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族”现象——新一代媒介依存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一代论文,媒介论文,现象论文,御宅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08)05—0041—3
近期的《鲁豫有约之新新族群》节目提到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御宅族。[1]“御宅族”通常指那些整天待在家里,依赖电脑和网络的人。“御宅族”现象在现代人尤其是“80后”的年轻人群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一、“御宅族”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御宅,おたく,罗马字:Otaku,通常以日文片假名ォ夕ク书写。它的本意是“贵府上”,即“你的家”的意思,在日文中也可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是一种对对方比较尊敬的称呼。[2]
一般认为,最早是由日本知名社会评价分析者中森明夫在1983年6月至12月出版的漫画月刊《漫画ブリツコ》上连载的《[おたくの]研究》(对《“御宅族”的研究》)专栏中初次正式的使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这个族群。当时定义的“御宅族”有以下两种:一是指一些对很多事物都有自身个性要求,将所有的收入以及余暇的时间全部消费在兴趣爱好上的“消费性御宅族”;二是指想增加和自己有同样兴趣爱好的“御宅族”、想创造各种各样活动的“心理御宅族”,即相同爱好的人群组成的“种族”。
1982年,日本开始放映的动画片《超时空要塞》中有主角互以“御宅”称呼对方。所以可以推断此族群的人是受这部动画片的影响,开始广泛使用“御宅”这个词来互相称呼,例如说:“请展示‘你’(即:御宅)的收藏”。广泛流起起来后“御宅”成为了这个族群全体的代称。
GAINAX(日本20世纪90年代代表动画公司)始创人之一、有“Otaking”(御宅王)称号的冈田斗司夫对“御宅族”的定义为:在这个被称为“映像资讯全数爆发”的21世纪中,为了适应这个映像资讯的世界而产生的新类型人种,换言之,就是对映像的感受性极端进化的人种。然而,这是冈田为“御宅族”美化而作的个人诠释,与一般大众取向、媒体宣传的概念不一样。
20世纪80年代所出现的“御宅族”多以那些独身、对于电脑、漫画、游戏相当感兴趣的男性为主。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狭义的范围和定义。而现在,广义的“御宅”泛指那些热衷于次文化(非主流文化)的人,一般多指热衷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的人。
二、“御宅族”出现的原因
“御宅族”之王冈田斗司夫认为,“御宅族”的出现有两个重要因素:
第一,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录像机(SONY的J9),在此之前观看动画只能通过电视或电影,录像机出现之后就可以将它录下反复观看。“御宅族”通过反复观看来研究动画里面的讯息、细节、切换等,分析不同的制作人员在细部上的差异。“御宅族”的视觉影像鉴别能力都很强,他们本身也常常是从事动画工作的,而这也正是评论家必须具备的要素。
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动漫杂志的出现。日本第一本动画杂志《OUT》于1979年出现,这使动漫画迷开始有了一个公开的交流渠道,随着动漫资讯杂志增多“御宅族”数量也在增加。
不难看出,在冈田斗司夫所陈述的这两个重要因素中,“御宅族”都是积极主动的。他们主动借助各种手段和工具,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对于其兴趣领域内的资料进行搜集、分析和研究,这种钻研精神使他们成为其兴趣领域内如同专家一般的“人物”。通过其特有的渠道与同类进行接触与交流,从而产生了“御宅”族群。
然而,客观现实中存在着更多不容忽略的被动和消极因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每天都被成千上万的信息轰炸和包围,即使受众对于媒介和信息有着自己的选择性,日积月累也不免受到影响。同时这也是一个充斥着纷繁多样的视觉影像媒介的时代,多媒体、视听觉的感官刺激,使受众不得不被动地接受亚文化的泛滥传播。除了大众媒介之外,人际接触和传播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在现代都市中,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疏离感和隔膜,孤立感和群体压力等,也使一些人感到被边缘化,为逃避过多的人与人之间的直面接触和交际,选择“御宅”族群的生活方式,以这种状态实现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与生存价值。
