革,主要是从调整公有制内部的产权结构入手,逐步改变过度集中的产权配置格局,理顺国家与企业以及企业内部的关系。其具体措施是,在农村集体所有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在国家所有制先是启动了放权让利,初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继之是探索现代企业的基本权利结构,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股份制、公司制,逐步将企业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制度化,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这个阶段经济学的主线更加清晰了,除了在初期关于经济改革的突破口的争论以外,理论界研究最多的是,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有制改革的方式、方法和形式,改革的步骤、经验和成效,商品关系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等,其他的研究成果有不少是涉及或者围绕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明晰的主线促进了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使中国经济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从改革的指导思想看,多数研究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引进的西方经济学论著中,研究产权制度改革的西方现代产权经济理论竟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说明我国经济学者无论持什么观点,都非常重视所有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中国经济学的主线。

第三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时期。党的十五大总结历史经验,根据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的国情,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在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指引下继续深化改革。在农村,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试行土地承包权有偿流转,逐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城市,结合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探索和建立有效的国有制实现形式;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产权有序流动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建立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管好国有资产的作用。随着所有制改革的深化,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土地使用权市场、知识产权市场等先后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朝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方向前进。

在这个阶段,经济学界大量研究的是,公有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及其作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鼓励支持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关系、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公司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和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与所有制改革有关的失业、就业问题、收入和财产悬殊、社会公平问题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特点问题,也引起普遍的深切的关注。这些都表明理论主线对中国经济学继续发展的重大作用。

总之,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切关系的根基,它的建立和完善始终制约着其他各种经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广泛和深刻地影响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弄清它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是探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中心和逻辑路线,亦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主线。

三、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是所有制变革的必然结果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进程,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不少学者将它看成是人们规划的预计目标的实现,有的甚至认为它是把市场机制“引入”计划经济内部的结果,这些都是违背辩证唯物史观的。实际上,决定这个转变过程的是由所有制改革引起的经济环境的变化。

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预言不同,苏联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后还存在商品关系,这不是哪一种理论的高明主张,而是由于当时仍然存在着商品关系生长的客观条件:社会上并存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不同的所有制。两种所有制主体各自拥有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有权,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双方在交换各自的产品的时候,只能采取商品买卖的方式。因此,即使在公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不管先前的理论和人们的观念如何,也必然存在商品关系。但是,就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而言,苏联实行的是高度统一集中的产权制度,企业不是具有责、权、利的产权主体,商品从一个国有企业转入另一个国有企业,并不存在权利和利益的转移。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斯大林说国有经济内部交换的不是实质上的商品而只有商品的外壳,完全符合当时所有制关系的实际状况,是经济关系的实际制约经济理论的表现。

也正是这种产权高度集中于国家、企业缺乏独立的局部利益的经济条件,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可以用计划和指令的方式去实现。这就是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基础。只要这个基础不发生变革,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就不会改变。

我国在建国后学习和搬用了苏联的经验,实行几乎是单一的公有制。在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所有制,实行的是产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的权利格局,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都听命于上级,既无自主权力,也无自己的局部利益,当然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在这种产权制度基础上,经营效益和盈亏与企业没有直接关联,企业自然不会关心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化,市场对企业无法发挥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市场机制就无法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更谈不上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方式。我国在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商品经济不发达和未能实行市场经济,就是由这种所有制结构和产权格局,而不是由当时对商品和市场的理论认识决定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正确的路线,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所有制理论在我国得到一定的发展,所有制的改革重新引起重视并付诸实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本国和外国的资本主义私有企业以及独立的个体经济组织,它们都是彼此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政府、集体单位、国有企业之间,通行的只能是商品关系,遵循的是市场原则。这种新的条件使我国实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起作用的范围空前地扩大了。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所有制开始采取了多种的实现形式,其内部的产权关系发生了重大的调整。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部分企业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不同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公司制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成为完全独立的所有者。它们同国家和各种性质企业之间只能通过市场建立经济联系,各自成为地道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经营责任制的国有企业虽然不拥有本企业生产资料的归属权,却有权占有、使用和在不同程度上支配国家委托给它们的资产,并得到经营所带来的一部分经济利益。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确认企业的法人地位,保障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利和相应的经济利益。这样,原来只相当于国家所有制的大车间、在产权上“三无”的国有企业,就变成具有一部分财产权利和局部利益、彼此独立的产权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这种新的产权关系下,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各个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否遵照等价交换原则,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劳动耗费能不能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障。当它们之间互相需要对方的产品时,就不能像过去那样无偿调拨,而必须通过商品买卖实行等价交换。这是确认和维护企业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于是,国有企业与外部经济组织或企业之间,包括与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就必然存在实质上的商品关系,国有企业也就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独立的市场主体了。

当国有企业都经过改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时,他们为了争取自身的经济利益,求得生存和发展,自然要关心市场的动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节其经济活动。企业的行为自然而然地要转而主要服从于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权威,国家再也不能像改革前那样只凭行政手段去指挥企业的活动了。于是,市场机制必然成为调节他们的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方式,计划经济便自然而然地逐步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市场经济就水到渠成了。这就是由所有制改革启动的我国经济发展史的自然过程。

对我国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程的简要描述可以看到,经过了一系列产权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不仅存在内在统一的关系,而且是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我国市场经济的成因应当从所有制和产权结构,而不能从别的方面去寻找。不仅如此,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具有不同的特点,要了解这些特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也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研究好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及其对经济关系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对市场关系、资源配置方式等的决定作用),便能清楚地理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它当然会成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和主导逻辑,成为中国经济学的主线。反之,将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当作中国经济学的主线,就是把有所有制决定的资源配置方式当成支配其他关系的基础,不但颠倒了生产关系内部决定和被决定因素、主导和非主导过程的关系,也是错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当作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从生产关系的主导因素谈中国经济的主线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