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榜样力量领航学生成长-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的探索论文

树立榜样力量领航学生成长-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的探索论文

树立榜样力量 领航学生成长
——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的探索

文/于迪

摘要: 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持续推进,内地高校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数量上逐年递增,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有了更多进入内地高校求学的机会,这也为新时代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学生骨干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选拔和培养一批又一批政治坚定、理想远大、刻苦勤学、团结友爱的少数民族骨干,对推动学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落实和完善十大育人体系,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将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探索构建“1+3+2”模式,强化思想引领核心、锻炼三项基本能力、搭建两个载体,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骨干。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学生骨干 榜样力量

近些年来,国家的民族政策持续推进,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随着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招生机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内地高校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逐年递增。这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扩大了内地高校的办学影响力,但同时也给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挑战。

学生干部是高校思政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青年力量。要及时了解民族学生思想动态的波动情况,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必须选拔和培养出一支政治坚定、理想远大、刻苦勤学、团结友爱的少数民族学生骨干队伍。同时,培养民族学生骨干也有利于他们在群体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这对于保证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稳扎稳打,维护校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甚至推动民族地区发展也至关重要。习总书记提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如何培养好少数民族学生骨干,使这个队伍政治立场稳定、综合能力突出,理应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将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探索构建“1+3+2”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模式。

一、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一个核心

思想统一才能行动一致。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多变,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的多元化,更容易受到“三股势力”的消极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相对单一,思想单纯,容易被不良思想观念左右。因此,民族学生骨干的培养,必须牢牢把握思想引领这个核心,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地面校准试验时,将加装了应变计电桥的拉杆采用专门研制的约束装置安装在拉压试验机上进行载荷校准试验(图4),试验分拉向加载和压向加载两种,校准载荷沿拉杆轴向施加。每种校准载荷施加两次,从0开始,分十级施加到最大校准载荷(本次试验,拉向最大校准载荷为800 N,压向最大校准载荷-800 N),然后分十级卸载到0,试验中同时记录应变电桥响应和校准载荷。

强化思想引领这一核心,要充分理解并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规律,把对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为少数民族学生骨干提供更多参与初级、中级党校和团校培训的机会,通过组织学习党史知识、抗战历史、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通过观看《厉害了,我的国》《法治中国》《必由之路》等宣传片,以及开展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实地参观活动,引导民族学生骨干以优秀前辈为标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充分依托理论讲座、研讨交流、走访调研等活动载体,鼓励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积极、主动融入其中,强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推动他们坚定“四个自信”,引导他们深入领会“五个认同”的内涵,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并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发挥好榜样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应该具备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其中学习能力是基础。民族学生的生源地多为边远地区,相对内地学生而言,他们的汉语、英语普遍基础薄弱,专业学习存在困难。提升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学习能力,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升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参与工作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二、围绕中心任务,培养三项基本能力

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综合素养全面的少数民族学生骨干队伍,要以思想引领为根本,不断丰富培养教育载体。

(一)加强学业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此外,要紧跟时代旋律,抓住五四青年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宪法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主旋律及正能量的弘扬和传播,宣传主流价值观和民族平等、团结等理念,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增强他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区分民族问题和其他问题的界限,时刻保持理智的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他们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勉励他们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提升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沟通协调能力,要组织开展系统的岗前培训,帮助他们学习和了解沟通中单向与双向、封闭与开放、盲目与探索的区别,促进他们掌握有效沟通的要素、原则、技巧和方法,推动他们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推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要通过开展所有学生骨干集体参与的素质拓展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和其他成员之间的沟通联系,推动他们的协同合作,促进他们在团队竞争与合作中,加深交流和友谊,同时增强他们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锻炼。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勇敢走出舒适圈,主动融进各个民族的普通学生,分享感悟见解,积极参与学校、学院举办的各项活动,增强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促进彼此间的互相理解和配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提起通信,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面对安全需求,贝加莱的产品,无论在硬件或是软件层面上都作了全方位的考虑,能够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例如,在远程运维方面,贝加莱提供的SiteManager能为用户提供一整套基于信息安全的接入方案。