另外,“御宅族”之所以起源于日本、发展于日本,也可归结为日本动漫产业蓬勃兴盛和社会生活中群体压力过大这两个极端化的共同结果。众所周知,动漫产业是日本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这个因素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群体压力方面,由于日本学生从上幼稚园开始就按成绩和排名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组……于是形成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团体的现象,每个人都不想甚至害怕被所属团体孤立,这在日本校园的学生群体中一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现象。而“御宅族”由于有着自己独特的爱好,过分沉溺于其个人兴趣而明显不合群,容易受到排挤和欺凌。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自我封闭,这种恶性循环使他们成为边缘化的人物。
我们可以看出“御宅族”典型的性格特点:孤独、内向、自我中心、自我封闭、不善交际。他们除自己沉迷的事物,不会主动去接触其他的事物,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很难适应现实社会。
三、“御宅族”现象:新一代“媒介依存症”
从“御宅族”身上我们不难发现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影子。传播学中“媒介依存症”的几个特点[3]在“御宅族”身上都有着明显体现:
1、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无法自拔。根据对媒介的沉迷程度通常可划分成3种级别:爱好者/迷、狂热者/狂、御宅。根据冈田斗司夫的《进化论》来思考这三者的关系其实是递进式的:爱好者/迷只是单纯的喜欢和热衷于媒介接触,在欣赏和享受喜好里确立方向,这只是向御宅发展的起点。之后若是基于喜好,通过各种工具和媒介,投入精力、时间、金钱收集相关产品、情报、消息和资料,这被称为狂热者/狂的阶段,然后开始比较手上得到的情报,深究喜好对象的相关知识,进而延伸出属于自己的论点时,才算真正达到御宅的境界。
2、“御宅族”对于本族群和自身兴趣领域之外的规则不信任,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只能在每日接触的媒介如互联网媒介中寻找朋友、寻找信任感、寻找价值取向和行为依据。
3、“御宅族”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互动。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达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御宅族”可以以匿名的身份和状态找到独特的存在感。“御宅族”虽然在面对电脑屏幕的狭小空间里生活,很少与外界发生接触,却能通过网络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信息和资料。这使得他们满足于这样的生活状态。
4、自闭、孤僻的性格,注定了“御宅族”欠缺社会人际交往能力。
可见,“御宅族”与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提出的“电视人”族群一样,都患上了所谓的“媒介依存症”。之所以将“御宅族”称之为“新一代媒介依存症”,是因为将电视媒介环境和网络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御宅族”与传统的“电视人”又存在着诸多不同。
1973年,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4]
电脑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今天的“御宅族”比“电视人”通过媒介接触获得的信息更多、更广,更容易满足“御宅族”在虚拟世界中的生活。另外,电视是单向的大众传播工具,受众不能即时与之产生互动、交流,因此“电视人”多半为一个个单独存在的个体。而网络是双向互动性的媒介,它如此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资讯、情报,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地作出反馈和互动,所以“御宅族”的族群个体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这样的媒介相互交流,在这个虚拟世界的社会交际当中,“御宅族”能够得到现实社会中无法得到的存在感和满足感,这也使得“御宅族”族群不断壮大。
然而,科技的发达虽然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却未必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御宅族”和“电视人”终究都逃脱不掉成为“容器人”的宿命。
