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大学专业论文

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大学专业论文

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学科论文,高校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0)04-0006-06

2000年5月,笔者曾在《高等教育研究》发表“论学科建设”一文,就学科建设的意义、基本环节以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论述。在近十年学科建设研究与实践中,深感加强学科建设,还必须关注学科建设的阶段、内容、重点突破、内动力与外动力等问题。

一、高校学科建设的阶段性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有其确定的发展内容,而且前一阶段发展好了,后一阶段才能顺利发展。高校学科建设同样如此,有其阶段性。考察若干高校学科建设过程发现,高校学科建设大体有三个阶段:起步、发展、提高。起步阶段,主要是将学科建起来,明确发展方向、重点,达到一定规模,需10年左右。发展阶段,主要是扩大规模、建立平台,在若干点上有所突破,需10年左右。提高阶段,重在提高学术水平,在已有平台、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现全面提高,也需10年左右。

以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发展为例,1979年开始创办文科,经过起步、发展,现在已经开始进入提高阶段。

1.起步阶段(1979-1993年)。1979年,学校率先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创建了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从国内和校内中文专业毕业的教师中找了几位老师,开始语言研究。此后,从政治理论课部找了几位老师,分别开始办社会学、经济学、科技哲学等专业,从新闻界调了几位有新闻实践经验的同志,开始办新闻专业。到1993年,完成了文科发展的起步,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办得比较好。起步阶段的主要经验是:学校领导者有改革创新的勇气、胆略和决心。工科大学办文科,当时是一个重大突破,从上到下阻力重重。以朱九思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敢于担当,千方百计冲破阻力,把文科办起来了,实属不易。而且,在创办文科的过程中,敢于创新,走自己的路。例如,从数学系将林少宫、李楚霖等高水平的数学教师调至经济学系,共同创办数量经济学科,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等经济学家都是我校数量经济专业本科毕业的。从湖北日报、襄樊日报将汪新源、程世寿等同志调至学校,领导新闻系,使新闻专业一开始便重视实践环节。

2.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1994年以经济学院和文学院成立为标志,步入了发展阶段。1994年,学校文科的大体状况是,没有博士点,有7个硕士点;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科研经费每年二十多万元;文科基本上挤在一个楼(东七楼)。经过十多年历任校领导和全体文科教师的努力,现在文科状况是: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6个博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64个硕士点,28个本科专业;2008年科研经费达两千多万元;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一百五十多人;8栋文科大楼。这种发展速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发展阶段主要有以下三条经验值得肯定:(1)每个学科选择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学科建设,首先是学科方向的建设。学校要求每个学科根据本校的学科传统、优势,兄弟院校学科发展以及自身的发展状况,在学科交叉点选择独特的学科方向,实现重点突破。例如:新闻学院以新闻传播学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开辟“网络新闻传播”方向;经济学院突出数量经济、发展经济学;公共管理学院突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电子政务;法学院突出科技法学;中文系将语言学与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开辞了新的发展方向;教科院重点抓院校研究,通过院校研究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高等教育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着力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文科的发展阶段,学校采用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公共管理学院聘请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为名誉院长,法学院聘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罗玉中为院长,哲学研究所聘武汉大学欧阳康教授、河南大学张曙光教授为主任、教授,新闻学院聘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原所长孙旭培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等等。(3)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由文学院发起组织人文讲座,到在全校并在全国推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对文科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3.提高阶段(从现在开始)。学校文科已经历起步、发展阶段,现在开始步入提高阶段。经过起步、发展,文科已建立起了发展平台(学科布局完成,大多数学科有了硕士点、博士点和本科专业),形成了发展规模(教师数量、学生数量达到了较大规模),学科的优势、特色(特色学科方向)开始显现,为学科水平提高打下了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文科发展走到了一个新的“节点”,一个“十字路口”。尽管具备了发展基础,但缺少大师级学者,高水平学者不多;学科、专业水平不高,有的学科、专业甚至在国内排名排到了50名以后;重大成果、有影响力的论文不多,有的学科甚至还很难在本学科国内最高水平的刊物上发文,更谈不上国外高水平刊物;政府决策咨询很少有本校学者的声音;社会知名度不高,高考高分学生很少报考本校文科;社会影响力小,文科学生就业还不理想;近几年文科发展,有的处于一种徘徊,甚至停滞状态,等等。文科发展进入提高阶段,不能沿袭发展阶段的做法,要从战略上考虑,要有突破,有新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如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文史哲基础学科建设;在交叉综合中产生重大成果,等等。否则,文科发展将会停滞不前。

