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语文教学的艺术感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感觉论文,艺术论文,于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认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这个观点是基于她对语言功能特殊性的认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于漪认为语言既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文教学特别具有审美教育的天地。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者一方面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另一方面又应该是美的发现者和教育者,敏锐的艺术感觉、丰富的艺术想象、阅历深广的理性经验,使于漪在语文教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具有鲜明教学艺术个性的语文教育专家。
笔者认为,于漪语文教学的艺术感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善于捕捉教学内容的唤情点
语文教学就其特性而言,是一种包含着丰富情感活动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将这一过程根植于教材的沃土之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师生共同道遨游在教材提供的审美天地中。这块天地充满了自然美和人文美,教师要指导学生“发掘教材中饱含的内在美”,必须自身具备良好的艺术感觉,善于捕捉教学内容中最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关键之处,做美的发现者。在这一方面,于漪的语文教学具有典范性。
于漪执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没有马上导入对文中山水花草、鸟树风雨等春天景物状写的赏析,而是用一段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让学生感受春的气息,引起学生对春的无限遐想,她这样说道:“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图景,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紧接着,她积极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背诵有关春的诗句,唤起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喜爱之情,很快地,在于漪这个美的发现者的带领下,学生步入于特定的审美天地。当我们今天回头审视这种带有经典意义的教学环节设计时,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于漪透过文中个体具象捕捉到了作者在具象描写下的对春天的满怀喜悦,它创造了特定的审美天地中特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对审美客体逐一细致的把握中始终灌注情感的因素,理解也更为生动而深刻。这是于漪善于捕捉教学内容唤情点的良好的艺术感觉的表现。这种成功表现还在她尝试着将一组描写四季景物的散文——《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和《济南的冬天》作为单元教学的构想中得到精采的运用。
熟悉于漪语文教学的人都不会忘记她在执教《荔枝蜜》一文中的最为精采的一笔,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听说“工蜂最多只能活六个月”时,作者为何“不禁一颤”?犹如一位优秀的弦乐演奏家,于漪的这一问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荡出他们情感之浪花,使他们与作者同喜、同惊、同敬,在对小蜜蜂短暂生命所显示的意义和价值的领悟中,不禁和作者一起发出了“多可爱的小生灵啊”的由衷赞叹。
正如于漪所说,教师要“用心于感情的激荡”,在她的课上,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情感在她富有激情的点拨之下不断掀起波澜,对作品的理解也随着感情之波的叠起而走向深入。
二、注重联想和想象材料的移植对接
有人说,“任何艺术欣赏,都离不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语文课固然不是艺术欣赏课,但因其特殊的审美功能,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审美主体——学生对审美客体——教学内容的欣赏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于漪特别注重联想和想象材料的移植对接,这个特点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审美天地,体现了她对教学内容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七根火柴》描述了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的一个动人的故事。着墨不多的主人公是于漪教学的重点,如何评判主人公的行为价值?如何认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小说是通过卢进勇看无名战士,有关无名战士的直接文字并不多。联想和想象便是于漪有意搭筑在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间的桥梁。