日本学者中野收在1980年出版的《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用“容器人”这一形象说法描述了现代人的行为特点。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在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是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这个概念提出的时间差不多和“御宅族”是同一时期,也非常贴切地描述了“御宅族”的内心特征。“御宅族”是以电脑网络为主、电视杂志为辅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内心世界通常是孤立的、封闭的。他们也渴望摆脱孤独与他人接触,然而这种接触往往只停留在网络上,很少有勇气将网络上的交往转移到真实生活中去,也无法在现实关系中与对方坦诚相对,就像一个自我封闭的容器一般。“御宅族”们对外部的规则和权威不采取认同态度,但是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电脑网络、动漫杂志的影响。
四、现实生活中的“御宅族”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身边的“御宅族”并不少见。前不久的一则新闻《广州出现“御宅族”青少年待在家里足不出户》,[5]反映一些青少年选择待在家里不愿出门,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关注。该新闻报道的“御宅”个案大致如下:
要跟18岁的男生杨明(化名)约会,是件不大可能的事情。家住海珠区革新路的杨明,放学后只喜欢回家,在自己屋子里上网看动漫、看书或者听音乐。他除了知道从家到学校的公车路线外,周围还有什么小区、超市等他一律“不清楚”。他通常不接手机,“可能有时欠费了,同学打不进吧。”最近,他更是一个多星期没看过电视,“不知道世界发生什么事情”。杨明两点一线的生活,被同学们称为“宅男一族”。
杨明从网上认识了不少“宅一族”。“哗啦”就是其中一位,“哗啦”的女朋友是“宅女”,不过他们近4个月都没有见过面,“什么事情都在家里上网聊”。
“只是待在自己屋子里时间比较多吧。”这是杨明认为自己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前段时间放寒假,杨明睡醒后就只开机上网,除了上厕所外,他不会走出房门。“早、中饭都不吃,一天只等到爸妈晚上回来时才一起吃饭。”曾经有一次,他从早呆在屋里上网直到第二天清晨。结果,他的父母给他限定上网时间。如果时间一到,杨明还不下网,他会被请出有电脑的房间,“房门要上锁”。
在广州,像杨明这样爱躲在家里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把自己叫作“御宅族”。平日里,他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在屋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上网看动漫、玩游戏,或者爱好收集物品。据杨明介绍,他成为宅男是因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美术设计”很执着,喜欢上网不停地搜集各种动漫的信息,让他有更多的素材、灵感。另外,他属于性格内向的人。
“御宅族”们有共同的爱好,他们崇拜日本的动漫、电玩。像杨明,他待在家里上网时,会忘记时间、事情,但他却能准确地说出近期动漫的情况,看过的上百本动漫书里的每个情节、台词他都清晰记得。有些“御宅族”还会自学日语,看日文动漫书,并模仿书中人物言行举止。
像杨明这样的“御宅族”在香港也为数不少。据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胡良喜介绍,在香港,这样的青少年被称为隐蔽青年。以3个月作为观察期,最严重的是完全隐蔽的,自己躲在房间里,跟父母也不说话,只是会走出屋子来吃饭。第二种是基本能与父母有些沟通,第三种就是与社会基本接触,比如学生上完学立刻回家。4年多前香港有机构到学校调查,发现约有7000多名隐蔽青年。
在台湾的大学校园里,有越来越多人每天窝在宿舍上网、打电玩,除了上课外很少出寝室,正餐进食不正常,常吃泡面度日。他们常互嘲是“宅男”、“寝男”,或昵称为“阿宅”、“阿寝”。后来许多人把整天不出门、不修边幅的男生也称作“宅男”,这其实已和日本原先的“御宅族”定义相去甚远,成了台湾本土新兴的“宅男文化”。[6]
关于中国出现的年青一代“御宅族”,心理咨询师陈丽茹认为,“御宅”文化可以在中国播散,是因为青少年把对现实的失望寄托于虚幻世界。“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中国最早的一代独生子女,是被家里宠爱的孩子”,一旦独立面对社会,却发现一切都不如自己的想像,过去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一旦脱离家庭便瓦解得荡然无存。他们的内心是失望的,也是迷茫的,被宠大的他们与日本“御宅族”一样也具有强烈的自恋倾向,所以他们会痴迷于一种事物,其实寄托的是对自己极度的迷恋。[7]
成功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教授柯慧贞指出,台湾的大学生约13%有网络成瘾现象,其中男性高于女性、住学校宿舍者也比外宿学生比率高。柯慧贞说,很多人长时间使用网络无法自拔,造成生理、心理和人际关系都出现问题,可能已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至于成瘾的原因,可能是很多学生没有做好时间管理,一个人不知道该做什么事,于是就不断上网。至于很多网络成瘾者无法和他人有正常的人际互动,柯慧贞说,网络有匿名的特性,可以不用马上面对面被对方评价,让网络成瘾者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比在一般情况下自在。