(二)注重心理疏导,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担任学生骨干过程中的这些心理特点,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引导和疏导,增强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要通过熟悉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学生档案,充分了解其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从而制定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方案。要通过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媒体随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思想、心理动态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和隐藏的倾向性问题,并通过持续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要建立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心理卡片,及时查阅纵横向记录中反应出的心理压力状况,准确判断压力来源,并及时进行疏解和心理干预。要经常组织学生骨干交流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骨干与汉族学生干部的积极互动,帮助他们迅速融入集体环境,消除隔阂,塑造宽松舒适的人际关系。要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阳光心理训练营”等活动,通过理论知识培训、经典案例解析、心理团辅活动、心理功能室体验、一对一咨询等,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骨干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排解负面情绪、疏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引导他们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受内地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环境、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影响,加之需要适应内地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民族学生就读内地高校之初往往面临一定程度的困难,普遍表现为心理上的迷茫和困惑。因此,民族学生骨干在时间管理、学习和工作平衡、人际关系协调、组织活动的魄力等方面都面临更大压力,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此外,许多民族学生自尊心较强、情绪起伏较大,因此,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成为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重要环节。

(三)强化工作技能,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作为学生干部,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都是需要具备的重要沟通技能。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要强化沟通技巧,在与不同民族同学交往时主动倾听、乐于沟通、善于沟通,也要协助老师做好协调工作。

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学业指导,通过定期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并鼓励他克服困难、坚定信心。要开展“结对子”活动,成立帮扶小组,组织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骨干互帮互助,督促小组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并定期与小组交流学习进展情况,帮助他们突破学习瓶颈。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在学习上的难点问题,针对他们在英语和专项专业课学习上的痛点以及学业提升难点,邀请专业课任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定向辅导,帮助他们把握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要经常听取和收集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困惑,根据他们的需求,组织英语四、六级考试经验交流会、朋辈榜样学习分享会等活动,邀请学习成绩高、学习方法好的高年级学生开展学习分享,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从而增强学习实效,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增强自信心。

三、夯实培养效果,搭建两个载体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他们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即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从广泛定义上来解释融媒体,就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结合,产生新的能量,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将媒介之间的竞争化为同一力量,通过资源的互通、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达到互相服务的目的。

(一)运用新媒体平台,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新媒体是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骨干依托的重要载体。加强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要运用好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将新媒体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一方面,要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利用好红色资源主题网站、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主流媒体的网络资源,主动发声、引发共鸣,引导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凝聚共识,把舆论引领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强化对他们的思想引领和思政教育。另一方面,可利用好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以及院系和学生工作部门的主要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挖掘和报道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和优秀榜样的典型事迹,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分享先进典型的成长经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坚定自信、自我提升,同时也督促他们时刻以榜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进步。

近年来石化装置中安全仪表系统(SIS)应用越来越广泛。在SIS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的验算。在IEC 61508[1]中给出了框图法、故障树法、马尔科夫建模法。本文以“1oo1”和“1oo2”电路模型深入探讨马尔科夫建模的方法。

(二)利用社会实践平台,强化使命感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大课堂,能促进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培养,要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利用好社会实践这一载体,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要注重为少数民族学生骨干提供更多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挂职锻炼等实习实践的机会。一方面,鼓励他们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观察和反思社会现状,在实践中夯实专业本领,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增强综合素质,开阔视野,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用理性思维看待问题,用辩证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用脚走、用心看,增强对学院和学校的认同感,增强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认同感,进而充分感受多民族间相互了解、帮助、尊重、包容的温情。通过少数民族学生骨干榜样力量的发挥,引导更广泛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不断将爱校荣校、爱国强国的意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参考文献:

[1]畅军亮.习近平民族观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22-25.

[2]阿不都卡德尔·艾买尔.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养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7,(24):111-112.

[3]张浩,汪发余,曲志菁.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养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6,(06):144.

[4]曲志菁,张浩,汪发余.“互联网+”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95.

[5]苏娟,郝昭程.在新媒体时代主体性视域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8):32-33.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标签:;  ;  ;  ;  

树立榜样力量领航学生成长-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的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