在学科建设、学校发展中,每一代人(每一届班子)只能做他所能够做的事。因此,在学科建设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历史方位、把握学科建设所处的阶段,适时调整发展思路,采取重大措施并狠抓落实。

二、高校学科建设的内容问题

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从建设主体来看,有学校、学科群、学科点(一个一个学科)三个层面,三者应明确各自的任务、内容和重点。学科层面应关注目标、结构、重点、资源、评估五个方面;学科点层面(院系)应抓住学科方向、队伍、项目、基地四个方面;学科群层面则介于两者之间。以往很多高校的学科建设,过多地关注学科点建设的内容,而忽视了学校层面应重视的主要内容。关于学科群、学科点建设的任务与内容,在《论学科建设》[1](P16)一文中有论述,本文侧重论述学校层面学科建设的内容。

为什么学校层面的学科建设应关注目标、结构、重点、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呢?首先,学科是人类认识世界、发展学术的一种工具、手段,但一个一个的学科在其建设中,往往过多关注自身的建设,容易把手段变成目的,而且现有学科发展中无法归类的知识将失去其合法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需要从学校层面统一考虑。其次,从历史发展看,学科从高度综合、高度分化,现在走到了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新的学术成果往往产生在多学科的交叉点。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单靠某一个学科难以实现,需要学校层面调整组织结构,制订新的制度、机制。再次,学科建设还需要科学规划,以建立合理的结构,确立发展重点,筹措和配置资金等。

学校层面如何抓学科建设呢?笔者从2008年起组织部分教师、博士生与HS大学有关人员组成课题组,做该校学科建设规划,对学校学科建设的内容以此为例加以说明。

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机遇、困难与挑战。通过环境扫描和SWOT分析,课题组对HS大学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学科布局的结构优势,特色鲜明的行业优势,潜力强劲的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政策优势,区域经济建设优势,从学校自身发展来看,经过合校十余年的建设,通过实施“人才强校、特色立校、开放办学”三大战略,HS大学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特色比较鲜明的学科体系,创建了结构比较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构建了符合河北现状的产学研体系,其拥有的发展优势为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创建“地方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表现在: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资源整合不够,缺乏高水平学科平台,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少,学科建设的投入不足。以上是我们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和开展学科建设的基础。

明确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是一个战略规则的灵魂,能够起到凝聚人心、指导行动、推进发展的作用。课题组在对HS大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方针、发展思路等进行综合概括和反复凝练后,形成了该校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强化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提高,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的学科建设总体原则,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整合学科资源要素,构建以工科为主体的,多学科互相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把HS大学建设成地方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学科建设五项基本原则: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校企合作,共生共赢;以人为本,人才强校。

确立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内外环境的变化来确定,并且要有具体的时间和确定的内涵。根据HS大学将“建设成为地方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以及学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办学思路,我们将该校的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确定为:围绕制药、装备制造、钢铁和纺织等行业,逐步形成化工制药、装备制造、纺织工程“三足鼎立”的学科群格局;优化学科结构,全面提升学校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形成“面向社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要实现突破性发展,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加强建设的传统学科要实现错位式发展,力争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扶持建设的新兴学科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取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到2020年,学校有1~2个学科居全国领先,3~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30名,所有学科的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落实学科建设的具体任务。在确定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后,又将其分解成能逐步实现的具体任务,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1)实施“学科攀登计划”。要继续加强化工制药学科群建设,鼓励和促进化工、环境、生物工程领域等的交叉融合;继续加强冶金机电学科群建设,鼓励和促进材料、机械、电气、信息技术领域的交叉融合。优势学科的建设思路是:紧紧围绕行业需求,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建设大学科平台,加强跨学科研究和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参与行业内重大科技攻关的能力,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2)实施“学科振兴计划”。纺织学科是该校的传统学科,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科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始终没有突破瓶颈。信息技术学科也是该校的传统学科,其中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管理工程学科是河北省起步较早的专业,但是与国内同类专业水平相比,学术梯队、科研实力相对薄弱。振兴传统学科的基本思路是: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对传统学科进行改造,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点,实现错位式发展。(3)实施“学科培育计划”。新兴学科是该校发展的后发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该校的潜力,是该校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抓住全社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机遇,积极培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抓住“石家庄国家动漫发展基地科技开发园”落户HS大学,以及河北与京津地区文化产业对接的历史机遇,加大投入培育动漫等艺术学科;结合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设以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特色文科体系。培育新兴学科的思路是:入主流,重交叉,创特色,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瞄准市场需求,异军突起,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施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目标的实现要靠具体措施来保证。一个战略规划的成功实施与实现,战略措施是关键。为使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我们围绕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制定出一个5年(2010-2015年)行动方案。(1)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形成“三足鼎立”学科群格局;设立学科特区;实施“进阶式”学科发展战略。(2)实施质量立校工程: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3)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推进教师博士化;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优化用人机制。(4)实施社会服务工程:积极培育应用型科研项目;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5)实施管理创新工程,营造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三、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问题