五、如何评价“御宅族”
现在,“御宅族”一词在日文中仍带有些许贬义,对于“御宅族”的褒贬之争,似乎从未有过一个定论,这当中其实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关键在于个人的看法和定义。
在日本“御宅族”的数量很是惊人,当今日本第一线动漫人,10个里面有7个是“御宅族”,从这一点上来说,“御宅族”对推进动漫产业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是日本本土漫画推向全球的重要动力。
虽然“御宅族”在日本的势力和影响力相当惊人,但由于热衷于次文化,很多“御宅族”易被大众认为是不事生产的一群人。而且由于过分热衷于特定领域,其中不少人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交际能力相对于一般人而言欠佳,故日本社会对于此族群的评价普遍来说不是很好。
“御宅族”一词流行到中国,似乎已与原来在日文中的含义相去甚远。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御宅族”通常指那些整天待在家里,依赖电脑和网络生活的人。虽然到现在“御宅族”仍然是个略带负面印象的字眼,其实他们只是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而已。对待这一新族群,我们应该持有客观、理解和宽容的心态,而不是投以异样的眼光或者排挤、鄙视的态度。
首先,他们拥有很高的情报收集与分析能力,专注于某种事物的程度远高于常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热衷于在网站、论坛上和有同好的人交流,取得同类的共感和崇拜,以得到自身的满足感。他们之所以足不出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甘愿为了自己的爱好而放弃休息和娱乐,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从这一角度看,“御宅族”痴迷、执著的钻研精神,与很多科学家、艺术家有着相似之处。这种钻研的潜质如能用于对社会有益的科学技术或文化艺术研究,或能有所成就。
其次,国内“御宅族”的主体主要是80后的年轻人,这一代人多是在网络世界里成长起来的。当他们随着年龄增大,不得不承受来自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压力,而承受能力不强时,动漫和网络世界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暂时忘记压力的避风港。所以说“御宅族”其实是一个将成长和追逐梦想的过程延缓的群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终究会从那个虚拟的世界中走出,选择直面真实的人生。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御宅族”一般都是内心孤独但又渴望交流的人,他们从虚拟世界走出的过程是艰难的,需要得到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帮助。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放弃对子女的过度保护,鼓励其走出家门,结交朋友或者找工作;学校作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基地,也担负着塑造学校性格、培养学生做人的责任和使命,授课之余应多组织一些社团或集体活动,在扩展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多一些机会互相了解、相处、合作,建立彼此的友谊;学生自己也应该避免一个人长期呆在寝室,可以尝试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与人接触、交流,锻炼社会交际能力,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充实的感觉;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把关人”,应该做出更多健康、积极、正面的引导,而不是将所谓的“宅”当作时尚、潮流来宣传。
事实上,有很多“御宅族”已经开始自身的努力,如国内第一个“宅男宅女论坛”上就有“脱宅交流区”。其创办者王璠曾经是一个封闭自己、沉迷网络的“御宅族”,努力“脱宅”后,他建立了“宅男宅女”论坛,希望帮助更多的人“脱宅”。这个论坛于2007年12月份上线,至今注册的会员约有3000人。在王璠的论坛上,专门设置了动漫、游戏专区,为的是能够吸引到“御宅族”的关注,然后又设置了“爱宅”区等,让“宅男宅女”们能够同类相投,互相帮助与爱护。更重要的是,“论坛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交流脱宅的方法,然后线下组织他们活动,帮助他们脱宅”。[8]看来在以网络媒介为主导的信息时代,充分利用网络途径来解决它造成的新一代“媒介依存症”的问题,善加引导,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