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城市干道工程建设办公室 江苏镇江 212002
摘要: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成本与进度的准确性,而项目成本与进度是否准确主要依赖于工程量计算和成本的合理性,尤其造价成本信息库及其系统实现是影响建设项目成本与进度的关键因素。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即BIM,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与网络传播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信息整合与处理的技术。本文针对BIM模型及其特点,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关键词:BIM;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适用性;
1 BIM 技术及其特点
BIM 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简称,综合了所有的几何模型信息、功能要求和构件性能,将一个建筑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信息整合到一个单独的建筑模型中,而且还包括施工进度、建造过程、维护管理等的过程信息。BIM 像一条纽带将这些分散的专业技术整合到一起,提高了这些专业技术的系统性。因此,整个建筑行业从设计、造价、建造到运营维护的信息决策与集成化程度大大提高。例如对于设计完成的图纸,可以使用 CAE 技术从 BIM 模型中抽取项目相关的各种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模拟,对于不符合造价等要求的设计方案可通过 CAD 修改,修改完成的数据又可通过BIM 的可视化功能进行形象演示。
2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落后
造价管理固有模式是将工程总施工成本统一控制,这种模式开展后效率低,统一管理也容易出现遗漏项目。建筑工程行业在工艺与材料上不断进步,但造价管理体系仍处于落后阶段,管理过程中不能结合预算报表来进行,发现施工成本产出预算范围也没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造价管理便失去了意义。材料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仅仅以施工方案、预算结果为造价管理开展的依据,并不能随着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变动而改变施工方案。由此可见管理体系落后对造价控制的影响是巨大的。
2.2 工程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
工程施工过程中,用量多的材料需要结合剩余量随时采购,否则场地不能满足堆放需求。初期预算对建材市场进行调查时只是计算这一阶段的材料价格,后续变化并没有体现在其中。以此为依据开展的造价管理自然缺乏科学性,不能与建材市场对接。目前使用的管理体系是定额控制,市场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但造价管理所应用的数据库通常是几年更新修订一次。脱轨现象对造价管理的成效影响严重,开展过程中一旦市场发生大变动,传统管理方法为工程带来的仅仅是制约,如果材料上涨价格超出预算范围较大,还会造成建筑单位可支配资金不足,工程不能顺利进行。各工程团队参照的管理体系都是由政府统一颁布的,具有广泛性,但并不是所有现场都使用,如果不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做出整改,脱节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3 项目数据量较大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各种数据通常是以纸质形式存档或以电子表格文档等保存,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它们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每个项目的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要想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数据很困难。造价难以实现过程管理;造价分析数据细度不够,功能弱,管理能力不强,难以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数据积累困难。
4 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适用性分析
4.1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可以把建筑物的全部信息转变成参数化的三维模型,如果建设工程项目出现了变化,或者是材料的市场价格出现了变动,只要在BIM 模型中调整一下相关的信息,所有的数据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在项目的整个运行过程中会一直发生变化,保证输出的数据及时性。对于数据库中的信息来说,其中主要包括了建筑构件的工程量、材料的市场价格以及建设项目的变化和变化之前的信息等。如果造价管理人员需要使用相关的数据,可以直接通过BIM技术在数据库快速的找到相关的信息。彻底解决传统造价管理技术的局限性,也改变了传统造价管理中和市场发展不协调的现象。
4.2方便数据的积累和共享
在传统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对于已经建完工程项目的相关造价资料不能非常便捷对其进行参考和使用,但是这些资料却在现在和今后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通过BIM参数化模型的应用,可以将其和网络技术结合在一起,并对已经建完的工程项目的造价资料进行整理和存储,一旦有需要,可以非常容易找到,实现数据信息的流通。对于工程项目造价资料不断积累的BIM模型,可以使企业在造价过程中结合相关的标准、按照历史的资料形成特定的项目BIM模型。在企业有了属于自己的BIM数据库之后,就能在投标过程中按照以往的经验做出正确的投标计划,减少不必要的工序。
