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蒙医研究所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36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80例)和急诊快捷护理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致残率和死亡率存在的差异性。结果:急诊护理组在抢救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治疗时间较普通护理组用时短,且致残率及死亡率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不仅缩短了临床救治时间和治疗时间,并且减少了致残率和死亡率,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267-01
急性脑卒中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危险因素和病理改变引起的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的突发事件。该病起病急,发病突然,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因此,对急诊护理工作及医护者的应急能力要求严格,当地医院应该根据急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及医疗水平制定科学快捷的急诊护理流程,创建绿色通道,做到尽最大可能缩短抢救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有效宝贵时间,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发生。本文章主要研究我院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材料
选用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这一年当中来我院就诊的36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80例)和急诊快捷护理组(80例)。其中普通护理组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在45~80岁,平均年龄在 62.5±10.53岁,发病时间在1~10小时,平均在5.5±1.2小时,而急诊快捷护理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46~81岁,平均年龄63.5±10.24岁,发病时间2~11小时,平均时间5.6±1.2小时。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和护理流程
普通护理组采用医院的普通护理流程,接诊-挂号-导医分诊-生命体征检测(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肢体反应及大小便等变化,初步完成病情评估,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如尽早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吸痰、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完善血液及生化检查,头颅CT检查,必要时头颅MRI检查,然后缴费,及时办理入院手续,转入专科进行住院治疗。
急诊快捷护理救治过程采用急诊快捷救治流程,出诊前做好抢救物品及器材的准备,接诊后以最快速度通知急诊医护人员及相关科室在急诊室等候。“120”急救人员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应侧卧位,注意车速的平稳,保护患者头部免受震动等。并通知接诊人员进行接诊,入院后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入院后,按照我院急诊抢救流程,对患者实施病情评估、诊断及治疗等,需要在40分钟之内完成。具体操作步骤:在10分之内完成对患者的病情初步评估,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肢体活动、瞳孔反应等,同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15分之内完成血液及生化检查、心电图、头颅CT、头颅MRI等技术检查。15分钟之内完成手术前的各项护理准备工作,采取有效抢救措施。[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救治时间、致残率及死亡率等方面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检验,两组之间使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急诊快捷护理组急诊救治时间明显短于普通护理组,在致残率及死亡率两方面进行比较,快捷护理组致残率及死亡率比例均少于普通护理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救治时间(-x±s 、分钟)、致残率及死亡率(n,%)比较
组别 例数救治时间 致残率 死亡率
普通护理组 80 31.6±4.5 12(15.00%)9(11.25%)
急诊快捷护理组80 17.3±3.7 7(8.75%) 5(6.25%)
3.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并且存活者中有近70%患者遗留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109.7~217/10万,脑卒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因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减少脑卒中复发的关键。
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最佳时间内给予正确的干预和治疗,是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急诊科在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120”出诊的院前急救,到入院后进行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接诊到专科治疗的过程[3]。因此,急诊科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本院医疗水平、标准、科学、多科室协作的快捷护理流程。从出诊-接诊-分诊到及时对病情做出评估,采取相应急救措施等快捷流程,为专科治疗争取时间,为患者进行最及时的治疗,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
[2]崔钰春,黄燕梅,吴秀华,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J],2013,20(10),1292-1293.
[3]黄丽燕,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2A),58-59.
论文作者:格日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1
标签: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死亡率论文; 快捷论文; 时间论文; 脑卒中论文; 流程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