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绝缘配置与防雷研究论文_肖重金,邓晨成

高压输电线路绝缘配置与防雷研究论文_肖重金,邓晨成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主要构成部分,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稳定运行,能实现电网顺利运行,以发挥高压输电线路在其中的重要。当高压输电线路出现事故时,即跳闸事故的发生,其中雷击占15%-25%左右,属于引起故障的主要自然因素,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正常供电。因此,本文主要对高压输电线路绝缘配置与防雷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绝缘配置;防雷措施

在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如果出现跳闸情况,通常是因为雷击原因所导致,若要实现人们安全供电,则应该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的研究,尤其是防雷措施的有效运用,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就高压输电线路而言,对其予以绝缘配置与防雷保护,能够避免雷电波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检修费用,保障人们安全用电。

一、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击特征和原因

(一)雷击特征

对于高压输电线路来讲,在其整个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雷电故障,通常会呈现不均匀状态,如果土壤的电阻率相对较高,雷电活动会随之减弱。当出现雷击情况时,通常会呈现有选择性特点,即在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其线路愈高可能发生雷击几率也会随之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线路越长同样会加大其雷击频率,需要相关人员针对其雷击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制定有效雷击保护措施。

(二)雷击原因

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发生雷击问题时,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线路缺少较高绝缘水平,在合成绝缘子中,其总串数相对较少,或者对于零值的绝缘子未进行有效更换等,从而发生增加其雷击发生几率。第二,对避雷线进行选择时,如果整个过程缺少合理性,仍然选择传统线路设计方式等,会导致保护角极易出现绕击情况,受当地气候等因素影响,最终出现雷击危害,无法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保护[1]。第三,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如果没有进行避雷线的有效接地处理,且避雷线、导线之间没有满足相应要求,会直接造成高压输电线路雷击事故,从而造成耐累水平的持续下降。第四,当高压输电线路出现防雷保护时,如果此环节相对比较薄弱,会使其成为雷击频繁区域。

二、高压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模式

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过程,雷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感应雷过电压、直接雷过电压,前者主要位于输电线路的附近地区,可能出现电磁感应,使线路受到威胁。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因其输送容量相对较多,且具备距离长特征,满足高压中过电压值,频过电压需要维持1.3p.u内。在高压水电线路中,由于直击雷过电压带来的直接影响,使雷电直击于杆塔等,会造成较为严重损失[2]。相关研究发现,当高压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山区封口位置或峡谷等区域,属于雷击危害常发区域,会直接造成雷击故障等。

根据相关运行经验发现,当雷电击中高压输电线路时,通常比较集中于线路部分地段,在对此地段进行防雷保护时,一般将其称作“易击区”,主要表现为:首先,雷暴走廊,具体有山区封口和顺风河谷等区域。其次,四周均为山区潮湿盆地。再次,土壤的电阻率处于突变地带。最后,如果土壤的电阻率具有较大差异,极易雷击于山顶等。因此,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时,需要尽可能和易击区保持一定距离,如果需要穿越其易击区,则应该加强线路防雷保护,防止出现雷击跳闸等事故[3]。

三、高压输电线路绝缘配置

在电压等级持续提高下,高压输电线路绝缘配置随之面临较大问题,例如:线路绝缘配置的设置中,需要通过瓷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等运用。而在线路铺设时,对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因塔顶位置相对较高,以及落雷几率持续增加等因素影响,一旦受雷击的影响,会直接造成线路跳闸,使其发生故障几率明显上升。若要避免跳闸问题的出现,则应该在塔顶上方进行优化,即对绝缘子合理增加,以此扩大地线距离,确保线路具有较强绝缘性,进而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几率[4]。

在高压输电线路绝缘配置中,不仅可以通过绝缘材料进行防雷保护,而且还能利用空气介质实现耐雷水平的提升。在进行绝缘配置研究时,空气间隙绝缘保护一直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深入研究空气介质中绝缘器材发现,还应该对资金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以便于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有效保护,确保线路维持安全运行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一)线路避雷器