在BIM基础上建立的造价管理平台,把这些相对零散的、独立的数据整合到一个数据平台上,形成可以共享的数据库,不仅查询时方便快捷,而且任何参与建设方均能查询,所有随时更新的数据都能与各参与方共享,从而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4.3 BIM技术的可视化操作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最大优势就是实现了可视化操作。BIM 技术可以将建筑的线条构建形成一个三维的立体图形,进而有利于整个项目的设计、投标、运用、建造等不同阶段的协调和沟通。BIM 模型与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 BIM 建筑信息模型与工程造价数据信息的有效统一。立体的直观图形与抽象的数字符号的紧密融合,为整个建筑项目的各个空间部位及施工节点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造价信息。在 BIM模型的支持下,可以通过限定条件对特定区域进行选择,进而有效提高建筑信息查阅和搜索的效率及其准确程度。
4.4提升工程量的准确度
在BIM技术出现之前,造价人员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工程量进行对整体项目按不同时期工作量进行估算,再对各施工时期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分配,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不能精确的分配资源,使资源达到最佳组合。BIM5D模型,通过BIM三维模型的应用,在其中加入时间、成本维度等形成5D的建筑模型(如图1),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在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造价人员只需要按照空间拓扑的关系以及 3D 布尔运算规则在BIM软件中进行相应的扣减计算法则调整,这时系统会自动的进行构件的扣减运算,从而更加准确、迅速的计算出工程量的相关信息。通过BIM技术的应用,造价管理人员能够摆脱繁碎的工程量计算工作,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风险的评估等更加有价值的工作上,不仅能够减少由于人员失误而产生的计算错误,还能实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
图1 BIM的5D建筑模型
4.5 改善工程建设中的变更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工程变更经常会引起项目工程量的变动及项目进度的变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实际施工成本与计划成本发生较大出入(主要是实际施工成本的增加),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和重点控制变更对项目成本产生的影响。在发生工程变更时,使用 BIM-5D 技术进行变更管理,因 BIM 模型信息具有关联性,工作人员只需将变更构件在 BIM 模型中进行修改调整,整个模型中与之关联的部位都会自动更新,而且由于 BIM 模型的共享协同能力,各参与方之间传输交换信息的时间大为减少,从而可快速计算变更工程量,准确确定变更费用,减少成本浪费,有序管理变更造价。
4.6实现工程建设的动态管理
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根据施工时期,分段分块提供人、材、机等的动态造价数据,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的动态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资金、人员、材料以及机械等。在BIM的模型中,每个构件都带有参数化的信息,比如材料、工序安排以及位置等,并且各个构件都能实现任意的组合,这给工程项目成本的计算对比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提升建设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7完善数据
造价管理任务中涵盖对成本的分析,传统分析方法过于理论性,结果并没有体现出灵活性。BIM借助计算机开展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通过观察图形能够判断出具体的造价成本,反之也可以通过造价查找到具体的模型位置。这种灵活性与可控制性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十分重要,模型中的组成板块即表示所需造价。大部分工程企业会结合不同项目的建筑经验,对信息数据库进行完善,建立模型时可以参考这部分资料。最终得出的造价管理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并且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BIM 应用在造价控制环节中还能够帮助工程团队快速判断是否有承接项目的实力,优化资金利用形式。工程项目确定后 BIM 是以系统形式应用的,包括所用的浏览器,都属于总系统中的一部分。造价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连接网络搜索有用信息,筛选后输入到模型生成软件中,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有用信息的范围。
结束语: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信息共享、高效率调取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上文所述应用只是BIM 技术在成本控制应用中的一部分,随着 BIM 的推广普及和技术创新,BIM技术在施工阶段质量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也会逐渐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颖,蒲娟.BIM 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5(4).
[2]李函霖.论 BIM 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J].企业技术与管理,2013,(11).
论文作者:穆林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造价论文; 模型论文; 信息论文; 数据论文; 项目论文; 技术论文; 成本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