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
云南昭通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对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影响较大,安全无小事,所以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为施工企业的头等大事,在管理上必须要放在施工管理的首要位置来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从施工之初及设计阶段,就应当进行规划与预防,尤其是在施工项目的技术应用上,及机械运行上,对安全管理工作更应当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范围即应当贯穿项目施工始终,也应当落实到管理制度上来,使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施工中去。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质量;
一.前言
建筑企业的发展,依靠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不断努力,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首要任务。在安全管理上,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坚持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工作,是促进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一定要赏罚分明,公正公平,使安全管理制度成为维护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维护施工人员的权益与责任的重要方式。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要从施工设计阶段开始,直到工程结束验收阶段,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都应当重视起来,这也是企业的生命所在与质量保障。
二.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安全施工意识不强
施工人员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意识不强,依靠施工设计或者是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从而在施工中忽视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为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还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并不健全,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出不到位,并且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也形同虚设,全部重点均放在施工与工期上,对施工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安全责任制度无法建立实施起来。施工监理人员由于对施工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在实际施工监理上对安全情况无法及时发现,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2.安全管理水平不足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人员来源较为复杂,施工人员即包括无业人员,也包括进城农民,有的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可能还包括异地或他乡人员,这些人所具备的施工技术水平不等,且在管理上难度也较大。针对这些施工人员,培训程度有限,并且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所以在安全管理上加大了管理难度。建筑企业又在安全管理制度上完善程度欠缺,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从而使施工中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安全管理水平。
3.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施工人员的来源较为复杂,参差不齐,所以在专业施工技术水平上差距较大,有的虽然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但是任借工龄,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还有一部分经过专业施工技术的培训,能够具备一定的施工能力,而有的施工人员则十分缺乏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之间磨合不够,常常引起施工争议,影响了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4.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施工企业在进行人员配置时,为了节约开支,减少支出,在管理人员的配置上,对一些不受重视的组织机构,例如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专业人员的配置不足,甚至一人身兼多职,常常缺少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而施工中管理人员在完成现场施工管理职能以外,在无精力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导致安全管理出现漏洞,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1.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体,队伍庞大,且是安全管理的主体,所以应当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由于施工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极大,所以要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专业水平与技术能力问卷调查,对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的施工人员,要集中进行培训,这在施工的安全管理上十分必要。每一个施工个体,在施工中都有一项有针对性的施工任务,而每一个个体出现问题,对整体的施工与安全顺利完成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或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
安全管理问题不仅是施工人员的问题,也是管理人员的责任,所以根据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安全管理部门也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度,加大管理力度,落实到实处,使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切实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2.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施工安全管理要依靠制度来约束,用制度来实现施工的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企业,要及时完善管理体系,只有依靠强有力的规章制度的管理,才能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安全管理才能持续下去,而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而一个企业要占领市场,必须要通过标准化管理与建设,完善安全施工管理责任制,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并不断推出新的施工成果,才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企业实现安全管理,要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并将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纳入到考核条例中,才能更好的发挥管理职能的作用。
3.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企业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进行安全施工管理手段上,应当借助现代化的设备来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施工企业可在施工中安设多角度的监控设备,对安全事故易发阶段进行重点监控,例如深基坑的土方开挖阶段,及运输车辆的入场出场、施工现场布线的各个角落,尤其是电源插头、电源接头等位置,在监控安装上应当重点进行监控。以利于及时发现不按标准化要求进行施工行为,及导致安全风险的因素。对于事故易发区域,也可以安装安全警报,一旦发生安全隐患能够及时进行报警引起注意。例如住宿区、实验室等重点区域,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或者是其他事故,可通过监控器及报警器的红外探头,及时发现危险源。
4.坚持施工安全管理检查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上墙,管理制度上墙,并对安全施工管理的报表要及时上报,实现每周一报或每天一报,对于安全检查,应当落到实到,每天进行常规安全管理检查,使安全工作提到工作日程的首位,实施标准化管理。这不仅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应当具备的条件。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到施工的整体规划,与施工项目中的每个环节,对施工成本支出与项目如期验收影响较大。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手段的不断完善,在整个施工的整体安全管理上更加到位,这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施工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贠思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
[2] 胡春江.乡镇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7(47)
[3] 尤非凡.关于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05)
[4] 戚晓勃.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4)
[5] 王雪妮.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危险分析与安全管理[J].四川水泥.2018(03)
[6] 张德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
论文作者:陈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责任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