对避雷线进行全线架设时,很难全面排除雷击在导线中造成的影响,而对线路避雷器进行安装时,一旦线路受到雷击,会将其雷电流传输至相邻杆塔,其他部分则需要利用避雷器流至导线,从而传于相邻杆塔。当雷电流流于避雷线、导线,加之导线具有电磁感应的特点,能够实现导线、避雷线的明确,以便于产生其耦合分量,在耦合作用下对导线电位进行拉高处理,可以明显改善导线与杆顶尖电位差,以此低于其绝缘子串放电电压,避免绝缘子出现闪络,从而实现线路避雷器的合理安装。

(二)避雷线的架设

对避雷线进行架设时,通常是将其作为高压输电线路主要防雷保护方法,通常表现在电直击导线的防雷中,还包括以下作用:其一,分流作用,有效降低流经杆塔的入地电流,确保塔顶电位明显下降。其二,利用导线耦合作用,全面降低线路的绝缘子电压[5]。其三,实现导线的屏蔽,能够减少导线感应过电等。

一般情况下,线路电压的不断升高,对避雷线使用效果也会比较理想,在线路运行过程,避雷线造价相对较低,在对其进行具体设计时,220kV以上电压输电线路需要对其进行避雷线的全线架设,而110kV进行防雷保护时,同样需要以避雷线的全线架设作为重点,35kV线路无需进行全线架设避雷线,根据相关需求架设线路避雷针时,应该加强杆塔接地故障,若要提升避雷线的导线屏蔽作用,有效降低绕击率,在进行避雷线的设计时,需要尽可能减少导线保护角,通常选择20°-30°标准。为减少接地电阻,避免不法分子对其造成破坏,应该进行避雷线的基杆塔处接地处理。

(三)减少杆塔的接地电阻

在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中,当其受雷击发生危害时,杆塔的接地电阻与土壤电阻率存在直接联系,如果杆塔的接地电阻相对较大,在雷击下极易导致杆(塔)顶电位的上升,使线路受到反击。若是需要保证接地电阻符合相应要求,则会在雷击下使雷电流置于杆塔中,在对线路绝缘性造成破坏的同时,需要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对此,减少杆塔的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等方式,可以实现线路的耐雷水平显著提升,是避免反击的重要措施,需要工作人员加强重视。而为了减少土壤电阻率,其主要方法包括:对接地体的周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在接地体的2-3米土壤内,需要将不容于水,且具备良好吸水功能物质掺入其中,例如:木炭或焦炭煤渣等,对于此方法的应用,能够将土壤电阻率下降至原有1/5-1/10左右标准;选择食盐或木炭分层进行夯实,将木炭碾碎均匀铺设约为10-15厘米厚度,再铺设2-3厘米食盐,共有5-8层,在完成铺设后置入接地体,此方法能够将电阻率下降至1/3-1/5标准。然而因为食盐会随着流水逐渐减少,通常需要在2年左右时间进行补充。

(四)自动重合闸设置

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如果雷击电流相对较大,超出线路的防御标准内,在雷击下会造成雷击跳闸,需要加强控制和管理。在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保证其具备较强自动恢复性,可以将其雷击闪络事故控制在合理范围下。对此,高压输电线路进行防雷保护时,对自动重合闸设置的投入,能够避免出现任何危险事故[6]。

(五)其他措施的落实

在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若要对其进行防雷保护,则应该通过其他措施进行,例如:耦合底线的合理架设、强化线路的绝缘性等。与此同时,针对线路回路差异,选择适宜防雷措施进行加强,不仅可以强化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而且还能提高防雷保护效果,在向人们正常输电方面提供重要保障,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保证线路整个运行过程具有较高可靠性。现有国网通用设计中,220千伏线路的防雷保护角已采用负角度设计,以保障更好的防雷效果。

结束语

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过程,雷击跳闸成为故障主要阐述原因,加强防雷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防雷保护过程,在对雷击跳闸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方案的制定,可以将其故障降至最小化,从而避免在居民生活中的不利影响,确保高压输电线路可以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世勇,张松岩.浅谈对高压送电线路设计防雷措施的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78-00178.

[2]庄新伟.浅谈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配置和防雷保护[J].建筑•建材•装饰,2014(18):207-207.

[3]吴培军.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配置与防雷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4(19):228-228.

[4]陈威.35kV输电线路防雷差异化改造应用探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1):315-315.

[5]郭嵘.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00186-00186.

论文作者:肖重金,邓晨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高压输电线路绝缘配置与防雷研究论文_肖重金,邓晨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