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观察论文_李向,曾鹏永

湖南省娄底市妇幼保健院 娄底市儿童医院麻醉科 417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采取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丙泊酚符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40例实施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心率、血压情况对比显示,观察组HR、DBP、SBP麻醉后变化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明显较观察组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采取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安全性高,可减少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复合静脉麻醉;七氟烷吸入麻醉;气管异物取出术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常见急症手术,患儿具有程度不同的缺氧、呼吸困难症状,若未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则可能危及生命。气管异物取出术是通过支气管镜或喉镜,在麻醉下将异物有效取出,患儿因缺氧耐性较差,极易出现缺氧、气道痉挛等症状,影响手术操作,对麻醉的要求较高[1]。常规麻醉方案存在呼吸抑制,对小儿手术具有一定危险,因此,必须选择安全性高的麻醉方案,尽量降低麻醉风险[2]。本组研究对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实施七氟烷吸入联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1个月~8岁,平均年龄(2.6±1.1)岁;异物存在至就诊时间1~21h,平均时间(5.3±1.2)h;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0个月~9岁,平均年龄(2.9±1.2)岁;异物存在至就诊时间2~25h,平均时间(5.8±1.3)h;纳入标准:具有手术指征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者;肾、心、肝功能不全者;严重免疫性疾病者;与本组研究不配合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麻醉前30min使用阿托品0.01mg/kg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主要对血压及心率进行监测。患儿进入手术室后,使用5%七氟烷1~4L/min面罩吸入,作快速麻醉诱导后,促使其保持自主呼吸,确保呼吸道畅通,静脉滴注0.005mg/kg芬太尼,丙泊酚2.5mg/kg静脉推注,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手术。术中以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丙泊酚维持静脉滴注。

对照组:麻醉前30min使用阿托品0.01mg/kg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主要对血压及心率进行监测。丙泊酚2mg/kg静脉滴注,异丙酚1.5mg/kg·h与芬太尼0.05μg/(kg·min)微量泵持续静脉麻醉,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节泵注速度。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麻醉前(T0)、麻醉后(T1)、插镜后(T2)、取出时(T3)、术毕(T4)等时间段对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等指标作详细记录,了解麻醉后呛咳、躁动及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录入SPSS19.0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心率、血压情况对比显示,观察组HR、DBP、SBP麻醉后变化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气管异物为小儿误进食较气管直径大的食物、异物等引起,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梗阻等症状,随着时间延长,缺氧症状会随之加重,若未及时解除呼吸困难症状,则可能导致患儿窒息而死亡[3]。异物取出术过程中,必须确保患儿充足供氧,减少血压及心率波动,尽量保持肌肉群松弛,一次性取出异物。小儿自身抵抗力交较差,存在缺氧症状,对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具有较高要求[4]。

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麻醉前至手术结束,其血压及心率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七氟烷吸入及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联合应用安全性高相关。丙泊酚应用后能快速起效,具有镇静良好、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等优势,可对咳嗽反射及咽喉反射起到显著抑制作用[5]。经药物注射后,可快速促使患儿进入睡眠状态,药物清除快,能避免蓄积。芬太尼镇痛作用强,药物蓄积较少,能减少不良反应。与七氟烷吸入麻醉结合,可取得相互协同作用[6]。七氟烷为吸入性麻醉药物,苏醒迅速,麻醉作用强,具有可调节性,可适当促使下颌松弛,咽喉反射消失,降低呛咳、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与国内相关文献一致[7]。

综合上述,小儿气管异物取出物采取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安全性高,可减少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琛,邵雪泉.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6):78-80.

[2]张旭彤,祁旦巳,刘华程等.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低浓度七氟烷诱导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7):3333-3336.

[3]田刘军,綦宗才,赵宏飞等.半开放式吸入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16-17.

[4]利学敏,彭蓓.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2):191-192.

[5]杨贵英,黄河,杜智勇等.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48例麻醉处理[J].重庆医学,2012,41(2):171-172.

[6]肖煜,胡华琨.小剂量舒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喉表面麻醉在婴幼儿气管异物手术麻醉中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13,48(5):443-444.

[7]李蕊.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2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235-2236.

论文作者:李向,曾鹏永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观察论文_李向,曾鹏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