学科建设要实现重点突破,这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发展比较好的大学的一条成功经验。重点突破,越来越成为高校开展学科建设的共识。

学科建设为什么要实现重点突破呢?首先,这是办学资源的有限性和学科发展的无限性的矛盾所决定的。一个学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建设基地要投入,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要投入,开展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要投入,但任何学校的办学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重点建设所有的学科;即使是世界一流大学,也只有个别学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哈佛大学的经济学与商学、数学、工程学,剑桥大学的化学、生物科学、临床医学,牛津大学的神学、哲学、法律,东京大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等。其次,一流学科的示范作用。一所学校,重点建设一两个学科,使之成为一流。这些学科就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标杆”,从而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例如,徐州医学院地处不是很发达的非省会城市,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学科建设发展比较好。这是因为他们在国内办了第一个麻醉本科,选择麻醉学科作为重点,加以建设,使麻醉学科达到了国内一流。麻醉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再次,重点学科建设是我国政府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所采取的一项基本策略。20世纪中期开始,教育部组织重点学科评审,1993年开始“211工程”建设,1998年开始“985工程”建设。这些建设,都落脚在重点学科的发展。通过重点建设,得到支持的学科不仅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好转,而且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也得到了较大的增强,学科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重点学科建设还带动了学校整体学科布局的调整,学科规划的制定以及学科基地、学科队伍的建设。

重点突破应该成为学校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共识,否则难以推进。突出重点,学校资源势必会向这些学科倾斜。学科建设是一个整体,相互支撑,相互影响。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处在国内前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是机械、电气、普外(医学),学校对这些学科投入的力度大,但正由于这几个学科发展好,使得整个学校在国内排名一般处于前十名。其他学科有的发展比较慢,在国内排名靠后,但在招生、毕业生就业、争取科研项目等方面,享受了由于这些学科发展所带来的学校声誉。

重点突破首先要善于选择重点。学校层面,应从全校学科出发,从中选择一两个作为重点加以建设。学科点层面,则应从若干学科方向中,选择一个方向,重点突破。在选择的过程中,一是要了解社会发展需要和同类学校学科的发展状况,把握比较优势;二是要从本校历史发展出发,发挥自身优势;三是重视学科的交叉、融合,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和学科方向。例如,河南科技大学(原洛阳工学院)根据洛阳市工业结构、优势以及本校发展历史,选择“轴承”作为重点,创办“轴承设计与制造”本科专业(后改为专业方向),将“轴承设计与制造”办成全国高校中的一流,以至于谁要这方面的人才找他们,谁要解决这方面的技术难题也找他们。“轴承设计与制造”水平上去了,带动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

重点突破要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就是要在学科资源的配置和学科制度的安排上,保证重点的突出位置。学科建设的重点一旦确定,就要敢于打破所有学科一视同仁、同步发展的旧格局,尤其是在学科资源的配置上,要坚决摒弃平均分配的陈旧观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多为、有所少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指导思想,集中有限的资源,重点投资,重点建设,改善其实验条件,提高其装备平台,充实其学科队伍,务必使重点得到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的保障。20世纪80年代初,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瞄准了“激光”,决定重点发展。为此,撤销了“电器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将全校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集中,划出场地,拨给专款,加以建设,因而使“激光”专业在全国很有影响,产出了重大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四、学科建设的内动力与外动力问题

学科建设的动力是多元的,既有内动力,又有外动力。内动力是学科逻辑自主发展的规律;外动力是指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学科建设是内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科建设的内动力表现在学科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首先,学科发展的突破是通过科学实验、科学理论,以及两者之间的内部矛盾运动来实现的。在实验层次上,新的实验工具和方法导致新的实验结果和发现;在理论层次上,则表现为假说的大胆提出和不断更替,逻辑的内在演绎与展开以及理论自身内在逻辑统一性的探索和追求。这两个层次都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矛盾运动。一个时期科学进化往往要在实验上发展,处在观察和实验直接得出经验规律上;另一个时期科学又常常集中在理论层次上发展,从具体的经验规律上升到普遍的理论原理,从普遍性较窄的原理扩张为普遍性更广的原理。这两个层次又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实验层次的新发现,暴露出理论层次内在的新矛盾;理论层次的新发展,又规定着实验层次研究的新方向。这种实验和理论、实验和实验、理论和理论的矛盾运动就是学科建设的强大内动力之一。