首先,于漪引导学生关注卢进勇眼中的无名战士的外在形象:“努力地闭着”、“吃力地张开”的眼睛,“没有挪动”“没有动得”的身体,“抖动”的“喉结”、低沉的呼唤,这是一位身体衰弱到极点、只有一息尚存的战士形象。执教者如果停留在对学生这个层次的导读上显然不够。于漪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合情合理地想象无名战士的身体状况何以至此。无名战士在长征途中定是经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严酷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的考验,敌人残酷的围追堵截,长期的餐风露宿饥饿疲劳……这一切耗尽了他的体力,奄奄一息的他却以惊人的毅力支撑着、等待着,要把生的希望——七根火柴留给战友……这些想象唤起了学生对无名战士的热爱与崇敬。学生想象的翅膀在于漪富有艺术性的点拨之下越张越高,对作品的理解也愈加细致深入。课堂上忽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无名战士牺牲了,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可为什么“只有那只指向正北方向的手”是“清晰”的?这样不是矛盾了吗?学生的思考是有深度的,课堂上活跃的气氛也因这难解之问而有些凝滞。在学生无法解释的情况下,于漪这样说道:“这是一个极其悲壮的场面。犹如舞台上的特写,此时舞台上的灯光几乎全部熄灭了,唯一的一束光正打在无名战士‘用尽所有的力气’,‘直指正北方向’的‘手’。‘模糊’与‘清晰’同时运用,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既表现了卢进勇失去战友的无限悲痛,又给无名战士高擎的手再加上一个特写镜头。两者交织在一起,整个草地为之哭泣,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唱哀歌、唱赞歌。”良好的艺术感悟力使于漪调动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挖掘文字深刻的内涵,体现了对作品具有个性化的理解。凝滞的课堂又开始涌动阵阵激情,高潮再次出现,丰富的联想使于漪的思绪迅速完成时空的转换,她充满激情地说:“正是为了表示对像无名战士这样献身革命事业的千百万烈士的永久的纪念,人们在天安门广场建立起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的正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片肃然,师生心中波涛汹涌、思绪万千。
在我们回眸于漪语文教学实践中这些带有经典意义的教学片断时,一方面为她良好的艺术感悟力震撼,另一方面不禁要探究在她心灵中培养这种感悟力的土壤是什么。应该说,多年来广泛的艺术爱好,特别是对美术和京剧的浓厚兴趣,强化了她的艺术感觉。国画画面的空白使她顿悟课堂教学也应有意留出“盲点”,培养学生勤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京剧演员的一个亮相启发她注重一节课起始阶段的重要性,促使她首创课堂教学的导语环节;京剧表演程式的象征意味、京剧演员道白的抑扬顿挫对她教学语言的言简意赅、富有魅力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三、突出语文欣赏的理性经验
欣赏,是基于经验的。欣赏经验分为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前者是欣赏经验量的积累时期,对审美对象的欣赏往往具体而零散;后者是前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质的飞跃。理性经验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是欣赏者品格、学识、阅历在欣赏中的综合反映。于漪指出:“对艺术的热烈追求和爱好是一个语文教师良好的文化素质的体现。”优秀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陶醉,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对美术和音乐作品的欣赏,构成了于漪孜孜以求的审美世界的重要内容。复旦大学教育系获得的系统和坚实的教育理论,一度担任历史教师而强化了的历史知识和广博的阅读极大地丰富了于漪的知识储备。欣赏者的审美经验与她的知识储备必然是正比的关系。
这一切,使于漪完成了欣赏经验中感性至理性的飞跃。
语文欣赏的理性经验使于漪透过教学内容的感性外壳把握深层意义的内涵。语文教学中,自然美易发现,易把握,人文美的体会与发现则更多地依赖于执教者欣赏的理性经验。
对语文教学时代精神的睿智弘扬,使于漪语文教学始终有“时代的活水”,她不断地把自己从思考问题的习惯轨道上解放出来,不断着力于知识的汲取与更新,不断改革不适应时代的教学方法。在她的语文教学中,处处透出对教学内容时代精神的把握,不拘于篇目的类型,只要是教学内容便都包含着可挖掘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文内涵,不同程度地构成教学内容的审美天地。这一切体现着于漪作为一个美的发现者和教育者在审美过程中欣赏的理性经验的稳定性和系统性。
综上所述,于漪语文教学的艺术感觉分别表现在善于捕捉教学内容的唤情点、注重联想和想象材料的移植对接以及突出语文欣赏的理性经验上。于漪深有感触地说:“一堂课的实录就是一篇师生共同创造的优美的散文。”于漪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给语文教学领域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深入而全面地研究这笔财富将进一步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于漪语文教学的艺术感觉的研究提供了重新审视于漪及其成就的新的视角,本文的写作亦即抛一己管窥之见引众家精博之说,恳请有关专家和同行的指教。
标签:于漪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