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消化科优质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消化科患者资料11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6例,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全部实施消化科常规护理,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记录两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消化科优质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显著提升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对于保证优质护理质量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消化科;优质护理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其中以优质护理为代表的护理理念在临床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健康教育属于优质护理工作中十分关键的环节,理想的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教育效果和优质护理质量[1]。本文选取消化科患者资料11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6例,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全部实施消化科常规护理,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记录两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情况,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消化科患者资料11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112例患者全部排除传染性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心肝肺重要脏器疾病;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中消化道出血患者15例,胃炎患者20例,肝硬化患者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11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4~71岁之间,平均47.4±2.6岁;观察组患者中消化道出血患者10例,胃炎患者25例,肝硬化患者1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10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5~72岁之间,平均43.8±2.8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全部接受消化科常规护理;对照组56例患者在健康教育环节中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6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患者入院第一天,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和各项设施,其中包括公共卫生间、护士站、公共休息区、医生站、电梯、开水间、楼道以及安全通道等,向患者介绍医院作息时间,叮嘱患者贵重物品注意保管,病区内禁止吸烟和饮酒;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后第二天向其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使患者对于疾病存在全面正确的认知,向患者介绍诱发疾病的因素,告知患者需要自觉进行行为措施,例如充分休息、戒除不良习惯以及合理饮食等;向患者讲解消化科常规检查,例如胃镜、心电图、B超、CT以及MR等检查的目的、检查时间和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在检查之前做好准备,确保检查能够顺利完成[2];为患者留置PICC等管道,向患者讲解静脉注射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和观察方法等,指导患者如果出现出血异常现象需要马上告知护理人员采取处理对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保持饮食合理,少食多餐,严禁暴饮暴食,选取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食用刺激性强以及化学性刺激强的食物,例如韭菜、咖啡、辣椒、葱头以及酸菜等;患者入院第三天到第六天,护理人员为其进行心理指导,鼓励患者通过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使治疗依从性得到提升,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例如胃动力药物、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以及抑酸剂等[3];为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宣传教育,介绍胃肠减压的作用,使患者了解胃肠道压力对于局部病变以及胃肠壁血液循环的影响,使其可以配合治疗;在患者入院第七天的时候,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活动指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治疗需要,为其制定活动方案,帮助患者胃肠功能更快恢复,指导患者劳逸结合,提高饮食卫生,严禁使用胃黏膜刺激性药物;当患者准备出院的时候,护理人员向其介绍观察病情的方法,倘若发生异常马上就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之前对其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实施调查,采取问卷形式,满分100分,总分大于等于85分为掌握,总分在60分到80分之间为基本掌握,总分小于60分为未掌握。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5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将P<0.05归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2。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对比
组别 例数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知晓率
观察组56 33 20 3 94.64%
对照组56 24 22 10 82.14%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观察组56 31 22 3 94.64%
对照组56 24 20 12 78.57%
3 讨论
消化科属于医院中十分重要的科室之一,患者数量多、疾病种类多,患者病情复杂,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组成内容,能够使患者自觉接受有益于疾病康复的行为,使疾病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健康教育使以往的护理流程得到优化,对于过去只重视教育不重视效果的护理模式改变,从而避免由于水平不足能力达不到标准导致的护理差错[4]。健康教育路径指的是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将入院、诊断治疗护理以及出院过程中健康教育活动看作纵轴,将时间看作横轴,为患者制定系统化、精细化并且程序化的健康教育流程,为促进健康教育效果、增强患者护理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5]。通过对本文患者的分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针对临床消化科优质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显著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宝芬.健康教育路径在消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2):95-97.
[2]杨玉霞.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08):60-61.
[3]刘小青.健康教育路径表在消化科住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08):81.
[4]庞 虹,李权春.对消化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9):4-5.
[5]任昌兰.健康教育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7):13-14.
论文作者:张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路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