其次,学科之间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循环运动引导着学科发展。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门学科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处于一个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循环运动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同一学科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不平衡。比如物理学在1730-1790年期间,它的发展速度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没有任何起色,可以说是物理学的“冬眠期”。但到了19世纪原子层次的电磁运动发现后,物理学又重新腾飞。其他学科也都如此。二是不同学科在同一时期发展状况也不平衡。新中国刚成立之后,由于面临着紧迫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任务,使得国家对与经济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理工学科关注和投入较多,理工科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文社会学科由于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没能引起国家足够的重视,在同一时期,没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三是同一学科在不同国家发展不平衡。如德国与法国人擅长哲学思辨,他们的数学学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英国自近代以来以“航海帝国”著称,故英国的天文学科世界领先。学科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促进着学科不断地由不平衡向平衡发展,当学科的发展达到平衡状态以后,又会因有的学科率先取得突破而造成新的不平衡。学科就是在这种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循环往复运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再次,学科的交叉、综合性特点促进着学科建设。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在经历了原始的混沌统一到专业的精细分化之后,各门学科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学科协同效应。这种效应表现为不同学科之间日益交叉、渗透、融合,即通过知识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学科的协同共生效应。这种效应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综合效应。在学科群中,通过采各学科之长,集各学科理论之精华,走综合创新之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构出自成体系的新学科,如环境科学的产生就得益于学科的综合协同效应。二是交叉效应。在学科群中,多门学科研究共同的问题时,最容易产生交叉学科,也就是说一旦跨学科的研究课题确定下来,相应地交叉学科的产生也就初见端倪了。在跨学科活动中,最初要建立起一系列立足于某一交叉地带的概念、关系、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三是横向效应。学科群中多门学科以多方面特定的共同点为研究对象,撇开事物现象、过程的具体特征,用抽象的方法研究事物共同的运动规律,反映多学科领域共同的事实,使许多不同学科领域拥有共同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产生许多新知识颗粒,改变了整体的学科格局,形成新的交叉学科。

学科建设的外动力表现为社会需求的推动力。高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受社会系统的发展制约;另一方面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依靠高等学府作为获得新知识的主要机构,并作为了解世界和利用它的资源改进人类生活条件的手段。”[2](P99)社会对高校的这种需要既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高校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对高校的这种动力作用是通过高校的学科建设来实现的,因为学科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结合点。尤其是当科学和技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安全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巨大并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时,社会需求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就更为显著。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社会需要的推动首先来自于国家需要。例如:1957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量,引起了全美朝野上下的极大震惊。许多政界要人、商业巨头和科技精英纷纷发表论著,抱怨美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落后在苏联的后面,同时指责美国学校教育水平的落后,特别是忽视科学和技术训练的状况。在美国上下要求改革的一片呼声中,美国国会于1958年9月通过了《国防教育法》。这是美国二战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大法。该法明确宣告:“国家的安全需要最充分地开发全国男女青年的脑力资源和技术技能。”该法要求应让更多的青年学习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该法规定,从1959年到1962年,由联邦政府拨款八亿多美元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财政援助,以便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教学;资助高校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发放大学生学习贷款,建立“国防奖学金”,以鼓励清寒子弟努力学习和优秀学生从事研究[3](P88-91)。《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学科的发展。美国高校的基础学科研究水平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这种“作为”有关。甚至可以说,正是美国政府的这种政治推动,才促进了大学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社会需要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军事竞争对学科建设所产生的作用。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就是在军事竞争中迅速崛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MIT还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技术学院。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MIT积极投身于战时的科研,不仅建立了理学院,还建立了“辐射实验室”,承接了75项、总金额达11700万美元的科研合同项目,研制了150个系统的各式各样的雷达,从侦察机到投射瞄准,海陆空俱全,应有尽有,完成了从科学概念→技术原理→产品设计→样机试制→大量生产的艰巨任务,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战后,MIT利用战争期间遗留下来的科研设备和研究条件,以及聚集的大量科研人才,顺势发展,积极开展导航仪器、计算机和微波领域的科学研究,并努力使其转化为产品,兴办了许多高科技产业,不仅创造了可与“硅谷”相媲美的“128号公路”奇迹,而且还促进了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十分复杂,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解决这些问题,学科建设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标签:;  ;  ;  ;  ;  

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大学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