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 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应用ANSYS数值模拟的方法(二维和三维)研究了含圆孔有限宽度薄板孔边应力集中问题,分析表明:平板圆孔应力集中系数的收敛性与网格划分的密度有关;应力集中系数与宽径比及长宽比有关;三维状态的内部的应力集中比二维强烈。
关键词:平面圆孔;应力集中;ANSYS;三维有限元
1.引言
设受力弹性体具有小孔,则孔边应力将远大于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稍远处的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孔边应力集中。孔边应力集中是局部现象,不是由于截面减小了一些而应力有所增大,而是由于开孔后发生的应力扰动所引起的。圆孔孔边的应力可以用较简单的数学工具进行分析。
图1 平板圆[]孔
如图1所示的具有小圆孔的平板,对于无限大板宽的孔边应力集中问题,有以下弹性力学解析解:
在孔边的y轴上有 分布:
然而,实际工程上所涉及的主要是有限板宽的孔边应力集中问题,以上解析解能否适用及适用条件还值得研究。本文就图1所示有限板宽的孔边应力集中问题,通过ANSYS软件计算其应力分布情况,采用二维模型,讨论在选取合适的网格情况下,不同的长宽比的应力集中系数变化规律及其与宽径比的关系;然后采用三维模型计算分析,与二维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2.计算模型
由于图1所示矩形薄板几何荷载的对称性,可选用1/4薄板作为有限元模型,坐标原点位于圆孔中心,圆孔半径R=5cm为定值,取不同的宽度和长度进行比较。分析中采用八节点实体单元PLANE82,单元属性设置为Plane stress w/thk,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200GPa和0.3,边界条件为x=0,UX=0;y=0,UY=0。在板远端作用有沿x轴方向的q0=1MPa的均匀分布拉力。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定义宽径比 ,应力集中系数 ,长宽比 ,网格划分密度 ( =1时为初始网格密度,如图2所示;当 =2时,表示网格密度为初始的网格密度的2倍)。划分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平板圆孔网格模型(网格密度 =1,长宽比 =5,宽径比 =6)
3.数值模拟
在同样的材料以及同样的荷载作用下,应力集中系数 不仅与宽径比 有关,还与网格密度 以及长宽比 有关。因此首先考察不同网格密度对解的收敛性的影响,以选择合适的网格密度,再分析不同的长宽比和径宽比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
3.1网格密度的选取
为了选取合适的网格,需比较不同的网格密度对应力集中系数 及其与宽径比 的关系的影响。选择长宽比 =5,比较不同的网格密度的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网格参数选择对应力集中系数 及其与宽径比 的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在所选参数范围内,随着网格密度的增加,应力集中系数 趋向收敛,当网格密度 时,应力集中系数为一定值。因此选取 =3时的网格密度。
表1 网格密度β对应力集中系数 收敛性的影响(长宽比 =5)
3.3不同宽径比的应力集中系数变化规律
取 =3的网格密度、长宽比 =3,比较不同的宽径比 与应力集中系数 的关系。令 , 。
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在不同有限板宽B下,计算孔边的应力 ,孔边应力集中情况见图3。
图3 分布云图(网格密度 =3,长宽比 =3,宽径比 =12)
定义误差比率 ,并计算宽径比 与应力集中系数 的关系,见表3。
图5 误差比率 与宽径比 的关系
(1)由图3可知:孔边最大应力发生在沿y轴的孔边,即与 方向垂直的位置,符合实际情况。当r增大时,应力迅速减少,几乎等于均匀受拉应力。因此,圆孔产生的影响是局部性质的,这与弹性力学含圆孔无限大板的结论一致。
(2)由表1及图4可知:宽径比 对孔边的应力集中有重要影响。当宽径比 较小时,应力集中系数 较大;随宽径比 的增大,应力集中系数 逐渐减小,最后趋近于无限板宽下的解析值3.0。
(3)由表1和图5可知:当宽径比 较小时,有限元数值解与解析解误差较大。随着宽径比 的增大,误差减小。当宽径比 大于12时,误差比率 小于3.67%。
3.4三维有限元计算的比较
由于在实际的问题中板是具有厚度的,平面模型的模拟并不一定能真实的反映板的应力分布,所以本文总共计算了14个不同厚度的三维模型,并与平面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各参数的取值以半径R=5cm为基准,分别为:宽径比 =40,长宽比 =3,令厚径比 , =0.1,0.2,0.4,0.6,1,1.4,2,2.4,3,4,6,8,12,20。材料及荷载与平面计算相同。如图6所示,为计算的模型。
图6 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图7为应力集中系数 与厚径比 的关系,图8为应力集中系数 沿厚度方向上的分布。由图7可知:应力集中系数 的三维的计算结果比平面的要大;随着厚径比 的增大,应力集中系数 逐渐增大,当厚径比 为2.4时,达到最大值,为3.18;随后当厚径比 增大时,应力集中系数 减小,最后趋向于定值 3.11。
由图8可知:应力集中系数 沿厚度方向呈现出强烈的三维效应,它的变化与厚径比 紧密相关;内部的应力集中比二维状态下强烈,而且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并不都在板的中面。
4.结论
(1)通过有限元数值试验分析,并与弹性力学解析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板圆孔应力集中系数的收敛性与网格划分的密度有关;应力集中系数除与宽径比有关外,还与长宽比有关,当长宽比大于3时,应力集中系数趋向一致。
(2)当宽径比增大时,应力集中系数逐渐减小,最后趋近于无限大板宽的解析值3.0。宽径比大于12时,误差比率小于3.67%,可用无限大板宽的弹性力学解析解近似。
(3)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应力集中呈现出强烈的三维效应,板内部应力集中比板表面强;当厚径比为2.4时,出现最大的应力集中系数。内部的应力集中比二维状态下强烈。
参考文献:
[1]徐芝纶.弹性力学简明教程[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余崇民等. 机械科学与技术[J].有限厚中心圆孔板的最大三维应力集中,2006.4.
论文作者:李丽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应力论文; 系数论文; 网格论文; 密度论文; 圆孔论文; 长宽论文; 模型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