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论文_农桂芳

农桂芳

广西南宁宾阳县人民医院综合内科 530400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案给予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观察两组老年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情况。结果: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治疗后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所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数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纠正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巩固并强化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患者通常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以及病情复杂等因素影响,而有较大几率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一旦长期持续则会对疾病治疗造成影响和阻碍,导致疾病进展加重而构成恶性循环。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案的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则可消除或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以巩固治疗效果[1]。我院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有焦虑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入组患者病情均与国内相关医学诊断标准[2]相符,焦虑与抑郁病例入组标准为SAS评分≧40分、SDS评分≧41分。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1.5±6.4)岁;其中34例为慢性支气管炎,26例为慢性呼吸衰竭,30例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0例为哮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方案无差异,均根据基础疾病给予营养支持、抗生素、吸氧以及支气管扩张剂等,同时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价入院后3日和出院前1日两组抑郁与焦虑情绪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3]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

评估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自评量表填写工作由医护人员负责全程指导,确保填写的规范与合理性;肺功能监测指标:通过Autospiropal型肺功能仪(日本美能公司)测定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所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指数,并计算FEV1/FVC数值。干预前后分别观察上述指标并准确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组间比较以( )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分)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t=0.974,0.792,均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t=6.513,6.913,均P<0.05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干预前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分)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t=5.924,5.712,6.943,均P<0.05

3 讨论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多伴有焦虑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就诊其不良情绪。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引导患者对其心理问题有正确认识,同时着眼于患者心理变化特征的差异性,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继而帮助患者保持积极态度迎接治疗,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通过不同形式以及不同渠道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确保医患关系和谐,同时也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为患者提供家庭心理支持。通过健康知识宣教帮助和厇认识疾病发病机制、各类诱发因素、症状表现以及防治方案等[4],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和建议。对于患者而言,营养供应对于机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结合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机体代谢特点以及器官功能特点给予合理、科学的饮食指导,同时嘱咐患者保持规律饮食,食物以高维生素、低盐低脂类为主,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以及高钙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辛辣煎炒刺激性食物。本研究表明,实验组SAS、SDS、肺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4小结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焦虑是较为常见的负性情绪,临床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开展可明显纠正其负性情绪,巩固并强化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淑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56-57.

[2]杨晓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56-58.

[3]周小玲,刘丽梅,江秀娟,等.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125-126.

[4]廖慧中,贺兼斌,张洁 等.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吸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09-1312.

论文作者:农桂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论文_农桂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